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袁长津

月刊

1672-951X

hnzyydb@163.com

0731-84828502,84365506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25号湖南省卫生厅

中医药导报/Journal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湖南省医药类学术期刊中唯一的"十佳科技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并被定为"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本刊以宣传党的中医政策、法规、报道中医药学术、科技成果情报、信息、动态、决策为办刊宗旨,面向广大医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针对前交叉韧带断裂大鼠炎症反应及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影响

    贾飞阳李萌萌王金玲刘静...
    1-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电针对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创伤性骨关节炎早期炎症反应与环状GMP-AMP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前交叉韧带损伤(ACLT)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其中ACLT组和电针组实施前交叉韧带切断术。电针组大鼠予双侧"阳陵泉""血海""足三里""太溪"电针刺激,1次/d,每周干预5 d,连续2周,其余两组不做处理。2周后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大鼠左膝关节软骨组织切片分别进行番红O-固绿染色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镜下观察软骨损伤程度并评分(Mankin's评分);RT-qPCR检测大鼠右膝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mRNA、cGAS mRNA、STING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右膝关节软骨MMP-13、cGAS、STIN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CLT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ACLT组(P<0。05)。番红O-固绿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软骨表面光滑;ACLT组大鼠软骨表面出现轻微缺损和细小裂层;电针组大鼠软骨表面较平滑,无明显裂层。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软骨表面平整且光滑,软骨细胞均排列规整;ACLT组大鼠软骨层表面变薄;电针组大鼠软骨表面略粗糙。ACLT组大鼠Mankin's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大鼠Mankin's评分低于ACLT组(P<0。05)。ACLT组大鼠MMP-13 mRNA、cGAS mRNA、STING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大鼠MMP-13 mRNA、cGAS mRNA、STING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ACLT组(P<0。05)。ACLT组大鼠MMP-13、cGAS、STING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电针组大鼠MMP-13、cGAS、STING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ACLT组(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下调cGAS/STING信号通路而减轻ACLT大鼠炎症反应,延缓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

    前交叉韧带损伤创伤性骨关节炎电针炎症反应关节软骨cGAS/STING信号通路大鼠

    柯诺辛碱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谢万科刘彦宁李治延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柯诺辛碱(Cor)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造模组(n=70)。假手术组大鼠仅切开皮肤,不进行造模;造模组大鼠建立TBI大鼠模型。将58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2)、低剂量组(n=12)、中剂量组(n=12)、高剂量组(n=11)、抑制剂组(n=11)。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予低[5 mg/(kg·d)]、中[10mg/(kg·d)]、高[20mg/(kg·d)]剂量柯诺辛碱治疗,抑制剂组大鼠予柯诺辛碱[20mg/(kg·d)]和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15mg/(kg·d)]治疗。给药14 d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认知功能,采用蔗糖偏好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价行为学。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TUNEL染色评价脑组织损伤和神经元凋亡。检测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组织Bax、Bcl-2、cleaved Caspase-3、LC3B、p62和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逃避潜伏期、脑组织含水量、TUNEL阳性率、MDA水平,以及Bax、cleaved Caspase-3、p62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蔗糖偏好率、水平活动分数、垂直活动分数,SOD、CAT和GSH-Px水平,以及Bcl-2、LC3B-Ⅱ/LC3B-Ⅰ、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抑制剂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逃避潜伏期、脑组织含水量、TUNEL阳性率、MDA水平,以及Bax、cleaved Caspase-3、p62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高剂量组(P<0。05);抑制剂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蔗糖偏好率、水平活动分数、垂直活动分数,SOD、CAT和GSH-Px水平,以及Bcl-2、LC3B-Ⅱ/LC3B-Ⅰ、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柯诺辛碱可有效减轻TBI后的继发性损伤,抑制神经元凋亡和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自噬有关。

    创伤性脑损伤柯诺辛碱线粒体自噬神经元凋亡氧化应激钩藤大鼠

    情志应激激素受体调控Yes相关蛋白1影响乳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进程研究

    曾伟孙文娜廖女珠罗丽珊...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情志应激激素受体(GR)与Yes相关蛋白1(YAP1)对乳腺癌MCF-7细胞转移的调控机制,以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实验分析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GR和YAP1的表达;将MCF-7细胞分为:si NC组、si GR组和si YAP1组,分别通过MTT实验、Transwell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析MCF-7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及凋亡率,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分析细胞GR和YAP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YAP1与GR的表达水平升高。与si NC组比较,si GR组和si YAP1组的MCF-7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凋亡率增加(P<0。05)。与si NC组比较,si GR组的MCF-7细胞的YAP1和GR表达水平降低(P<0。05),si YAP1组的MCF-7细胞的YAP1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中YAP1与GR的表达水平升高。GR被激活后,通过调控细胞内的YAP1通路影响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凋亡率,进而导致乳腺癌MCF-7细胞转移,靶向调节YAP1抑制乳腺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发生可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情志应激情志应激激素受体Yes相关蛋白1乳腺癌上皮间充质转化转移MCF-7细胞

