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王清连

双月刊

1673-6060

xbbjb@hist.edu.cn kjxyxb@163.com

0373-3040340

453003

新乡市红旗区华南大道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科版)》(季刊)是河南科技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自然科学(农学、园艺、植保、畜牧兽医、机电、食品科学、服装工程、化工、应用生物、信息、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版式为大16开,每期页码为140页,每逢季末出版,信息量为30万字。读者对象为高等学校教师、大中专学生、研究生和各级各类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等。编辑部与1000多家大中专院校、资料中心、文献中心、科技期刊数据库、全国各级图书馆等建立了联系,交流学报等期刊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灌溉和雨养条件下不同品种小麦的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研究

    李新华王紫娟欧行奇欧阳娟...
    1-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以百农207、周麦18、洛旱7号3个品种小麦为试验材料,对其在灌溉和雨养两种条件下的产量三因素和其他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灌溉条件下,百农207的经济产量最高,洛旱7号和周麦18次之;在雨养条件下,百农207产量最高,周麦18和洛旱7号次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对雨养胁迫的敏感程度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在产量构成因素与经济产量的相关关系和通径关系中,穗粒数对经济产量的贡献最大;在雨养胁迫环境条件下,3个品种小麦的株高冬前分蘖、最高分蘖、成穗率、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秸秆系数比灌溉条件下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且这些性状的减少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3个品种小麦的收获指数在两种环境条件下的增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综合以上结果可知,百农207对水分条件的敏感程度最低,产量最为突出.

    小麦品种灌溉雨养农艺性状

    拟南芥液泡型H+-ATP酶E1亚基编码基因AtTUF的研究进展

    王妮娜王文佳丁位华岳琳梓...
    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泡型H+-ATP酶(Vacuolar-H+-ATPase,V-ATP酶,VHA)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的一类质子泵,主要存在于植物液泡膜、高尔基体及胞内体等内膜系统上,在维持真核细胞内膜区室的pH稳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V-ATP酶是一种多亚基蛋白复合体,由亲水的头部V1和疏水的基部Vo两个区域组成,V1位于膜外胞质区,呈球茎状,由A~H8个亚基组成,主要负责ATP的水解;V0整合于膜中,由a、c、c"、d、e5个亚基组成,主要负责质子易位.在拟南芥中,V-ATP酶的大多数亚基由包含2~5个成员的小基因家族编码,其中VHA的E亚基由3个具有差异表达的同工型基因编码,在种子发育期间,VHA-E1是胚胎发生过程中的主要同工型,VHA-E2具有花粉特异性,而VHA-E3主要在胚乳和周围的母体组织中表达.VHA-E1亚基由AtTUF基因(又被称为TUFF,EMB2448,VHA-E1,VHAEi,基因号AT4G11150)编码,与跨液泡膜的物质运输密切相关,在体细胞发育过程中对维持功能性分泌系统及植物对各种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论文综述了拟南芥中AtTUF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液泡H+-ATPase拟南芥VHA-E亚基VHA-E1AtTUF突变体

    螺旋藻豆腐的研制开发

    唐魁延龚艺松田冬青张晓宇...
    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制开发螺旋藻豆腐,论文研究螺旋藻液添加量、石膏添加量、豆浆糖度对豆腐品质特性的影响.以感官评定、质构分析、色差分析、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得到螺旋藻豆腐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螺旋藻液添加量为豆浆质量的5.64%,石膏添加量为豆浆质量的0.44%,豆浆糖度为11.78 °Brix.按此工艺制作的螺旋藻豆腐感官评分最高,为91.01.螺旋藻豆腐的色泽鲜绿、口感细腻、质地均匀、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研究结果为丰富豆腐的花色品种提供了有益参考,也为螺旋藻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索了新途径.

    豆腐螺旋藻感官评定制备工艺

    大豆GmZAT10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李慧慈张工展张东超邹丽颖...
    28-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严重的影响.研究发现植物中存在NAC、bZIP、WRKY、AP2/ERF、MYC、bHLH、C2H2等一系列可以调控非生物胁迫的转录因子.为了揭示GmZAT10基因的功能,从大豆中克隆出GmZAT10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载体构建、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等研究.结果表明,GmZAT10全长702 bp,共编码23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9.14 kDa,等电点为4.85;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mZAT10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中;通过同源蛋白序列对比显示,GmZAT10蛋白具有两个C2H2锌指结构域,含有植物所特有的QALGGH和C2H2保守序列.通过qRT-PCR技术检测大豆不同组织和不同处理条件下GmZAT10基因的表达情况可知,该基因在大豆根中表达量较高,并且受到高低温、NaCl和ABA诱导表达.结果表明GmZAT10在大豆非生物胁迫中发挥作用.

