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山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山学院学报
黄山学院学报

汪建利

双月刊

1672-447X

hsxbhdm@163.com;hsxyxb@hsu.edu.cn

0559-2546659

245041

黄山市屯溪区稽灵山路9号

黄山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黄山学院学报》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黄山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社会科学类主要刊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哲学、政法、经济、历史、文学、徽学、徽商、徽州文化、徽州社会经济史、旅游研究、世界遗产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技、资源、环境、计算机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创刊以来,《黄山学院学报》坚持办刊特色,重点办好《徽州文化研究》、《旅游研究》等特色栏目,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同时注重其他栏目建设,不断提高办刊质量。近年来,刊发的文章转载率、转引率逐步提高。《黄山学院学报》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安徽省高等院校优秀学报。“徽州文化研究”为安徽省高校学报优秀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学分析课程线下教学改革的探究——以黄山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

    蒋和平方辉平丁文国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分析课程是一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是后续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文中从深挖数学分析课程中富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创新做优数学分析课程兴趣小组活动,引入数学分析历年大学生考研试题与竞赛试题等三个方面对数学分析课程的线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从而引导学生用学识行动践行爱国情怀,切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分析课程思政数学竞赛兴趣小组线下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实现路径及案例探析

    周甄川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数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对高校立德树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从高等数学教学的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课堂氛围、数学建模及数学文化教育5个方面以案例的形式介绍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途径和方法,旨在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课程思政高等数学实现路径案例探析

    高校数智化教学评价理念下:循证教学整体运作模式框架的构建

    刘洋王利艳韩峰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数据智能化建设的政策导向,教学评价的体系改革,在国家层面不断被深化发展.伴随循证教学理念的逐渐深入,高校数智化教学评价成了教育顶层改革的排头兵,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运用,促使教学评价从感知评价模式到基于证据评价模式的新发展.通过引入循证教学理念进行物联网框架构建,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理念进行模型搭建,设计循证教学评价物联网模式框架.从参评主体、实时交互、评价运作、算例分析、闭环循证五个方面阐述数智化教学评价的高校创新模式,为高校教学评价的改革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循证教学运作模式数智化高校教学评价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堂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

    宋娓娓葛小乐蒲家飞姜迪...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工程应用人才培养,以机械类专业学生应掌握此课程内容为突破点,通过引入工程实例并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索分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课堂教学.该教学方法提倡以实例引入概念,进而由概念深化学习内容,最后将学习内容延伸到其他专业课程知识,让学生清楚知道课程知识点的组成脉络及工程应用点,有利于学生学习内容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通过该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力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在实践中的创造能力.

    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改革学生创新能力

    基于熵权法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研究

    董小明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程认证教育背景下,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文中主要从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探讨,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旨在探讨课程目标的构建及目标达成度的计算方案.首先,阐述了课程整体目标框架的确定及各个子目标划分依据.其次,通过课程示例展现其实现过程,并采用熵权法来设计各子目标的权重以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即差异性较大的异质性数据赋予较高权重.最后,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直观展示,并对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评判效果.

    课程目标目标达成度熵权法模拟电路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

    褚园钱胜林玉屏葛小乐...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探究.机械制图是工科类各专业学生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要支撑课程,绘图和读图能力在现代工业的设计、生产、制造、管理等环节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从教师团队的建设、思政素材库的建设、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提出机械制图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案.结合实践经验,给出教学实施过程中课程思政建设的注意事项.研究结论可以为高校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物理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徐雯徐涵姜薇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理化学是化学化工类专业重要的必修课,具有概念多、公式多、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等特点,学习难度较大.依托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在物理化学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

    物理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三阶递进"智能匹配模式的设计、运行与成效——以HZ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

    周毅敏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大数据在小微企业会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企业对人才要求更高,人才供需对接更紧密的大环境下,数据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是对接人才供需市场的有效路径.为此设计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三阶递进"智能匹配模式,并以HZ学院会计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整个学制周期内进行检测.依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供需现状和"三阶递进"智能匹配模型运行情况,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提出创新改进建议.

    会计人才小微企业三阶递进智能匹配

    转型期建筑类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汪勇政储金龙杨新刚马明...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和国家规划体系改革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规划专业迫切需要建立适应城乡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教育培养体系.通过深入分析传统建筑类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总结转型期国内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依托办学基础、办学经验和实习实践总结,提出安徽建筑大学"三多一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建筑类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改进提供案例参考.

    建筑类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徽州古建筑传统技艺虚拟仿真实验建设研究——以安徽建筑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例

    胡春王薇储金龙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应用于建筑教学领域,可以解决传统实验教学受时间、空间和资源等条件限制的问题.结合安徽建筑大学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理念,论述了徽州古建筑传统技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建设思路,分析了实验系统的功能板块和考核方式,并展示了实验的核心操作步骤.通过虚拟仿真实验的运用,构建了理论学习、模拟演示和实践操作的实验体系,适合人才培养要求;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将显性的专业教学与隐性的思政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徽州古建筑的热爱,树立地域文化自信.

    徽州古建筑营建技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