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中医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

郑玉玲

月刊

1003-5028

hnzy@hactcm.edu.cn

0371-65676805;65962977

450046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河南中医/Journal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探讨中医学术、报道临床经验、发表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以鲜明的特色吸引了广大读者,在中医期刊之林中独树一帜,是河南省中医权威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火针联合清肺健脾方预防中重度痤疮患者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

    王丽刘爱民方玉甫李庆娟...
    1241-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火针联合清肺健脾法预防中重度痤疮患者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 年4 月至2022 年3 月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肺热脾虚型中重度痤疮患者24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治疗组,每组各62 例.对照组1 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2 在对照组1 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火针治疗,对照组3 在对照组1 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清肺健脾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 1 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火针加自拟清肺健脾方治疗.观察4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皮损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痤疮继发瘢痕权重评分(echelle devaluation clinique des cica-trices dacne,ECCA)、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血清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1.38%,对照组3 愈显率为75.00%,对照组2 愈显率为72.88%,对照组1 愈显率为52.46%,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3、对照组2、对照组1,且对照组3、对照组2 愈显率高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皮损积分、中医证候积分、ECCA评分及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对照组2、对照组1,且对照组3、对照组2 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GF-1、TGF-β1、PDGF、BDNF均低于对照组3、对照组2、对照组1,且对照组3、对照组2 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对照组2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7%,对照组3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67%,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2.07%,4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 复发率为40.62%,对照组2 复发率为13.95%,对照组3 复发率为15.56%,治疗组复发率为1.89%,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对照组2、对照组1,且对照组3、对照组2 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清肺健脾法治疗中重度痤疮,可通过降低TGF-β1、PDGF水平预防和减少继发瘢痕的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痤疮瘢痕火针清肺健脾方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不同频次铜砭循经刮痧对痰浊阻肺型肺胀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金亦芬
    1247-1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频次铜砭循经刮痧对痰浊阻肺型肺胀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台州市中医院2022 年7 月至2023年7 月诊治的痰浊阻肺型肺胀患者14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观察1 组和观察2 组,每组各 48 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1 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铜砭循经刮痧治疗,每周1 次,观察2 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铜砭循经刮痧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同观察1 组,变更刮痧频次为每周2 次.观察3 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第 1 秒用力呼吸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和第1 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之比值(percentage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6min步行距离试验(6 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 组治疗后CA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1 组治疗后CA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常规组,观察2 组CA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观察 1 组、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治疗后FEV1、FEV1/FVC、6MWD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 1 组FEV1、FEV1/FVC、6MWD高于常规组,观察 2 组 FEV1、FEV1/FVC、6MWD高于观察 1 组、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痰浊阻肺型肺胀患者采用铜砭循经刮痧治疗均有效,每周2 次的铜砭循经刮痧治疗方案效果优于每周1 次的治疗方案,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肺胀痰浊阻肺型铜砭循经刮痧

    中药单体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防治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徐思宇王婉婷邵命海
    1252-1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Smad信号通路是糖尿病肾病肾脏纤维化的关键信号通路之一.TGF-β1/Smad信号通路能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积聚,抑制ECM的降解,增加纤连蛋白和胶原蛋白Ⅳ表达,促进炎症因子释放,诱导足细胞凋亡等对肾纤维化过程进行调控,部分中药单体可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显著干预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目前,已初步明确TGF-β1/Smad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但仍存在许多问题:(1)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干性糖尿病肾病和湿性糖尿病肾病中的参与程度和差异不明确;(2)不同功效的中药对纤维化保护性通路发挥正向调节和负向调节作用方向尚不明确;(3)TGF-β1/Smad信号通路会与其他通路形成信号串扰,需探索各条通路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并在微观领域深入观察各信号通路对细胞的调控机制;(4)很多中药既能干预TGF-β1/Smad信号通路,又能干预其他通路如自噬、凋亡,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中,其疗效的核心机制到底是哪一通路,可能需要精准靶向药物对信号通路进行阻断和促进后,观察疗效的变化来确定;(5)现有的通过调控TGF-β1/Smad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较少,主要以动物实验和基础实验为主,缺少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长周期的高质量临床试验;(6)目前关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较多,但在中药单体、单体组合方面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今后,需进一步明确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干性糖尿病肾病和湿性糖尿病肾病中的参与程度及差异性,明确不同功效的中药对纤维化保护性通路的调节作用,应用分子对接等技术探索中药的有效成分,尤其是对中药单体及单体组合.

    糖尿病肾病TGF-β1/Smad信号通路中药单体

    中医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刘诗静薛鸿肖敬
    1260-1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刺治疗、推拿治疗等,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但现有研究仍存在局限性:(1)临床研究中患者疗效评价指标多应用量表评价,较为单一和主观,存在大量偏倚因素,需增加更为客观的疗效评价指标;(2)治疗手段多依赖医师个人经验及好恶,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治疗指征参考,以及相对应条件下不同治疗手段应用后疗效对比;(3)基础研究作用机制的支持不足,部分研究作了动物模型或炎性因子检测,但仅仅停留于现象,机制多为推测,缺乏深入的药物或物理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探索;(4)中药方剂的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明确药效学评价和药物安全性与毒性.今后,应从各类名家医典思想上吸取精华,丰富治疗方式及手段,同时也要在联合治疗上进行探索,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后期的生活质量,并且注重明确各类治疗的应用规范和治疗指征,积极进行机制研究,完善现代科学理论支持.

