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牛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牛业科学
中国牛业科学

陈宏

双月刊

1001-9111

huangn2002813@yahoo.com.cn

029-87091423

712100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农校区动物科技学院内

中国牛业科学/Journal China Cattle Scienc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5年,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黄牛育种委员会主办。双月刊。本刊是全国畜牧类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科学试验、调查研究、综述与专论、科技讲座、经验交流、高新技术、产品加工、专业户园地、牛病防治、国外动态、品种简介。可供大专院校、科技人员、农村养牛专业户、肉牛和奶牛饲养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干部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牛冠状病毒、牛轮状病毒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致犊牛腹泻的研究

    曹兴旺付祥益宁陈扬高恒赟...
    51-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新疆石河子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腹泻病死率较高的原因。本研究对腹泻犊牛的粪样及病死犊牛肠道内容物进行病原检测,并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耐药基因检测、动物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最终明确病因主要由牛冠状病毒(BCoV)和牛轮状病毒(BRV)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起。药敏试验表明,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对28种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仅对多粘菌素和呋喃妥因敏感,并且发现该菌同时携带2种毒力基因和10种耐药基因。本研究分离的一株大肠杆菌携带有丰富的耐药基因,具有多重耐药性,为该奶牛场上临床治疗加大了难度。而本试验结果为该养殖场提供科学的临床药物指导,为该牛场治疗此次犊牛腹泻提供了依据,同时为新疆犊牛腹泻混合感染的防控提供了病例参考和技术资料。

    犊牛腹泻牛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河南孟津地区6种引起奶牛流产病原的PCR检测及分析

    翟凯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调查孟津地区引起奶牛流产的主要病原,本实验采集该地区8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共52头新鲜流产胎牛,及其母体的血液、阴道分泌物和鼻腔分泌物。对所采集样本进行新孢子虫(N。caninum)、弓形虫(T。gondii)、胎儿三毛滴虫(T。foetus)、布氏杆菌(B。abor-tus)、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6种常见流产病原的PCR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被检样本总感染率为44。2%(23/52),其中新孢子虫感染率最高,为32。7%(17/52);IBRV次之,为13。5%(7/52);胎儿三毛滴虫、布氏杆菌、弓形虫和BVDV感染率分别为1。9%、1。9%、1。9%和0。11。5%(6/52)的被检样本存在混合感染,其中以新孢子虫+IBRV混合感染为主(50%,3/6)。结合被检流产奶牛的临床特征及饲养管理等因素,推断新孢子虫是导致该地区奶牛流产的主要病原。

    奶牛流产病原新孢子虫PCR

    利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鉴定黑安格斯牛的纯度

    何亮宏王楠邓占钊李双...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10头黑安格斯牛和60头对照组牛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分析黑安格斯牛的纯度、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方法]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结果]通过对10头黑安格斯牛全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5,064,459个SNP位点,其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15,观测杂合度(Ho)为0。2381,期望杂合度(He)为0。2430,表明黑安格斯牛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主成分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黑安格斯牛与欧洲普通牛聚为一类,其中有4头黑安格斯牛存在偏离情况,表明这4头牛主要与中国瘤牛与东亚普通牛韩牛之间存在杂交。[结论]10头黑安格斯牛中,6头为纯种黑安格斯牛,4头为杂种牛。

    黑安格斯牛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纯度全基因组

    石嘴山市牛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高全伟蔡翠翠赵洁雍文龙...
    67-6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石嘴山市奶牛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本调研报告充分总结了近年来奶牛产业发展情况,针对石嘴山市现阶段奶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和意见建议,为石嘴山市下一步持续保障奶牛产业健康良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石嘴山市奶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条保障能力

    太行肉牛育种指数构成分析

    赵晓强杨忠王树华靳光...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应太行肉牛育种实践,综合分析太行肉牛新品种选育的目标性状以及各性状在总性能指数构成中的权重。太行肉牛新品种选育的总性能指数由体型结构、适应性、生长发育、繁殖力、泌乳力及牛肉指数等六大目标性状构成,权重分别为16%、18%、25%、25%、6%和10%。同时描述了各目标性状的具体度量与数据采集方法。以期业界同仁共同探讨、批评指正,合力推进太行肉牛的育种进程。

    肉牛育种总性能指数目标性状数据采集权重分析

    miRNA在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张志浩张子敬吕世杰朱肖亭...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的产后疾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加之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得寻求子宫内膜炎在分子层面的治疗方法更加迫切,本文就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危害、诊断方法及miRNA作为治疗靶点进行阐述,以期为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因危害诊断方法miRNA

    基于品牌化思维的平凉红牛产业化开发探究

    张长庆李浩黄建伟王瑨...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产品品牌化进程不断加快,已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实现增值增效、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2008年"平凉红牛"注册为全国第一个活牛类证明商标以来,平凉市就开启了平凉红牛产业品牌化发展之路,虽然近十多年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推进产业化开发中仍面临诸多制约和挑战。本文基于品牌化思维,对"平凉红牛"品牌的形成与发展、产业品牌化发展现状、面临的困难与瓶颈、未来发展对策等内容进行了探究分析,旨在为平凉红牛产业品牌化、产业化开发提供些许启示或指导。

    品牌化思维平凉红牛产业化开发探究

    一起走私牛感染焦虫病的诊疗体会

    陈景仙张海楠张容萍何德银...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焦虫病是牛常见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于1992年首次在我国发生,随后国内陆陆续续均有相关报道。该病是牛常见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通过媒介昆虫蜱叮咬传播,常见于森林茂密或放牧的地方,有明显的规律性。本文通过对普洱市某地发生的一起走私牛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进行诊断,诊断结果显示该批牛患有焦虫病,且是一起典型的动物性输入性疫病。本文旨在为养殖场(户)对牛焦虫病防控提供指导,并提出边境地区肉牛贸易、流通风险防控意见建议,供肉牛养殖户和从业人员参考,从而保证养殖场(户)的经济利益。

    焦虫病诊疗

    中西结合防治牛结节性皮肤病

    蔡峰山许奎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又称牛疙瘩皮肤病,是由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牛的亚急性、热性、接触性的虫媒性传染病[1]。近年来,该病多发生于牛引种过程中,治疗多用抗生素类药,但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2022年9月,我们对某牛场8例确诊病例采取抗菌药同清热解毒的中草药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辅以加强养殖环境消杀、改善牛群饲养管理条件等综合措施,除1头犊牛未能治愈死亡外,其余7头患牛基本治愈,症状明显好转,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中西药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

    新农科背景下牛生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王笑笑李君滕战伟郑立...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农林高校推进新农科建设的重要行动,是实现新农科宏伟蓝图的关键环节。牛生产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专业课教学全过程,发挥专业教师以及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是牛生产学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的重点。因此,本文从融入思政育人目标、建设思政资源库、完善课程思政建设途径和课程思政评价方式等方面对牛生产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为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科学类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也为做好课程育人工作和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科学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新农科牛生产学课程思政建设途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