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DHCR7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免疫相关基因的关系

    王业忠杨明华曹少锋梅璐...
    1153-1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7-脱氢胆固醇还原酶(DHCR7)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免疫相关基因的关系。方法 使用UALCAN、TIMER数据库分析DHCR7基因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表达情况。使用GEPIA、TCGA、GEO数据库分析DHCR7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DHCR7基因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通过cBioPortal数据库找出与DHCR7共表达的基因,并展示这些基因中相关系数比较高的基因。对胃癌中与DHCR7表达正负相关的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分析(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首先分析DHCR7基因与CD8+T细胞以及招募CD8+T细胞相关趋化因子的相关性;其次分析DHCR7基因与免疫激活相关基因的相关性;最后分析DHCR7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联。结果 DHCR7基因在大多数肿瘤类型中均有高表达趋势。DHCR7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胃黏膜。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中201790-s-at芯片结果显示高表达DHCR7组患者生存期较短。与DHCR7负相关基因的GO、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富集在免疫相关功能和信号通路上,DHCR7与CD8+T细胞、招募CD8+T细胞相关的趋化因子以及免疫激活基因都具有负相关性。DHCR7高表达与胃癌患者年龄呈正相关。结论 DHCR7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高表达DHCR7患者预后不良,DHCR7基因能够影响胃癌免疫微环境,有望成为胃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7-脱氢胆固醇还原酶胃癌TCGAGEO免疫CD8+T细胞

    河南省濮阳市105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流行病学特征

    王志龙苗朝旭郭学军
    1160-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濮阳地区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病例,探讨发病情况、预后分层和发病趋势,了解该地区成人AML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14年12月至2022年7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和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05例初发A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形态学分型、性别、年龄、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生存时间、预后转归和发病趋势等。结果 濮阳地区AML患者亚型以M2、M4和M5为主,共90例(85。71%);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城镇患者生存期超过1 a的生存率高于农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突变检测中,CEBPA基因突变率最高(21。57%);染色体检测中,染色体数目和(或)结构异常率最高(82。47%),进行危险分层的患者,预后中等的人数最高(48。57%)。结论 濮阳地区成人AML发病趋势呈现上升趋势,农村地区发病率较高且1 a生存率低,农村应该成为濮阳地区成人AML重点防控地区。

    急性髓系白血病流行病学濮阳地区

    达沙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儿童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循证药学评价

    乔岩岩吴光华吕萌海莉丽...
    1163-1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全面评价达沙替尼在儿童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循证证据。方法 检索Daily Med、EMC药品信息数据库及药品说明书,收集达沙替尼的最新版说明书并比较不同厂家说明书内容的差异性;检索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医脉通、UpToDate等网站,收集达沙替尼治疗儿童Ph+ALL的诊疗指南/规范并对推荐的治疗方案进行归纳总结;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gov、CNKI、Sino-Med、VIP 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 2000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3 月 31日,收集达沙替尼治疗儿童Ph+ALL的临床试验研究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获得4个厂家的21条药品标签信息,不同厂家说明书承载内容各异,达沙替尼原研说明书信息最规范、全面,国产达沙替尼说明书未记载治疗儿童Ph+ALL的适应证;收集到儿童ALL诊疗指南/规范3篇,其中2篇推荐达沙替尼联合化疗可一线治疗Ph+ALL;检索到达沙替尼治疗儿童Ph+ALL的研究文献186篇,经逐层筛选,最终4篇文献289例Ph+ALL患儿纳入单臂meta分析。结论 达沙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儿童Ph+ALL在国内属于超说明书用药,该联合治疗方案是否能带来临床获益,仍需大规模的真实世界数据和更长的随访时间来确证。

    达沙替尼伊马替尼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循证药学

    11例侧颅底罕见肿瘤的临床分析

    朱晓丹叶放蕾
    1170-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以耳科症状为首发的侧颅底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疗方案,为临床诊疗积累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11例侧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手术入路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者肿瘤侵犯范围主要包括颞骨鳞部、颞下窝、颞颌关节、中颅窝底、中耳等。采用颞下窝联合入路完整切除肿瘤,封闭外耳道。术后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3例,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1例,软骨肉瘤1例,副神经节瘤1例,岩尖部胆脂瘤2例,面神经鞘瘤3例,均属于罕见肿瘤。8例随访超过1 a,1例复发,7例无复发,3例随访时间未超过1 a,随访时间内情况良好。结论 高分辨颞骨CT及增强MRI对侧颅窝底肿瘤的病变范围和性质有良好的鉴别意义,术前仔细阅片可有效提高诊断率。针对肿瘤侵犯范围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侧颅底肿瘤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岩尖胆脂瘤软骨肉瘤副神经节瘤

    匹莫齐特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

    刘佳
    1175-1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株,探究匹莫齐特(Pimozide)对一氧化氮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合成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用含10%胎牛血清、100 U·mL-1的青链霉素DMEM培养液将RAW264。7细胞稀释为每孔2 × 105个接种于24孔板中进行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仅含DMEM培养液+RAW264。7细胞)、Pimozide 组(仅含 RAW264。7 细胞和 10 μmol·L-1 Pimozide 培养液)、LPS 诱导(LPS 1 mg·L-1)组(LPS+RAW264。7细胞)、药物处理组[含细胞和不同浓度药物,包括Pimozide低(LPS+2。5 μmol·L-1)、中(LPS+5 μmol·L-1)、高(LPS+10 μmol·L-1)组]。各组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水平测定采用Griess法进行检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iNOS mRNA表达水平和iNOS和磷酸化的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5的蛋白表达相对水平。结果 用含10%胎牛血清、100 U·mL-1的青链霉素DMEM培养液培养RAW264。7细胞24 h后,各组培养上清液一氧化氮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69,P<0。05);Pimozide低(LPS+2。5 μmol·L-1)、中(LPS+5 μmol·L-1)、高(LPS+10 μmol·L-1)组一氧化氮释放的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49,P<0。05)。各组iNOS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59和23。37,P<0。05),同时发现各组磷酸化的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5/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5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7,P<0。05)。结论 Pimozide可抑制RAW264。7细胞中iNOS表达和一氧化氮的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磷酸化的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5的生成相关。