    雷公藤甲素对大鼠卵巢和人卵巢颗粒细胞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杨学斌毕文慧周峰裴刚...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浓度雷公藤甲素(TP)对大鼠卵巢和人卵巢颗粒细胞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2只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TP低剂量组、TP中剂量组和TP高剂量组,每组8只。TP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60、120、240μg/kg TP腹腔注射,连续14 d。称量大鼠体质量、卵巢湿重并计算卵巢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学,生化试剂盒检测卵巢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二氢乙啶(DHE)染色法检测卵巢组织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芳香化酶(CYP19A1)、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活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caspase-3)、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情况。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TP低剂量组、TP中剂量组和TP高剂量组,TP低、中、高剂量组人卵巢颗粒细胞(KGN细胞)分别用20、40、60 nmol/L TP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检测细胞上清E2,显微镜观察明场细胞形态,TUNEL染色法检测DNA断裂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探针检测细胞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CYP19A1、Bcl-2、Bax、Cle-caspase-3、Nrf2、HO-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动物实验,与空白组比较,TP中、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卵巢指数明显降低,血清E2和P水平降低,FSH和LH水平升高,闭锁卵泡增多、发育卵泡减少,卵巢组织SOD、CAT酶活力下降,MDA含量增加,卵巢组织ROS水平增加,CYP19A1、Bcl-2、Nrf2、HO-1表达降低,Bax、Cle-caspase-3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实验,与空白组比较,TP处理组KGN细胞活力明显下降,TP中、高剂量组细胞上清E2含量减少,细胞明显出现皱缩、变圆、体积变小等现象,TUNEL阳性表达细胞数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细胞ROS水平增加,CYP19A1、Bcl-2、Nrf2、HO-1表达降低,Bax、Cle-caspase-3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能引起显著的卵巢毒性,作用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有关。

    雷公藤甲素卵巢毒性人卵巢颗粒细胞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大鼠

    艾灸神阙穴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理

    邝敏何清湖胡宗仁刘密...
    24-2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艾灸神阙穴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阴道涂片实验确定大鼠动情周期后使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缩宫素制备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通过观测原发性痛经大鼠体质量、脏器指数、扭体潜伏期和扭体分数变化,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前列腺素和疼痛因子等各项指标水平,比较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大鼠药效差异,其艾灸种类包括有烟艾灸与无烟艾灸。结果:在大鼠一般情况和行为学测试观察中,模型组比空白组扭体反应显著增加(P<0。01),表明造模成功;而与模型组比较,两个艾灸组大鼠体质量减轻相对缓慢,扭体潜伏期显著增加,扭体反应显著减少(P<0。05),其中有烟艾灸组和无烟艾灸组、阳性药物组大鼠扭体抑制率分别为54。89%、37。21%、68。82%。与模型组比较,两个艾灸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缩宫素、前列腺素F2α、白介素-6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前列腺素E2和β-内啡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艾灸大鼠神阙穴能够有效缓解原发性痛经,调节机体性激素、前列腺素和疼痛相关因子可能是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原发性痛经艾灸神阙穴大鼠机制研究

    基于TLR4/ERK通路探讨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康朝霞崔冬梅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TLR4/ERK通路探讨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用50只SPF级8周龄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40只),造模组采用郭氏夹尾刺激法+不规则饮食法+冰生理盐水灌胃法的复合造模方法建立FD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TAK242组,每组10只。电针组针刺"足三里""太冲"穴后在足三里穴接电针仪干预,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1 mA,每次干预30 min,1次/d,共14 d;TAK242组予以TLR4抑制剂TAK242(0。5 mg/kg)尾静脉注射,1次/d,共14 d。干预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率;ELISA检测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浓度;生化检测方法检测脂多糖(LPS)、D-乳酸(D-LA)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MBP蛋白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MyD88、MEK、ERK、p-MEK、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胃内残留率较空白组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TAK242组胃内残留率均下降(P<0。01);电针组胃内残留率低于TAK242组(P<0。05)。模型组大鼠小肠推进率较空白组显著下降(P<0。01);电针组、TAK242组小肠推进率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电针组小肠推进率高于TAK242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TLR4、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TAK242组十二指肠组织TLR4、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TAK242组TLR4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电针组(P<0。05),TAK242组MyD88蛋白相对表达量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组织MEK、ERK、p-MEK、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电针组、TAK242组大鼠十二指肠组织MEK、ERK、p-MEK、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电针组MEK、ERK、p-MEK、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TAK242组(P<0。05)。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组织MBP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电针组、TAK242组大鼠十二指肠组织MBP平均光密度值较模型组明显下调(P<0。01),电针组十二指肠组织MBP平均光密度值低于TAK242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DAO、D-LA、LPS水平显著增高(P<0。01);电针组、TAK242组大鼠血清DAO、D-LA、LPS水平均降低(P<0。01);电针组大鼠血清DAO、D-LA、LPS水平低于TAK242组(P<0。05)。结论:电针可减轻FD大鼠十二指肠组织炎症反应,恢复肠黏膜屏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ER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功能性消化不良电针肠黏膜通透性TLR4大鼠