    大豆GmZAT10基因GFP非生物胁迫

    基于可变异混合PSO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轨迹优化

    徐玉杰李宪华宋韬
    3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训练轨迹运动生涩、不贴合人手臂的日常习惯等问题,提出使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上肢康复机器人进行时间最优轨迹优化.由于粒子群算法极易早熟,存在寻优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在算法中引入鸟类混群协同觅食的概念,设计了一种新的速度更新公式,考虑个体极值、群体极值和社会极值对粒子更新的影响,提高了算法在高维搜索空间中和高维约束条件下的全局寻优能力与寻优鲁棒性,并在粒子迭代过程中引入停滞变异补偿机制增加粒子多样性,进一步提升算法的寻优效率.通过MATLAB仿真实验,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将平均最优时间缩短44.29%,平均收敛代数减小了 16.75%,使得上肢康复机器人各关节运动符合康复训练要求,能够提高康复训练质量.

    上肢康复机器人轨迹优化粒子群算法时间最优

    一类具有C-F边界的旋转薄壁梁振动方程整体解的存在性

    沈林胡淑珂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空发动机作为大型飞机的心脏,为大型飞机提供动力,是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水平也是每个国家国力、科技和工业基础的重要体现.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中最多也最重要的当属发动机叶片,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高速旋转时转子叶片发生的振动故障.为了研究高速旋转时转子叶片发生的振动,在C-F边界条件下考虑了一类圆截面旋转薄壁梁振动方程,其中C-F边界为常见的叶片左端固定(clamped boundary)、右端自由振动边界(free boundary).首先,将振动方程组简化为向量方程,并给出向量方程弱解的定义;其次,借助Faedo-Galerkin方法构造了振动方程的近似解,并利用常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理论证明了近似解存在的唯一性;最后,利用能量方法和Gronwall不等式得到了近似解的一致估计,进而得到了方程整体弱解存在的唯一性.利用Gagliardo-Nirenberg不等式、Young不等式和Holder不等式得到了整体弱解的高阶估计,进而证明了整体强解的存在性.

    旋转薄壁梁转子叶片C-F边界强解能量方法

    应用草原放牧算法的机器人动态参数迭代辨识

    吴鸿宇库祥臣
    5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的动态模型参数是机器人导纳控制、轨迹跟踪和力控制的基础.常用的最小二乘法难以满足动态参数辨识的高精度要求.应用草原放牧算法,通过迭代更新各采样点的数据权重,能够避免观测数据中的异常值干扰辨识计算.同时,为充分激发机器人各连杆的动态特性,采用fmincon函数优化参数辨识实验所用的激励轨迹,并设计对照实验以探究激励轨迹优化对参数辨识的影响.辨识方法在六自由度机器人身上得到实验验证:相比加权最小二乘法,运用草原放牧算法辨识的动态参数来预测机器人各关节的驱动力矩,残差平均降低18.12%.这为机器人的力矩跟踪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机器人动态参数辨识草原放牧算法加权迭代关节力矩预测

    基于改进离散鲸鱼优化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

    曾林鹏姚运航张怡航李新建...
    6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算法在求解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中所存在的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离散鲸鱼优化算法.首先,采用蚁群算法对种群进行初始化,提高初始解的质量;其次,利用改进的非线性收敛因子平衡算法的全局勘探和局部搜索能力,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最后,结合路径规划问题设计了交叉算子、变邻域搜索算子和变异算子改进鲸鱼算法的更新公式,提升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搜索精度.通过TSPLIB标准算例库,将改进算法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算法改进的有效性.在不同规模的全局路径规划仿真环境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可快速且稳定地获取全局最优路径,有效缩短路径长度、减少路径拐点数,在路径规划问题上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移动机器人离散鲸鱼算法路径规划非线性收敛因子

    解耦膜与惯性通道相互作用对液压悬置特性影响分析

    林智宏谢泓陈强林启望...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惯性通道与解耦膜通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液压悬置特性的影响,提出一个包含9种结构和4种组合方案的多惯性通道液压悬置模型.分析惯性通道数量、横截面积以及长短惯性通道与解耦膜通道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惯性通道数量、横截面积以及长短惯性通道数量与解耦膜通道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液压悬置的高低频的隔振性能.

    液压悬置多惯性通道解耦膜通道集总参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