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球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

王永炎(名誉),张伯礼(总编辑)

月刊

1674-1749

hqzyy@126.com,hqzhyy@163.com

010-65269860

100711

北京东四西大街46号597室

环球中医药/Journal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方芩柏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Th2、Th17/Treg细胞稳态影响

    洪译王真权罗雯鹏
    565-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芩柏颗粒对葡聚糖酸钠(dextran sulfate,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CD4+T细胞稳态的调节作用.方法 4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复方芩柏颗粒组,DSS诱导UC模型.连续灌胃干预3周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1/Th2、Th17/调节性 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亚群比例;通过 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肠道组织中逆转录因子的mRNA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法测定逆转录因子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h1、Th17细胞比例上升,Th2、Treg细胞比例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美沙拉嗪组及复方芩柏颗粒组中Th1、Th17细胞比例回调下降,Th2、Treg细胞比例回升(均P<0.05).结论 复方芩柏颗粒能有效改善UC大鼠的一般症状及肠道黏膜情况,可能是通过调节相关细胞因子及Th1/Th2、Th17/Treg细胞稳态以调节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实现的.

    复方芩柏颗粒溃疡性结肠炎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

    清热化湿调枢方对葡聚糖硫酸钠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黏膜MUC-2、Claudin-2表达的影响

    王倩影杨晨钟卓泰张涛...
    572-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基于粘蛋白2(mucoprotein-2,MUC-2)和闭合蛋白2(Claudin-2)的表达变化,探讨了在预防和缓解小鼠肠黏膜损伤的DSS结肠炎模型中,清热化湿调枢方可能发生的机理.方法 24只C57BL/6小鼠随机抽取6只小鼠为正常组,其余18只小鼠均给予2.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水溶液自由饮用7天以制成每组6只的DSS结肠炎小鼠模型,然后再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美沙拉嗪组,清热化湿调枢方组.对正常组、模型组的小鼠,每组用0.5 mL的纯净水进行灌胃;美沙拉嗪组的小鼠给美沙拉嗪混悬液灌胃,剂量为0.52 g/(kg·d);清热化湿调枢方组的小鼠给予1.69 g/(kg·d)的清热化湿调枢方中药颗粒剂灌胃;每组每天1次,共7天,与模型同步进行.7天后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评分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记录各组小鼠结肠长度,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检测MUC-2和Claudin-2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的小鼠体质量较正常组显著下降,DAI评分显著上升,结肠长度变短,结肠组织中Claudin-2和MUC-2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美沙拉嗪组和清热化湿调枢方组的小鼠体质量显著增加,DAI评分下降,结肠长度增加,Claudin-2、MUC-2蛋白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均有明显提高(P<0.05).从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来看,模型组小鼠肠黏膜上皮可见明显缺损,杯状细胞减少,固有层和隐窝结构破坏严重,排列错乱,淋巴细胞浸润较多;清热化湿调枢方组和美沙拉嗪组小鼠结肠黏膜上皮近乎完整,炎性细胞少量浸润.结论 清热化湿调枢方对DSS结肠炎小鼠肠道黏膜屏障损伤具有一定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结肠组织MUC-2表达,刺激Claudin-2分泌促进黏膜修复,从而维持肠黏膜屏障的稳态.