    匹莫齐特脂多糖RAW264.7细胞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低温等离子下声门上成形术治疗婴幼儿喉软化症的效果

    乾恩乐姜岚任红波王晓东...
    1180-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接受低温等离子下声门上成形术治疗喉软化症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婴幼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6月至2022年2月就诊的55例重度喉软化症患儿,出生时间为30~317 d,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等离子组和对照组,等离子组患儿接受低温等离子下声门上成形术治疗,对照组为家长拒绝手术要求保守治疗组,等离子组30例,对照组25例。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的疗效,检测两组患儿血清IgG、IgM和补体C3、C4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等离子组患儿治愈22例,治愈率为73。3%,对照组治愈0例;术后3个月,等离子组患儿治愈30例,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2例,治愈率为8%,未治愈的92%患儿3个月后又选择手术治疗。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的治愈率比较,等离子组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等离子组血清IgG和补体C3、C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下声门上成形术治疗婴幼儿喉软化症疗效确切,且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紊乱状态。

    婴幼儿喉软化症免疫功能低温等离子声门上成形术

    晚期肺癌患者代理决策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现状及其对决策冲突的影响

    赵晓华胡玉守常志红秦瑞玲...
    1184-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患者代理决策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现状及其对决策冲突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版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决策冲突量表对233例晚期肺癌患者代理决策者进行调查。结果 简版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总分为(32。20±5。74)分,决策冲突量表总分为(26。96±8。86)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总分与决策冲突总分呈正相关(r=0。468,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是晚期肺癌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的重要预测因子,可独立解释决策冲突17。2%的变异。结论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是晚期肺癌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冲突的重要影响因素,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程度越高的患者其决策冲突水平越高。

    肺癌晚期代理决策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决策冲突影响因素

    局灶性癫痫围发作期心率变异性变化特点

    孙建奎王群
    118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局灶性癫痫围发作期心率变异性变化特点。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癫痫中心进行术前评估并完成手术的癫痫患者102例,选择局灶性发作198次,手动测量相邻两个心电活动的RR间期,计算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相邻正常心跳间期差值平方和的均方根(RMSSD),比较发作前60 s、发作期、终止后60 s RMSSD差异,并比较不同心率变化类型、不同发作类型、不同发作前状态以及不同致痫灶部位和侧别RMSSD差异。结果 发作期和发作前60 s及终止后60 s RMSS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发作期RMSSD降低;心率增快类型癫痫发作期RMSSD降低(P<0。001);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期RMSSD降低(P<0。001);颞叶内侧癫痫发作期RMSSD降低(右颞叶内侧P<0。001;左颞叶内侧P<0。001);心率无变化(P=0。556)和心率减慢(P=0。983)类型癫痫发作、单纯部分性癫痫(P=0。869)、颞叶外侧癫痫(右颞叶外侧P=0。204;左颞叶外侧P=0。849)和颞叶外癫痫(右颞外P=0。188;左颞外P=0。068)发作期RMSSD无降低。发作期和发作前60 s RMSSD差值在睡眠期更明显(P=0。039)。结论 心率增快类型癫痫发作、复杂部分性癫痫、颞叶内侧癫痫发作期易发生心率变异性下降,提示癫痫发作期副交感活性下降;睡眠期状态下发生的癫痫发作期心率变异性下降相比清醒期显著,提示睡眠期癫痫发作副交感活性下降更加明显。

    局灶性癫痫心率变异性相邻正常心跳间期差值平方和的均方根颞叶内侧癫痫颞叶外侧癫痫颞叶外癫痫

    无诱因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其效果验证

    李星李靖赵琼李汝情...
    1193-1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诱因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检验模型的预测性能。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治疗方案为滤器放置术的无诱因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和未复发患者各200例作为建模组,分析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定模型的拟合优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模型的鉴别效度。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于同一医院就诊的治疗方案为滤器放置术的无诱因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的患者166例为验证组,评价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共纳入首次静脉血栓栓塞症类型、男性、合并血栓后综合征、D-二聚体水平等因素构建预测模型。该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P=0。087,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0,灵敏度为69。04%,特异度为82。26%,准确度为78。91%,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和鉴别效度。结论 首次静脉血栓栓塞症类型、男性、合并血栓后综合征、D-二聚体水平等因素可增加无诱因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复发风险。构建的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为医护人员及时筛查复发的高风险人群,采取预防性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静脉血栓栓塞症无诱因复发模型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风险感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陈会玲张苇张丽
    1199-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风险感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促进患者疾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选取235例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风险感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35例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风险感知总分为(85。23±18。37)分,易感性维度得分(25。30±5。90)分,有益性维度得分(14。89±5。00)分,严重性维度得分(10。74± 3。46)分,障碍性维度得分(21。11±5。74)分,促发因素维度得分(13。13±4。52)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年龄、有无并发症、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病程、疾病了解是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病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风险感知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可针对不同人群特征,制定个体化风险沟通策略,以进一步提高患者慢性肾脏病风险感知,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

    2型糖尿病肾脏病风险感知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