    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中药治疗针刺治疗推拿治疗

    中西医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陈慧娴孙丽
    1267-1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西医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方法主要包括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物理及手术治疗、联合治疗等,且联合治疗较单一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但现有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目前只有个别联合治疗方案研究表明了其显著的疗效,缺乏更多研究结果来证实;(2)中药内服联合外用的治疗药物较少,且治疗方案较单一,阴道纳药多使用现有中成药制剂,缺乏更多关于阴道纳药、宫颈涂药的药物研究;(3)许多中药方剂治疗HPV感染疗效确切,但未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今后,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对于只有个别研究证实其疗效的联合治疗方案,可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进行更多的研究证实;(2)进一步探索其他疗效确切的外用中药制剂及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的中药联合治疗方案,如中药汤剂内服联合中药洗剂阴道冲洗及中药膏剂宫颈涂药治疗,口服中药汤剂改善体质的同时,阴道给药直达病所,双管齐下提高疗效;(3)对于一些临床上确有其效,但尚未经过现代医学药理毒理研究证实的中药方剂,可以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探索这些方剂中的药物是否确有抗宫颈HPV感染、抗宫颈癌的效果,以期为中药方剂治疗本病提供现代药理学依据.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联合治疗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中医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韦慧麟任亚锋
    1277-1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病位在膀胱,基本病机可以归纳为肾阳亏虚,气不化水,是以"无阳则阴无以化",致尿不得出;或因下焦炽热,日久不愈,耗损津液,以致肾阴亏虚,水府枯竭,而成癃闭.针刺、艾灸、中药、按摩等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SCI后NB的治疗.针刺、艾灸等治疗SCI后NB以局部取穴为主,任脉取穴频次最高,其次为关元、中极、次髎等.中医疗法对SCI后NB的中医调控机制研究主要围绕促进脊髓受损节段功能恢复(抑制脊髓细胞凋亡,减轻神经元炎症反应),改善膀胱功能状况(改善膀胱肌肉收缩功能,改善膀胱神经支配,减轻膀胱组织细胞凋亡),控制神经递质表达等方面.目前,部分相关临床文献观察指标较分散,可能会导致文章的严谨性和可比性不足,且疗效评价大多为即刻评价,缺乏远期随访;部分实验研究机制较单一,缺乏大样本、多通道、高质量的研究.干细胞疗法因其直接拯救受损脊髓的能力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干细胞分化及其旁分泌作用是增强SCI恢复的机制,使用间充质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可以改善膀胱功能,中医疗法是否能通过调控脊髓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促进损伤区域的神经修复,从而恢复膀胱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

    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中医调控机制膀胱功能

    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马珍李飞泽
    1284-1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心力衰竭病机以心气心阳衰之脏腑虚损为本,以感受六淫邪气久病成瘀血、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为实.综合各家经验,慢性心力衰竭辨证多以复合证为主,阳虚类证型最为常见.临床多采用温阳养心、温阳利水、温阳益气、温阳活血(通络)、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内治法和艾灸、穴位贴敷、奄包热熨等外治法进行治疗,疗效确切.目前,温阳法治疗本病的研究局限于名老中医经验及临床个案报道,样本量有限,中心单一,缺乏治疗后临床随访以考量长期疗效,且各个医家对运用温阳法的组方用药不尽相同,方剂内含药物的作用机制未能完全明确.温阳法与其他治法组成的复合治法在治疗本病时也未有系统归纳和统一,故今后应展开多中心、大样本的中医药临床、动物及药理实验研究,注重追踪随访,对温阳类治法进行系统归纳,制定统一标准,并挖掘温阳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从而有力发挥温阳法治疗本病的优势.

    慢性心力衰竭温阳法温阳养心温阳利水温阳益气温阳活血艾灸疗法穴位贴敷奄包热熨

    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研究进展

    秦沛怡宋永蕾谭兆峰
    1290-1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常用治法有补肾生髓法、健脾养血法、解毒活血法、益气养阴法、疏肝调肝法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临床研究中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较少,中医辨证分型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客观依据与规范;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与西医治疗的结合应用还不够充分;关于中医药抗化疗后骨髓抑制在细胞、分子微观水平方面的研究有一定进展,但由于中药方剂成分复杂,明确具体机制存在较大困难,联合用药的协同效应以及治疗效果的科学证据还相对不足.今后,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应用前景,提高临床研究质量,深入研究中医药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作用机理.

    骨髓抑制化疗恶性肿瘤补肾生髓法健脾养血法解毒活血法益气养阴法疏肝调肝法

    《河南中医》稿约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