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湖南中医药大学

黄惠勇

月刊

1674-070X

xuebaotcm@126.com

0731-88458339

410208

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学士路300号湖南中医药大学含浦校区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of Huna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湖南中医药大学主办,1979年创刊,现已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注重中医药学术水平,主要报道本院和国内外最新教学、医疗科研成果和学术成就,其学术质量上乘,版式编排规范,印刷装帧美观大方,连续数年被国家科委信息所收录为统计源期刊,全国10家具有影响的文摘杂志收录,在2004、2006、2008年连续三次获得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标志着我刊的学术水平已得到国际期刊界的承认。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气络-血络"理论辨析儿童变应性鼻炎证治

    周艺玥邓可斌
    863-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多发病,久病可能会增加哮喘等相关疾病的风险,甚至影响患儿心理健康、加重家庭负担."气络-血络"理论是基于络病学说发展而来的一门应用理论.从络损角度认识小儿鼻鼽病机,肺脾肾三脏气络虚损为儿童变应性鼻炎发生发展的基础,气血失调是其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风、寒、痰、瘀为重要病理因素,久病入血,发展为血络损伤.疾病病机虚实夹杂,以"实则通络,虚则补络"为治疗原则,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中医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儿童变应性鼻炎气络血络络病理论发病机制治则

    从"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治变应性鼻炎

    黄英龙丹朱莹
    868-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应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痒、鼻塞、流清涕、喷嚏等,属于中医学"鼻鼽"范畴.本文从"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理论出发分析变应性鼻炎的辨证论治,认为其标在肺,其根在脾胃,涉及肺脾肾三脏,其病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为"闭塞而不通",脾虚生湿,痰湿阻窍,肺脾气虚,风寒犯窍,鼻窍不通;一为"不荣而不通",脾失健运,清气不升,脾损肺伤,脾肾阳虚,鼻窍不荣.临证治疗应补脾健脾运脾,复生化之源,绝痰湿之根,调升降之序,固卫外之功,扶脾肾之阳,使鼻窍得通、得荣、得润、得固、得煦.

    变应性鼻炎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肺脾肾补脾健脾运脾

    基于六经开阖枢理论探赜遗精治疗

    刘喆雯朱文雄陈其华
    873-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六经开阖枢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阐述三阴三阳为天地之道、生杀之本的观点,强调通过调节枢机开阖以实现一气周流无碍,气血阴阳平衡.兹从六经阴阳开阖枢理论探赜遗精的治疗,认为肝、脾、肾枢机斡旋失司、开阖失调是遗精发生的关键,分而论之为土湿阳衰、肝木不升、水火失交、肾虚水寒,从而出现气化不利,加重壅塞,最终导致遗精.因此,治疗应强调恢复枢机开阖之力,调控肝、心、脾、肾各脏气机升降出入的动态平衡,应用疏肝解郁、交通心肾、温肾助阳等治法,引导厥阴、少阴、少阳等经脉正气回归,达到气血循行通畅、脏腑功能恢复的目的,为遗精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黄帝内经》六经开阖枢遗精交通心肾中医药

    数字赋能乡村医生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图景与进路

    吴思宇何清湖王莹
    878-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赋能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以湖南省乡村医生为研究对象,对数字赋能乡村医生继续教育路径的应然图景进行概述.立足于湖南省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的实然图景:乡村医生继续教育需求管理阻滞、乡村医生继续教育供给失调、乡村医生继续教育供需失配困境,从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的需求、供给和供需适配这 3个维度来分析数字技术如何实现乡村医生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并提出了强化乡村医生继续教育需求调研工作、打造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提升乡村医生数字素养、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准心的数字继续教育监管体、提升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管理规范化水平、提高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师资水平、高效配置乡村医生继续教育资源、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提升乡村医生继续教育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等数字赋能的具体实践路径.为进一步提升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的质效提供了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数字赋能继续教育乡村医生高质量发展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组织病理学混合式教学实践

    唐群黄娟文礼湘孟斌...
    884-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组织病理学混合式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校 2019级医学口腔 1班和 2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 2020级医学口腔 1班和 2班为实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进行教学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口腔组织病理学混合式教学各项调查项目满意度高,且实验组学生的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和综合成绩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组织病理学混合式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沉浸式体验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岗位胜任力口腔组织病理学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新医科"背景下中医药高等院校美育体系的建构逻辑与优化路径——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李媛龙专马改红刘伟...
    889-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医科"背景下,中医药高等院校美育体系的建构需立足于以落实新时代国家美育政策为本位、以服务新医科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向、以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为向度的三重逻辑理路之上.围绕"四位一体"学校美育推进机制,剖析当下美育实施优化空间,可通过美育课程群建设与"医学+X"相融合构架立足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美育与推动中医文化"两创"相融合营造具有艺术活力的校园文化、美育与中医文化实践活动相融合打造品牌化的浸润式美育共同体、美育与中医文化国际化传播相融合搭建跨文化交流的多维展示平台等优化路径,建构以美育人与中医文化传承"四维"交融的美育体系.

    新医科中医药美育文化传承

    血管老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中药干预机制

    余嗣澳陈铭陈聪廖菁...
    896-9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管老化是人体各器官、各系统衰老的重要病理基础,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冠心病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血管老化的病理机制主要为细胞衰老、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慢性低度炎症、内皮功能障碍、端粒功能障碍、表观遗传改变等.中医药研究以中药单体和复方研究较多,主要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NLRP3/Caspase-1、MAPK/ERK1、TNF-α/NF-κB、PI3K/AKT等信号通路,抑制细胞衰老、抗氧化应激、抗炎等,从而延缓血管老化.系统梳理血管老化相关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以及中医药延缓血管老化的药理研究进展,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新思路.

    血管老化衰老心血管疾病细胞衰老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慢性低度炎症内皮功能障碍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探讨冠心病时间节律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策略

    陈杏张书萌于子璇朱洁...
    904-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以胸痛、心悸、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时间节律是生物体的各种生理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昼夜变化而建立起的规律周期,是人类生物钟的重要机制,影响各类疾病.冠心病发病时间节律明显,时间节律振荡机制通过血压、褪黑素、血管内皮炎症因子、时间节律蛋白等来调控冠心病的发展.子午流注理论以中医时间医学理论为基础,以不同时辰经脉气血盛衰,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开阖.子午流注理论干预冠心病发生与现代医学中的时间节律机制有着相似之处,本文主要以子午流注为切入点探究冠心病的时间节律机制,并从子午流注角度综述中医药干预冠心病时间节律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提供新思路.

    冠心病子午流注时间节律昼夜节律血压褪黑素中医药

    黄精药食同源价值研究进展

    邓钰文欧阳琳王珊谢瑜...
    912-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食同源思想源远流长,体现了中医药特色.黄精作为药食同源传统中药材,对延缓衰老、预防和治疗疾病有显著效果,在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开发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药食同源文化来源及现状,分析了黄精的药膳起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加工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结合湖南黄精的种植情况,为黄精资源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黄精药食同源药膳食疗药理作用加工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