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药论坛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药论坛杂志
医药论坛杂志

乔国祥

月刊

1672-3422

yylt@371.net

0371-65937776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医药论坛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Forum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周期短、发表快”特点,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捉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RNA m6A甲基转移酶METTL3在Ang Ⅱ诱导的HK-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初探

    余春华李晗余淑华
    2129-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eny-2,HK-2)细胞损伤模型明确甲基转移酶样因子3(methyltransferase-like 3,METTL3)在高血压肾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选择5*10-4MAngⅡ刺激HK-2细胞48 h构建高血压肾损伤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5*10-4M Ang Ⅱ组、siMETTL3 组、siMETTL3+Ang Ⅱ 组,研究 Ang Ⅱ 刺激 HK-2 细胞后 METTL3 mRNA 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ng Ⅱ能够显著增高HK-2细胞中METTL3蛋白及mRNA的表达(P<0.01);敲低METTL3后,siMETTL3+Ang Ⅱ组的 中METTL3蛋白及mRNA整体水平较Ang Ⅱ组降低(P<0.05),且siMETTL3+Ang Ⅱ组的HK-2细胞较Ang Ⅱ组增殖减少,凋亡增加.结论 METTL3可能具有保护肾小管上皮细胞免受损伤的作用,加药后引起细胞损伤,诱导METTL3保护性升高,加药后同时敲低保护蛋白METTL3导致细胞进一步的损伤.

    甲基转移酶样因子3血管紧张素Ⅱ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高血压肾损伤

    正常个体中SMN1和SMN2基因拷贝数变化的研究

    郭谦楠廖世秀王莉王红丹...
    2135-2138,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正常人群中运动神经元存活蛋白1(survival of motor neuron 1,SMN1)和运动神经元存活蛋白2(survival of motor neuron 2,SMN2)基因拷贝数的分布来探讨SMN基因与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 A)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对1 056名河南汉族健康育龄个体(女性811人、男性245人)进行SMN1和SMN2基因7号外显子(SMN1-E7;SMN2-E7)的拷贝数检测,并对拷贝数组合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女性携带率为0.023、男性携带率为0.024、总人群携带率为0.024,携带者的分布不存在性别差异(P>0.05).共检测到14种SMN1-E7,SMN2-E7拷贝数的基因型组合,分别是1∶1到1∶3三种、2∶0到2∶4五种、3∶0到3∶3四种、4∶0和4∶1两种.SMN1-E7的拷贝数分布从1到4,而SMN2-E7的拷贝数分布从0到4,且SMN2-E7为0拷贝的分布频率为0.038.SMN1和SMN2基因7号外显子的拷贝数之和最多为6.结论 SMA携带者分布无性别差异,SMN2基因的纯合缺失不会导致SMA疾病的发生.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运动神经元存活蛋白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2

