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临床研究
医学临床研究

詹道友

月刊

1671-7171

jcr_cs.hn@vip.163.com

0731-84824007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省卫生厅内)

医学临床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湖南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主办的现代医学综合性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高、中、初三档俱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题材新颖,栏目丰富,信息量大。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临床药理与用药,诊疗教训、理学诊断、急症抢救、流行病学调查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孕中期子宫动脉搏动指数联合血清β-HCG水平对孕妇发生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

    李西娜徐宁王富丽
    1121-1123,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孕中期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联合血清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素(β-HCG)水平对孕妇发生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定期产检的179例孕妇,根据是否发生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分为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组(于妊娠32周以后首次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A组)和非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组(B组),检测两组孕妇孕中期PI、β-HCG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孕妇发生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危险因素,分析孕中期子宫动脉PI联合β-HCG水平对孕妇发生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结果]179例孕妇发生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31例,发生率为17.32%.两组年龄、孕次、妊娠期高血压家族史、收缩压、总胆固醇(TC)、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PI、β-HCG水平及分娩孕周高于B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I、β-HCG水平高为孕妇发生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PI联合β-HCG水平预测孕妇发生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37,显著高于单独预测值(P<0.05).[结论]PI、β-HCG与孕妇发生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密切相关,两者可用于预测孕妇发生晚发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且联合预测效能更高.

    胎儿生长迟缓子宫/血液供给动脉/影像诊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人/血液

    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Hcy、MMP-9水平与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关系

    翟俊格左妍妍辛会勤
    1124-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9(MMP-9)水平与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分为并发组(n=18)和未并发组(n=62).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血清CRP、Hcy、MMP-9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RP、Hcy、MMP-9水平预测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明确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并发组年龄≥70岁、有肺部疾病病史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未并发组(P<0.05),CRP、Hcy、MMP-9水平显著高于未并发组(P<0.05);经ROC和Logistic分析显示,CRP、Hcy、MMP-9预测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850、0.752(P<0.05);年龄≥70岁、CRP≥21.725 mg/L、有肺部疾病病史、Hcy≥21.420 μmol/L、MMP-9≥385.255 ng/mL是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CRP、Hcy、MMP-9水平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脑梗死/并发症肺炎/并发症C反应蛋白质/血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液半胱氨酸/血液

    不同股骨截骨方式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马春会孙宁宁张晓莹梁婷婷...
    1128-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股骨截骨方式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年至2022年10月在本院行THR治疗的95例DDH患者,按不同股骨截骨方式分为A组[采用转子下短缩截骨(SSO)方式,n=32]、B组[采用转子延长截骨(ETO)方式,n=32]、C组(采用大转子长斜形截骨方式,n=31),比较三组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B组,总出血量少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C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A组、B组(P<0.05).C组截骨处愈合时间、术后1年下肢长度差少于A组、B组(P<0.05);术后1周,C组疼痛程度均低于A组、B组(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H患者采用不同股骨截骨方式行THR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采用大转子长斜形截骨方式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总出血量,促进患者康复.

    髋脱位,先天性/外科学截骨术关节成形术,置换,髋手术后并发症

    不同剂量非布司他对3~5期慢性肾衰竭伴高尿酸血症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刘琼华琪周芸
    1132-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非布司他治疗对3~5期慢性肾衰竭伴高尿酸血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114例3~5期慢性肾衰竭伴高尿酸血症MHD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8例.A组给予非布司他片口服给药,40 mg/d;B组给予非布司他片口服给药,80 mg/d;C组给予别嘌呤醇片口服给药,300 mg/d.比较三组患者治疗24周后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及给药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尿酸、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10(IL-10)、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非布司他治疗3~5期慢性肾衰竭伴高尿酸血症MHD患者,均可改善微炎症状态,降低血尿酸水平,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肾功能衰竭,慢性/药物疗法抗痛风药/投药和剂量高尿酸血症肾透析

