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袁长津

月刊

1672-951X

hnzyydb@163.com

0731-84828502,84365506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25号湖南省卫生厅

中医药导报/Journal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湖南省医药类学术期刊中唯一的"十佳科技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并被定为"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本刊以宣传党的中医政策、法规、报道中医药学术、科技成果情报、信息、动态、决策为办刊宗旨,面向广大医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治胰从脾"理论谈胰腺癌辨治思路

    恩格尔王桂彬庞博李奕...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镜"治胰从脾"源流,并基于胰腺癌"失精浊变"病机,提出正虚邪盛状态下"失精浊变"是胰腺癌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所在。中土受损,水谷精微难化,湿浊内生,是为脾精不充;继而浊毒盘踞,耗夺脾精,息而成积,发为脾精不摄;气化不利,郁而化热,湿热毒交阻,积而成癌,癌毒根结,穿孔透里,进而脾精消烁;癌瘤日久,脾精耗竭,机体形气衰败,终成虚劳难复之证。借鉴名家临证经验,阐释"脾精内充""脾精上奉""脾精四布"在遣方用药方面的指导意义。

    胰腺癌"治胰从脾"病机脾精"失精浊变"

    傅青主与陈士铎辨治喘证

    俞邦覃庭威张津铖张洪春...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傅青主与陈士铎对喘证皆认识深刻。将《傅青主男科·喘证门》和《辨证录·喘门》中涉及喘证的病因病机、症状、治法和用药部分进行梳理归纳,分析二者对喘证的辨治。傅青主与陈士铎细化喘证的虚实之辨,从肾水与肾火分析正虚之本,认为喘证多为虚实夹杂,临床亦善用攻补兼施剂;重视五行生克和脏腑理论,从金水与金木关系论述嗽喘与郁喘;并对兼症细察辨别,建立完善的辨证体系;在治疗时善用多种治气法,提出虚喘应重用人参等独特用药思路。傅青主与陈士铎丰富了中医学对于喘证的辨治,为后世提供借鉴。

    傅青主陈士铎喘证辨证论治名医经验

    基于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复发过程中"伏邪"的生物学基础

    袁亚利李军祥谢春娥王木源...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CD4+TRM)细胞入手,综述其生理病理特点及其在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中的作用,探讨UC复发过程中"伏邪"的生物学基础,为中医药抗UC复发提供新策略。CD4+TRM细胞在UC的发病机制中具有核心作用,参与了 UC肠道炎症的反复发作。伏邪是感邪后藏伏于体内不立即发病的邪气,或湿热瘀血等邪气并未随疾病治愈根除而是潜伏于内的病邪,是UC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主要病因。伏邪的致病特点与CD4+TRM细胞免疫记忆、感而引动、待机而发的特性暗相契合,因此CD4+TRM细胞可能是UC"伏邪"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溃疡性结肠炎组织驻留记忆CD4+T细胞伏邪生物学基础复发

    党参及其有效成分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赵小强汪丽娜索强陈晖...
    121-12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归纳总结党参及其有效成分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党参及其有效成分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干扰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和侵袭、调节免疫、调控非编码RNA和信号通路等途径,治疗胃癌、肝癌及乳腺癌等多种肿瘤。

    党参有效成分抗肿瘤研究进展

    中医药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研究进展

    王红吴容张智彬唐学贵...
    126-131,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对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研究进行整理总结,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提供更多参考。通过整理分析发现,中药复方、中药单体、中药提取物、电针疗法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结肠传输动力和分泌,发挥通便的作用,主要机制涉及抗氧化应激、调节肠神经递质、调节细胞自噬、调节肠道水通道蛋白表达、修复受损肠神经元等途径,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层次的优势。在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中医药的有效成分及其具体治疗靶点和机制,提高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