    通道开结方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制

    张磊李东东
    2139-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通道开结方对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将SD大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正常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1.05 g/(kg·d)、2.1 g/(kg·d)和4.2g/(kg·d)的通道开结方,采集血清,保存备用.常规培养人食管癌细胞株Ecal09,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对照组血清处理)、低浓度中药组(10%低剂量含药血清)、中浓度中药组(10%中剂量含药血清)、高浓度中药组(10%高剂量含药血清)和高浓度中药+Wnt激活剂BS216763组(10%高剂量含药血清+20 μmol/L SB216763).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测定细胞 Wnt3a、β-catenin mRNA 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Wnt3a、β-catenin和凋亡标志蛋白表达情况.构建裸鼠EC移植瘤模型,并将无胸腺裸鼠(Balb/c)分为模型组、低剂量中药组[1.58g/(kg·d)]、高剂量中药组[3.16 g/(kg·d)]和高剂量中药+SB216763组[3.16 g/(kg·d)中药+2 mg/kg SB216763],每组12只.观察记录裸鼠的肿瘤生长情况,比较肿瘤体积的大小.结果 与对照组[(148.26±16.07)个]相比,中浓度中药组[(119.49±13.20)个]、高浓度中药组[(85.66±9.38)个]Ecal09细胞的侵袭数目下降(P<0.05);与高浓度中药组相比,高浓度中药+SB216763组Eca109细胞的侵袭数目[(128.06±13.25)个比(85.66±9.38)个]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浓度中药组、高浓度中药组48 h 和 72 h 光密度(OD)450(0.40±0.04,0.22±0.02 比 0.58±0.06,0.71±0.07,0.53±0.05 比0.97±0.10)下降(P<0.05);与高浓度中药组相比,高浓度中药+SB216763组48 h和72 h光密度(OD)450(0.43±0.04比0.22±0.02,0.76±0.08比0.53±0.05)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浓度中药组、高浓度中药组划痕愈合率[(33.65±3.88)%、(14.49±1.83)%比(57.24±5.36)%]下降(P<0.05);与高浓度中药组相比,高浓度中药+SB216763组划痕愈合率[(37.50±3.40)%比(14.49±1.83)%]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浓度中药组、高浓度中药组凋亡率[(19.56±2.13)%、(37.49±4.02)%比(6.50±0.80)%]增高(P<0.05);与高浓度中药组相比,高浓度中药+SB216763组凋亡率[(21.33±2.08)%比(37.49±4.02)%]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浓度中药组、高浓度中药组Wnt3a、3-catenin的mRNA(0.64±0.06、0.31±0.03比1.00±0.00,0.70±0.07、0.36±0.04 比 1.00±0.00)和蛋白(0.54±0.05、0.26±0.03 比 0.89±0.09,0.67±0.07、0.34±0.03 比0.95±0.10)表达及 Bcl-2 蛋白(0.58±0.06、0.28±0.03 比 0.83±0.08)表达下降,Bax 蛋白(0.56±0.06、0.78±0.08比0.27±0.03)表达增高(P<0.05);与高浓度中药组相比,高浓度中药+SB216763组Wnt3a、3-catenin的mRNA(0.57±0.06 比 0.31±0.03,0.65±0.07 比 0.36±0.04)和蛋白(0.50±0.05 比 0.26±0.03,0.62±0.06 比0.34±0.03)表达及 Bcl-2 蛋白(0.55±0.06 比 0.28±0.03)表达增高,Bax 蛋白(0.61±0.06 比 0.78±0.08)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中药组裸鼠肿瘤体积[(603.27±85.41)mm2比(862.46±134.22)mm]显著减小(P<0.05);与高剂量中药组相比,高剂量中药+SB216763组裸鼠肿瘤体积[(362.44±54.66)mm2比(603.27±85.41)mm]显著增高(P<0.05).结论 通道开结方可能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E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通道开结方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食管癌生物学行为

    同源卵母细胞在不同受精时间下的受精发育结局

    王宇峰于春梅曹芳戴秀亮...
    2147-2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短时及长时受精对同源卵母细胞受精和胚胎发育产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常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常规体外受精治疗的45个促排卵周期,每个周期获取的前10枚卵母细胞用于短时受精,剩余的卵母细胞则进行长时受精.短时受精组的450个卵母细胞在受精4.5 h后进行脱颗粒,长时受精组的663个卵母细胞则在受精18 h后进行脱颗粒,随后分析比较不同组卵母细胞的受精、卵裂胚发育及囊胚发育情况.结果 不同受精时长的卵母细胞的受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天优质卵裂胚率及囊胚发育的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排除受精失败的前提下,长时受精与短时受精有着相似的卵母细胞受精情况及胚胎发育结局,长时受精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同源卵母细胞短时受精长时受精胚胎发育氧化应激