    基于hnRNPF调控的TLR4/NF-κB信号通路研究肾元颗粒对糖尿病肾脏病炎症的影响

    郭昕源王岚
    36-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hnRNPF调控的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肾元颗粒对db/db糖尿病肾脏病小鼠炎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6只SPF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肾元颗粒组,予0。2%腺嘌呤模型饲料;另取8只同背景系野生小鼠作为空白组,予普通饲料。肾元颗粒组予以肾元颗粒混悬液灌胃给药,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予等量双蒸水灌胃,连续12周。给药12周后代谢笼收集小鼠24 h尿液,取各组小鼠血清、肾脏组织。生化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ELISA法检测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PAS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R-T PCR法检测小鼠肾脏组织中TLR4 mRNA、IL-6 mRNA、IKKα mRNA、NF-κB P65 mRNA、TNF-α mRNA、hnRNPF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组织中hnRNPF、TLR4蛋白表达及IKKα、NF-κB P65磷酸化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SCr、BUN、ALT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肾元颗粒组小鼠血清SCr、BUN、ALT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尿液NGAL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肾元颗粒组小鼠尿液NGAL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脏组织病变严重;与模型组比较,肾元颗粒组小鼠肾脏病变有所改善。模型组小鼠肾脏组织中TLR4 mRNA、IL-6 mRNA、IKKα mRNA、NF-κB P65 mRNA、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组(P<0。05),hnRNPF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空白组(P<0。05);肾元颗粒组小鼠肾脏组织中TLR4 mRNA、IL-6 mRNA、IKKα mRNA、NF-κB P65 mRNA、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hnRNPF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肾脏组织中hnRNPF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空白组(P<0。05),TLR4蛋白相对表达量及IKKα、NF-κB P65磷酸化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肾元颗粒组小鼠肾脏组织中hnRNPF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5),TLR4蛋白相对表达量及IKKα、NF-κB P65磷酸化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肾元颗粒可能通过hnRNPF调控的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db/db糖尿病肾脏病小鼠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相关生化指标,减轻肾脏损害。

    糖尿病肾脏病肾元颗粒hnRNPFTLR4/NF-κB信号通路炎症反应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大黄蒽醌苷元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宋靖宇管秀璐马烨超沈诗嫄...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在大鼠血浆中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AB SciexQtrap5500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色谱柱为Waters UPLC BEH C18柱(100。0 mm× 2。1mm,1。7 μm),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为25。0 ℃,进样量为3 μL,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分别在 1。000~64。000、1。000~1 000。000、0。300~32。000、1。000~250。000和 1。000~64。000 µ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在0。99~1。00之间,大黄素的定量限为0。3 μg/mL,其余4种大黄蒽醌成分定量限均为1。0µg/mL;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值均小于8。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8。7%~98。8%,RSD值为0。9%~2。4%;基质效应在89。8%~96。2%之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UPLC-MS/MS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大黄蒽醌苷元在大鼠体内的含量测定。

    大黄蒽醌药代动力学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含量测定大鼠

    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清热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邱琼华韦倩张蓓李隽永...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清热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清热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化学识别模式,筛选出对指纹图谱差异化影响较大的共有峰,并以共有峰中指认出的化学成分开展网络药理学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出清热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核心靶点,结合GO及KEGG富集结果绘制"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清热颗粒的药效成分并分析其作用机制;采用AutoDock Tools软件、CMD命令程序对关键靶点和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建立了 10批清热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CA、OPLS-DA化学识别模式将10批样品分为3类,PCA获得了 4个主成分;通过对照品指认了 10个共有峰,以其中的7个关键化合物开展网络药理学分析,7个关键化合物可通过多个靶点及通路发挥作用,且核心靶点与相关化合物的对接结合能均小于-5 kcal/mol。结论:清热颗粒可调控ACTB、MMP9、HSP90AA1、CASP3、AKT1、ESR1等核心靶点,调节IL-17、TNF等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秦皮乙素、绿原酸、新绿原酸可能是清热颗粒的核心药效成分。

    上呼吸道感染清热颗粒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网络药理学

    基于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的护肝解毒汤标准煎液量值传递研究

    倪昌荣金超陈四清刘史佳...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护肝解毒汤标准煎液的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其标准煎液及制剂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15批护肝解毒汤标准煎液进行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及共有峰的指认,并建立煎液中5种指标性成分的同时检测方法,计算各成分的转移率。结果:15批标准煎液指纹图谱相似度>0。90,有22个共有峰,对照品比对出绿原酸、葛根素、芍药苷、甘草素、落新妇苷、黄藤苷、盐酸小檗碱、五味子醇甲、黄柏酮、梣酮10个成分,15批标准煎液中绿原酸、葛根素、落新妇苷、盐酸小檗碱、五味子醇甲的转移率分别为48。26%~63。80%、20。30%~31。50%、28。24%~39。11%、2。89%~5。60%、13。51%~21。85%。结论:采用指纹图谱、出膏率及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相结合的模式,对护肝解毒汤标准煎液的量值传递过程进行分析,可初步拟定护肝解毒汤标准煎液的质量标准,为其后续新药开发及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护肝解毒汤标准煎液指纹图谱含量测定转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