    慢传输型便秘PI3K/Akt信号通路中医药综述

    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维生素D和炎症因子的关系研究进展

    张小洁袁芳王藤颐郑毅...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肾脏病(DKD)的辨证分型是中医遣方用药的理论基础,在病程各个阶段其中医证型往往存在差异。归纳总结了 DKD进展过程中医证型的变化,发现脾肾气虚证是DKD主要证型,认为DKD中医证型迁移过程主要为"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阳衰湿浊瘀阻型"。进一步归纳DKD患者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样凋亡微弱诱导因子(TWEAK)等炎症因子与DKD进展及中医证型变迁有关。此外,DKD中医证型从阴虚燥热证、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变化至阴阳两虚证,25羟-维生素D水平也发生改变,能够为DKD辨证分型提供依据。

    糖尿病肾脏病中医证型维生素D炎症因子研究进展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姜黄、郁金药对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

    唐芳婷王红张靓唐萍...
    135-14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姜黄、郁金药对治疗肝癌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筛选姜黄、郁金药对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及肝癌的靶点,绘制药物活性成分的分子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集,构建药对-疾病-有效成分-靶点的中药复方调控网络图及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图,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对有效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验证。基于TIMER数据库分析关键靶点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关键靶点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最终筛选出姜黄、郁金药对有效成分6个,共同靶点70个,核心靶点柚皮素与MAPK3、CASP3、AKT1、CAT、ESR1和PTGS2有较强的亲和力。作用机制涉及多条通路,核心靶点与多个免疫细胞浸润丰度相关,其中MAPK3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ESR1则相反。生存曲线分析中MAPK3表达水平高者,预后相对较差;ESR1表达水平高者,预后相对较好。MAPK3为癌基因,ESR1为抑癌基因,对肝癌的临床预后具有潜在价值。结论:姜黄、郁金药对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节信号通路减少肿瘤免疫逃逸等过程发挥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抗肿瘤作用,为进一步药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线索。

    肝癌姜黄郁金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文献计量学和文本挖掘的余甘子研究进展

    方龙伟卓玛东智多吉卓玛央拉...
    14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分析余甘子相关研究的研究脉络、热点和进展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2003年1月至2022年11月收录的余甘子相关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文献的作者合作视图和关键词的共现、聚类、突现及时间线知识图谱,Python挖掘摘要主题内容,并从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制剂与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804篇,英文文献577篇。余甘子的研究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高频关键词有没食子酸、藏药、数据挖掘等。关键词聚类、突现分析发现,藏药、保健功能、提取、黄酮、氧化应激等为当前余甘子相关研究领域的主要热点,多酚、生长、绿色合成、质量标准等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文本挖掘出中文文献、英文文献各8个主题,重点内容聚焦在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深度分析表明,余甘子的研究多呈现活性成分多、靶点广、机制新、应用多等特点。结论:近年来国内外余甘子研究热度持续上升,余甘子研究领域不断更新,涉及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分子药理、抗病毒和肿瘤等方面。

    余甘子研究热点文献计量学CiteSpacePython

    吴勉华基于瘀热防治乳腺癌放射性损伤经验

    孙研吴勉华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放疗在乳腺恶性肿瘤中的广泛应用,由之引起的放射性损伤在临床上也颇为常见。放射性损伤不仅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时还会延缓放射治疗的进程。吴勉华认为,放射线属中医"火热毒邪",并基于"瘀热"理论对乳腺癌放射性损伤进行辨证施治,以凉血化瘀、益气养阴为法,防治并重,分期治疗。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辨病,重视调畅情志及补养后天,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乳腺癌放射性损伤的防治提供了借鉴。

    放射性损伤乳腺癌瘀热吴勉华名医经验

    蒋益兰基于"体寒瘤热"治疗结直肠癌的经验

    李思思徐伟鸿廖菁菁陆毅...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蒋益兰教授基于"体寒瘤热"治疗结直肠癌的经验。蒋益兰教授在中医肿瘤"正虚邪实"的理论基础上,认为结直肠癌患者存在整体阳虚,局部痰瘀毒邪实,整体为寒,局部热盛,虚实夹杂,寒热并见的病理变化,即"体寒瘤热",并提出"调整阴阳"的总体治疗原则,在温阳的基础上根据邪实的轻重灵活用药,抑阴扶阳,以达治疗目的。附1则医案佐证。

    结直肠癌体寒瘤热蒋益兰名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