    脑-胎盘率和分娩孕周预测双胎输血综合征围产结局的价值

    张婷婷张秀丽滑少华杨娟...
    2151-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胎儿脑-胎盘血流参数和生物学指标差异在围产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的53例未行任何宫内治疗的TITS,其中不良结局组30例,良好结局组23例.分析两组脐动脉搏动指数差异(dis-cordance of umbilical arterial pulsatility index,UA-PIdisc)、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 MoM 值差异(discordance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peak systolic velocity of multiples of the median,MCA-PSV MoMdisc)、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差异(discordance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pulsatility index,MCA-PIdisc)、脑-胎盘率差异(discordance of cerebro-placental ratio,CPRdisc)、估测体重差异(estimated fetal weight,EFWdisc)和诊断孕周、分娩孕周、Quintero 分期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识别围产儿丢失的危险因素,进而采用ROC曲线评估各指标预测不良围产结局的诊断效能.结果 不良结局组TTTS诊断孕周[23.4(21.0~26.6)与30(28.2~31.0)]和分娩孕周[24.2(21.1~26.8)与30.4(29.5~32.4)]均较良好围产结局组早(P<0.05),且不良结局组Quintero分期[Ⅰ期 13.3%(4/30)与 56.5%(13/23)、Ⅱ 期 13.3%(4/30)与 8.7%(2/23)、Ⅲ 期 36.7%(11/30)与 21.7%(5/23)、Ⅳ期 36.7%(11/30)与 13.0%(3/23)]更重(P<0.05).不良结局组供血儿 UA-PI[1.34(1.09~2.12)与1.13(0.96~1.46)]、MCA-PSV MOM[1.10(0.87~1.29)与0.94(0.70~1.13)]较良好结局组高(P<0.05);不良结局组 UA-PIdisc[38.42(17.90~55.47)与 7.87(4.00~22.67)]、MCA-PIdi.sc[29.71(13.82~46.99)与16.58(7.69~28.06)]和 CPRdisc[51.25(34.52~67.86)与 16.28(5.63~34.86)]高于良好结局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PRdisc(OR=1.072,95%CI 1.032~1.114)和分娩孕周(OR=0.445,95%CI 0.284~0.695)是TTTS围产儿丢失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CPRdisc+分娩孕周两者结合预测不良围产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965,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87%(P<0.05).结论 不良结局组TTTS诊断孕周和分娩孕周早,且Quintero分期更重.CPRdisc增高和分娩孕周≤28周是TTTS不良围产结局的危险因素,两者结合可以更好的预测围产结局.

    超声检查双胎输血综合征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脑-胎盘率分娩孕周

    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刘迪曹连升申慧玲李春霖...
    2157-2161,2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或单纯化疗后行微创McKeown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90例,根据是否联合免疫治疗分为免疫治疗组及非免疫治疗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新辅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相关情况、手术切除标本病理缓解率、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数据.结果 免疫治疗组共纳入55例患者,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65.75±6.10)岁.非免疫治疗组35例患者,男26例、女9例,平均年龄(63.14±7.02)岁.免疫治疗组和非免疫治疗组在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史、术前营养状态、心肺功能情况、是否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新辅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中胸导管结扎、术后乳糜胸(腹)、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肺部感染、心脑血管意外、淋巴结转移分期、围手术期死亡及住院时间、出院后3月内复发/转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治疗组手术R0切除率优于非免疫治疗组,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浸润深度、术后病理分期、肿瘤退缩分级(C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行微创McKeown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可增加手术R0切除率,促进肿瘤退缩,同时不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食管鳞癌胸腔镜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

    基于决策树构建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吞咽障碍的预测模型

    赵海洋吴环立秦书彦
    2162-2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决策树模型建立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吞咽障碍的风险预警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吞咽障碍发生情况分为吞咽障碍组和非吞咽障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运用IBM SPSS Modeler建立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吞咽障碍的决策树模型.结果 吞咽障碍组41例,非吞咽障碍组59例,吞咽障碍发生率为41.00%.吞咽障碍组和非吞咽障碍组患者年龄、血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脑干出血、气管插管时间等资料对比(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血肿体积≥30 mL、NIHSS评分升高、脑干出血、气管插管时间≥48h均是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决策树模型显示,气管插管时间是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吞咽障碍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NIHSS评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吞咽障碍的影响较小.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显示,两种模型的预测效能均为中等,多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ares under the curve,AUC)值高于决策树(Z=1.853,P=0.064).结论 年龄≥60岁、血肿体积≥30 mL、NIHSS评分升高、脑干出血、气管插管时间≥48 h均是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对吞咽障碍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急性脑出血吞咽障碍影响因素决策树