    溃疡性结肠炎清热化湿调枢方粘蛋白2闭合蛋白2肠黏膜屏障

    基于SCF/C-kit通路探讨三焦针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影响

    尚雪梅朱洲潘莉唐徐韵...
    578-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三焦针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大鼠胃肠动力异常及结肠组织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酪氨酸激酶受体(tyrosine kinase receptor,C-kit)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三焦针法治疗IBS-D的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三焦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冰醋酸灌肠+束缚应激"建立IBS-D大鼠模型.西药组予匹维溴胺灌胃(15 mg/kg),三焦组针刺膻中、中脘、气海、血海(双侧)及足三里(双侧),诸穴行捻转补法30秒,1次/d,均治疗14天.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测定体质量、旷场实验(大鼠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稀便率、腹壁撤退反射(abdominal retraction reflex,AWR)3 分阈值时注水量;RT-PCR 法、Western blot 法检测结肠组织SCF、C-kit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IBS-D模型大鼠一般状态较差,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旷场实验检测横向运动距离与纵向运动次数显著降低(P<0.01),稀便率显著增高(P<0.01),AWR3分时注水量显著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SCF、C-ki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三焦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升高(P<0.01,P<0.05),横向运动距离与纵向运动次数均显著升高(P<0.05,P<0.01),稀便率显著下调(P<0.01),AWR3分时注水量显著提升(P<0.01),三焦组大鼠结肠组织中SCF、C-kit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而西药组SCF、C-kit mRNA及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焦针法可改善IBS-D大鼠症状,可能是与调节结肠组织中SCF、C-ki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三焦针法SCF/C-kit通路胃肠动力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血府逐瘀汤"异病同治"治疗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匡慧芳李静郭志华刘祎...
    585-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血府逐瘀汤"异病同治"治疗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TCMSP数据库检索并结合文献筛选血府逐瘀汤11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匹配靶点官方名称.从OMIM、DrugBank、DisGNET、TTD、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疾病靶点,取交集靶点,构建"单味药—共有靶点一疾病"网络.建立蛋白间相互作用网络,利用Centiscape插件筛选关键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Tools-1.5.6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果 筛选后得到血府逐瘀汤活性成分192个,作用靶点394个;与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相关且排序靠前的通路有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缺氧诱导因子-1、松弛素、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主要与脂质代谢、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血管生成和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相关.本方中主要活性成分木犀草素、山柰酚、柚皮素与靶点蛋白蛋白激酶1、白蛋白、胰岛素结合较好.结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发现血府逐瘀汤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治疗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且多个成分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可能通过抗氧化、抗炎、抑制细胞凋亡、调节激素水平、促进血管生成等作用,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发挥"异病同治"作用.

    血府逐瘀汤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异病同治网络药理学

    下合穴理论探疑

    宫甜甜王茎李庆羚曾永蕾...
    595-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下合穴理论是《内经》中论治腑病的经典理论,其出现解决了腑病无所主的困境.古医籍中因无"下合穴"这一名词,使得合穴与下合穴主治条文模糊难辨,造成了五输合穴与下合穴概念上虽存在绝对差异,主治上却相似的尴尬局面.本文基于医书古籍及临床经验,深入探讨下合穴理论的出现缘由、产生基础、取穴特点及与五输合穴的差异.提出下合穴理论的出现以根结、标本理论为雏形,在气街理论中得到支撑:胫气街经冲脉与腹气街沟通,使腑病下取得以实现,为临床诊疗腑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下合穴中上下巨虚与委阳三穴的选取,体现了协调阴阳、上病下取的中医特色诊疗原则.

    六腑下合穴根结标本气街取穴合穴主治

    心肾综合征诊断,当明确分型;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显著

    赵进喜余仁欢刘文军刘宁...
    600-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肾综合征是指当心脏和肾脏其中某一器官发生急、慢性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另一器官急、慢性功能异常的综合征,常兼有心力衰竭症状与肾衰竭症状.中心病位在心、肾,但与肺、脾、肝等多脏有关,常表现为本虚标实.临床诊治应分清缓急,明确原发病,分清临床分型,重视标本同治,其治疗重点是保护心脏与肾脏,减少并发症.中医治疗方面以益气为主,或益气温阳,或益气养阴,兼以活血利水、泄浊解毒、调畅气机等治法.现代医学常用强心利尿、改善贫血、透析等治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疗效突出,优势显著.

    心肾综合征分期论治标本同治中西医结合名医经验

    刍议《伤寒杂病论》"气上冲"

    陈朝远张喜莲陈汉江
    604-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上冲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组症状群,其内在病机证治有待进一步挖掘.本文着眼于"气上冲",通过训诂释义,考证气上冲源流,辨析原文语境含义,总结症状要点,说明气上冲本质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升降层面的气机紊乱,并从脏腑、经络、六经气化三个层面阐述病机:病根于肾,以冲脉为路径运行,因少阴枢机不利而发;分析上冲之气在不同病机下寒热两种中见属性的从化方向及与卫气、相火相关的病理本质;梳理张仲景针对气上冲的治疗大法,挖掘咳嗽、水气、痰阻等兼症的诊疗要点,扩大"气上冲"的概念及临床诊疗范围,为经方运用提供思路.