    无充气与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切除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喉返神经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陈亚琳王晓彬王晶李妙玉...
    1135-1137,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无充气与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切除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接受经腋窝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8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无充气组(40例)和充气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复发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引流量、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手术后,无充气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充气组(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充气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充气组,失血量和引流量少于充气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充气组(P<0.05).术后3个月,无充气组QOL评分高于充气组(P<0.05).[结论]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切除术较充气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失血量与引流量及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同时患者具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甲状腺肿瘤/外科学腹腔镜检查喉返神经损伤预后

    cTnT、cys C和NT-proBNP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孙晓兰陈敏蒋丹玛
    1138-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胱抑素C(cys C)和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收治的5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TnT、cys C和NT-proBNP的水平;比较观察组中心功能不同分级患者的cTnT、cys C和NT-proBNP水平及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cTnT、cys C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心力衰竭患者中,cTnT、cys C和NT-proBNP水平从高到低依从为心功能分级Ⅳ级、心功能分级Ⅲ级、心功能分级Ⅱ级,且不同分级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院时的cTnT、cys C和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cTnT、cys C和NT-proBNP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对心力衰竭治疗预后评估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心力衰竭/诊断肌钙蛋白T/血液抑素类/血液利钠肽,脑/血液

    风险列线图模型评估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支架通畅性的危险因素

    齐永乐刘娟芳袁慧峰
    1141-1143,1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风险列线图模型评估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患者介入术后支架通畅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两院行髂股静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08例PTS患者,根据术后随访2年的支架通畅情况将其分为通畅组(n=90)和不通畅组(n=18).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支架通畅率的因素,根据结果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采用校准曲线进行验证.[结果]两组体重指数(BMI)、抗血小板治疗、支架数量、血栓堵塞位置、弹力袜支持治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BMI、未进行规范抗血小板治疗、支架数量≥2个、未使用弹力袜是影响PTS患者介入术后支架通畅率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高BMI、未进行规范抗血小板治疗、支架数量≥2个、未使用弹力袜的PTS患者介入术后支架不通畅风险更高.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当风险阈值为0.2~0.8时,Nomogram曲线高于All和None曲线,提示风险阈值为0.2~0.8时有最大的净效益.[结论]高BMI、未进行规范抗血小板治疗、支架数量≥2个、未使用弹力袜的PTS患者介入术后支架不通畅风险更高.

    静脉血栓形成/治疗血管内操作危险因素

    神经内镜下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与传统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谭彬陈翱杨帆向融...
    1144-1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下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方式与传统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85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鼻中隔黏膜下组(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n=45)和鼻蝶组(经鼻蝶入路,n=40).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嗅觉功能、鼻通气功能及激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中隔黏膜下组的术中肿瘤切除率及脑脊液漏发生率与鼻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中隔黏膜下组的操作时间、出血量少于鼻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嗅觉识别阈值高于术前,且鼻中隔黏膜下组低于鼻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鼻吸气阻力、呼气阻力高于术前,鼻中隔黏膜下组低于鼻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血清催乳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中隔黏膜下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鼻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对患者嗅觉功能损害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垂体肿瘤/外科学神经内窥镜检查治疗结果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易鑫明万顺新张杰陈明波...
    1148-1151,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并验证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7月在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5例高龄患者,随访1年,根据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法构建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拟合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区分度.[结果]随访1年,85例患者中失访2例,随访率为97.65%,其中预后不良22例,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6.51%(22/83).预后不良组手术严重度评分(P-POSSUM评分)≥15分、康复介入时间为术后7 d后、骨密度<-3 SD、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5分、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1.13比例及骨型碱性磷酸酶(BLAP)、甲状腺激素(PTH)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POSSUM评分、康复介入时间、骨密度、CONUT评分、MLR为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以上述影响因素作为预测变量,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各因素总分76~426分,对应风险率0.05~0.80.列线图模型的C-index指数为0.825,预测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预后不良风险的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预后不良的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88.52%,曲线下面积(AUC)为0.903.[结论]P-POSSUM评分、康复介入时间、骨密度、CONUT评分、MLR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预后不良风险有关,构建列线图模型有助于早期甄别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预后不良的风险.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老年人预后

    相控射频微针联合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

    郭敏高明李文璐
    1152-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相控射频微针联合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门诊就诊的6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相控射频微针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强脉冲光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相控射频微针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强脉冲光联合米诺环素治疗,两组均为单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面部痤疮综合分级系统量表(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评分及红斑、毛孔、紫质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8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AG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GAG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红斑、紫质、毛孔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红斑、毛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紫质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相控射频微针或强脉冲光联合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均安全、有效,但相控射频微针联合米诺环素对毛孔粗大、皮肤细腻度改善更显著.

    寻常痤疮/药物疗法射频疗法微针疗法米诺环素/治疗应用治疗结果病人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