    基于PSM分析作业疗法系统训练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

    杨玉苹杨菊芬张保安司晓培...
    2169-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作业疗法系统训练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3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被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将受试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基于PSM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匹配,得到52对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作业疗法系统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及治疗3个月后运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scale,FMA)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及生活质量.结果 PSM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上下肢FMA、总FMA、Mo-CA、SF-36量表中各维度评分水平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上下肢FMA、总FMA、MoCA、SF-36量表中各维度评分水平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MoCA评分≥26分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NIHSS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更低(P<0.05).结论 在强制性运动疗法的基础上给予作业疗法系统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

    倾向性匹配分析作业疗法系统训练强制性运动疗法脑卒中运动康复效果

    血清MMP-9和LPA2水平检测在诊断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大血管病变及预后评估作用

    刘辉耿海威葛冰冰刘美香...
    2174-2177,2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MMP-9与LPA2水平检测在早期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大血管病变以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的2020年1月—2023年12月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脑梗死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60例作为TIA组;并选取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三组患者入院12 h血清MMP-9浓度结果;分析48 h后脑梗死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以及脑梗死体积的关系;给予脑梗死组和TIA组患者相同治疗,分析对比三组患者在入院3 d,2周,4周时的血清LPA2浓度变化;对比脑梗死患者治疗4周后低LPA2人群与高LPA2人群的MAS评分;根据以上对比判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血清MMP-9、LPA2水平与疾病本身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12 h内MMP-9浓度为(143.6±21.3)ng/mL,TIA 患者 12 h 内 MMP-9 浓度为(118.6±22.3)ng/mL,对照组 12 h 内 MMP-9 浓度为(56.6±20.5)ng/mL;患者组12 hMMP-9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MMP-9水平明显高于TIA组,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梗死组48 h血清MMP-9浓度与CT扫描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657,P<0.01)与NIHSS神经功能评分(14.5±83)呈正相关(r=0.787,P<0.01).入院3 d时,脑梗死组患者血清LPA2浓度为(9.65±2.77)μmol/L,TIA组患者LPA2浓度为(7.52±2.23)μmol/L,对照组患者LPA2浓度为(2.02±1.07)µmol/L,患者组3 d时LPA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过4周治疗后,脑梗死组患者中低LPA2人群与高LPA2人群治疗前M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而治疗后MAS评分及提高分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早期血清MMP-9、LPA2水平均升高,可作为提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依据;其中早期MMP-9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以及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早期LPA2浓度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故早期血清MMP-9、LPA2水平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评估的指标.

    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MMP-9LPA2评估预后

    急性STEMI患者介入治疗后健康促进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李媛王伟霞李艳鑫
    2178-2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介入治疗后健康促进行为状况,并分析介入治疗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诊疗的120例急性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于本院接受介入治疗,并于介入治疗后1个月,采用健康促进行为量表(HPLP-Ⅱ)评估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状况,再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询问并在患者配合下完成问卷填写,比较不同基线资料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水平(HPLP-Ⅱ评分),纳入可能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急性STEMI患者介入治疗后健康促进行为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急性STEMI患者介入治疗后HPLP-Ⅱ评分为(128.35±14.77)分,健康促进行为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婚姻关系、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希望水平、应对方式的急性STEMI患者介入治疗后HPLP-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性别、婚姻关系、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希望水平、应对方式均是急性STMEI患者介入治疗后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急性STMEI患者介入治疗后健康促进行为整体呈中等水平,可能受患者性别、婚姻状况、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希望水平、应对方式等因素影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健康促进行为希望水平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