    伤寒杂病论气上冲气机紊乱冲脉少阴枢机寒热从化理论探讨

    《不居集》虚损痨瘵证治思想钩玄

    张振坤吕栢庆王翔王鹏...
    609-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居集》乃清代新安医家吴澄所著.该著作承袭《内经》之言,又参合宋元明诸家之医理,结合吴澄自身临证心悟与对易学所思探讨了虚损类疾病的证治理论.吴澄先将"劳、虚、损、怯、瘵"五者作以分辨,认为五者的发病原因不外乎五脏之火飞扬、男女声色过度与先天禀赋不足三种,在病情发展方面总属由轻致重的递进关系.吴澄又围绕虚损之嗽、热、血三证擘肌分理,将中医学与易学结合,以卦象比拟的方式讨论虚损发热、出血的症候,并提出以"三纲八目法"对咳嗽进行分辨.《不居集》治疗虚损痨瘵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亦有发新,吴澄善用柴胡、葛根,以"攻、补、托"或"理脾阴"的方法辨治虚损;治痨方面,其尊崇水北之道,提倡"明阴阳、行开关把胃"之法,又批判前人以天灵盖人药之理,以同气相求为原则,择选血肉有情之品人药.吴澄拨乱反正,纠正世人"不明朱丹溪而乱予滋阴降火法治虚损"之谬误.吴澄对于两病大体主张防患未然、既病防变的思想,并设"戒忌六法""调摄十六诀"擒纲扼要.《不居集》有关虚损痨瘵的证治思想简明完备,不拘一格,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

    《不居集》吴澄肺痨肺结核虚劳虚损类疾病治则治法治未病

    刍议叶天士对张仲景应用黄芪之法的继承与发展

    胡一帆孟庆鸿孙资金徐文秀...
    613-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芪是中医临床中重要的补气药.早在汉代,张仲景就已经将其配伍规律记载于《金匮要略》中.清代著名医家、温病学派创始人叶天士广泛涉猎医书、汲诸家之所长,在临床中对经方进行灵活加减使用,故本文以应用黄芪之经方为例,对《临证指南医案》与《金匮要略》进行对比研究,以应用黄芪之法为切人点,探究其在临床中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发现,叶天士在对张仲景7首经方中体现的益气利水法、益气温阳法、益气调营法与益气建中法继承的同时,不拘泥于疾病与证候,重视病机,扩大方剂的主治范畴;不拘泥于方药,重视治法,善用经方合方,是古方今用的典范.:益气利水法以黄芪主益气祛湿,结合"络病学说",将水气病扩大至痹证;益气温阳法以黄芪配伍乌头补气温经,创制芪附汤;益气调营法继承营卫辨治观,并结合气血理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益气建中法则不拘泥于虚劳之病,扩展至内妇科疾病,同时创制归芪建中汤等.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因此系统梳理古代名家的学术思想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临床医师在遣方用药时如何做到继承与发展古今医家学术思想提供直接有效的参考.

    叶天士张仲景《临证指南医案》《金匮要略方论》经方黄芪学术思想

    花宝金调气解毒论治癌症相关性抑郁经验

    王林枫胡越刘瑞
    618-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总结花宝金教授运用"调气解毒"思想论治癌症相关性抑郁经验的临证经验.认为癌症相关性抑郁以气机升降紊乱为核心机制、正气亏虚为其发作的根本原因、痰瘀毒积等病理产物留滞为其关键诱因,临证以"顾正气、调升降、畅情志、祛痰瘀、解癌毒"为核心治则贯穿治疗全程,共奏"调气解毒"之功,以期为临床治疗癌症相关性抑郁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调气解毒癌症相关性抑郁气机升降中医药癌毒正气亏虚痰瘀毒积畅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