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罕少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罕少疾病杂志
罕少疾病杂志

王成林

双月刊

1009-3257

hs1999@vip.163.com;ctmrizz@sina.com

0755-83695204 ,83695203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国际商会大厦1902号

罕少疾病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Rare and Uncommon Diseases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国内唯一公开出版的全面、集中、系统地反映我国罕少疾病理论和临床研究状况的国家级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有关罕见病少见病的理论研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论文,内容涉及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各领域内、外、妇、儿等临床各学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川崎病患儿凝血指标变化对发生静脉免疫球蛋白抵抗的影响

    张玉芳郭继伟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凝血指标变化对川崎病(KD)患儿发生静脉免疫球蛋白抵抗的影响,为改善患儿预后提供经验。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80例KD患儿,所有患儿均行免疫球蛋白治疗。于治疗前检测患儿血清D-二聚体(D-D)、凝血四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设计患儿基线资料调查表,记录研究所需资料。治疗后统计KD患儿静脉免疫球蛋白抵抗的发生情况,依据免疫球蛋白抵抗的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将可能的因素纳入,重点分析凝血指标变化对患儿发生静脉免疫球蛋白抵抗的影响,探究其对KD患儿发生静脉免疫球蛋白抵抗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研究180例行免疫球蛋白治疗的KD患儿中发生静脉免疫球蛋白抵抗41例,占比22。78%(41/180)。发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D-D、FIB、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两组APTT、TT、PT及其他基线资料比较(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D-D、FIB、IL-6、NEUT%高是KD患儿发生静脉免疫球蛋白抵抗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D-D、血清FIB及联合预测KD患儿发生静脉免疫球蛋白抵抗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07,其中联合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治疗前血清D-D、FIB水平高是KD患儿并发静脉免疫球蛋白抵抗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二者水平可用于预测评估患儿静脉免疫球蛋白抵抗发生风险。

    川崎病免疫球蛋白抵抗凝血功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共情护理对肝硬化住院焦虑抑郁症状影响的研究

    李爱辉杨敏刘洋陈妞...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共情护理对肝硬化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观察组同步实施共情护理。比较两组的焦虑抑郁严重程度、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之间的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自我管理行为评分、FCS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肝硬化住院患者中应用共情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严重程度和自我管理行为,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肝硬化住院患者共情护理焦虑抑郁

    基于BISAP-HDL预警模型的层级护理对急性胰腺炎病情控制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刘洁羽史伟伟王双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基于BISAP-HDL预警模型的层级护理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控制及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至2024年4月本院收治的AP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n=34)与实验组(n=34)。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基于BISAP-HDL预警模型的层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心理应激水平[采用自评焦虑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腹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干预后实验组SDS、SAS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基于BISAP-HDL预警模型的层级护理可有效控制AP患者病情,减轻心理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BISAP-HDL预警模型层级护理急性胰腺炎病情控制心理应激

    子宫内膜癌手术恐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姚金磊杨帆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子宫内膜癌(EC)患者手术恐惧发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EC患者80例,使用外科手术恐惧问卷(SFQ)对患者手术恐惧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80例EC患者SFQ评分为(39。25±12。25)分;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疾病分型Ⅱ型、存在淋巴结转移、合并重度焦虑和抑郁患者SFQ评分显著升高(P<0。0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疾病分型Ⅱ型、出现淋巴结转移、合并重度焦虑和抑郁是EC患者发生手术恐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EC患者普遍存在手术恐惧,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疾病分型Ⅱ型、淋巴结转移以及重度焦虑和抑郁是导致手术恐惧的重要因素。

    子宫内膜癌手术恐惧现状影响因素

    手术室路径化护理联合多模式疼痛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尚小巧张玲玲陈晶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手术室路径化护理联合多模式疼痛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按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n=60)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50)患者接受手术室路径化护理联合多模式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手术指标、疼痛程度、负性情绪、舒适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及GCQ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C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实施手术室路径化护理联合多模式疼痛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负性情绪,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手术室路径化护理多模式疼痛护理子宫肌瘤手术效果疼痛程度

    基于运动训练的延续性护理对股骨头坏死手术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彩虹古晨玉荆真真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运动训练的延续性护理对股骨头坏死手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22年5月至2024年7月期间实施股骨头坏死手术的8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0例基础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1例实施基于运动训练的延续性护理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提升(P<0。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3。686,P<0。001)。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提升(P<0。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3。634,P<0。001)。观察组满意度评分(90。14±4。58)分高于对照组(86。75±5。12)分,差异显著(t=3。143,P=0。002)。结论 基于运动训练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提升股骨头坏死手术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运动训练延续性护理股骨头坏死手术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