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赵明

双月刊

1671-0908

xjhtliangli@163.com

0903-2517368

848000

新疆和田市北京西路33号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otan Teachers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李大钊的"第三新文明"构想及其现实意义

    翟成鹏孟凡东张小刚
    1-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由于东方文明"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方文明又"疲惫于物质之下",东西方文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于是当时的中国迫切需要一种崭新的文明来改变这一被动的局面.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使得李大钊深受启发,再加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李大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第三新文明"的构想.一方面,李大钊强调我们既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社会文明,从而能够调和与融通东西方文明之长处;另一方面,其"第三新文明"构想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厚植当代青年文化自信之底气,还可以真正发挥"两个结合"的现实指引,从而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发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李大钊第三新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现实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气候治理难题的破解之道

    杨龙菲华启和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变化关系人民福祉和人类未来.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愈加频发,许多国家遭受高温热浪天气,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人民造成的危害仍在持续加剧,在此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现成为了解决气候治理难题新的破解之道.

    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气候治理破解之道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民精神生活富裕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张玲佳王妮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过程中,丰厚的物质基础能够为农民的精神生活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同时,精神生活的富裕回应了农民的精神诉求,能够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需要从乡村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精神文化建设着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程度;发展创意产业,加强乡村精神文化建设;抓实农村环境治理,走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制度转化效能,完善乡村振兴制度体系.

    精神富裕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作用机制政策建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审视

    王宏谋曹根记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基本功能、原则遵循等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密切关联,从而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还能在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方面提供有力支撑.明晰融入的前提基础、抓住融入的关键环节、构建融入的保障机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实践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与现实基础

    张小敏杨跃华
    27-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自古以来的历史就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历史,是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历史.在此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蕴育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可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心愿,体现了各族人民共同利益和价值追求.多年来,我国各族人民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为中华民族最高利益,携手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与现实基础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进展与前瞻

    涂鹏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回顾近年来国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文献,学界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涵本质、价值意蕴、教育主客体、评价体系、载体融入、育人模式、困境与对策等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不断深耕,成果颇丰.但也存在基础理论研究未能体系化阐释、研究方法拘囿、研究对象偏颇、教育实践观照缺乏等不足.今后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夯实根基;强化多学科交叉、跨学科融合、多方法互嵌;拓宽研究对象,注重整体性;注重实践育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模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进展前瞻

    培训活动能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吗?——一项来自新疆地区的调查实证研究

    李欢欢沈思芮罗梦珍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验证并采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评价量表,以探讨教师培训是否有助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新疆招募了734 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其次,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评价量表的心理测量特性分为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并采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确认性因素分析对其分析.最后,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培训对专业知识贡献最大,对专业理念与师德贡献最小.层次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民族、教师职称、教学经验和教育背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实证研究影响因素

    系统观念视域下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思考

    於春燕谭力源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站式"学生综合管理与蕴含于系统观念的要素性、结构性和动态性原则存在着基本前提、关键支撑和动力源泉的内在契合关系,要素性是"一站式"社区综合管理的基本前提,结构性是"一站式"社区综合管理的关键支撑,动态性是"一站式"社区综合管理的动力源泉."一站式"学生综合管理也是由人员、过程、环境等关键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全员"是"一站式"社区综合管理的关键性要素,"全程"是"一站式"社区综合管理的连续性要素,"全方位"是"一站式"社区综合管理发展性要素.本文以系统观念为视角,基于整体性、协调性、开放性三个层面,主张通过统筹、整合、优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系统要素,构建形成一条集制度、资源、平台"三位一体"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新路向.

    系统观念"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全员育人

    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新疆H市为例

    阿地拉·买提库尔班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影响着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队伍的稳固性,同时也影响着幼儿教师是否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教书育人全过程,其事关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新疆H市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现状.新疆H市幼儿园教师对自身职业有积极的认知和积极的行为倾向,对自己的职业有较高的认同感,同时也存在人口学变量上的职业认同差异.基于此,提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策略,教师层面应注重制定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逐步提升专业素养;幼儿园层面应健全教师管理、考核、奖励制度,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专业成长的资源和支持;社会层面应加强对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其社会地位,增强对他们的认可和尊重,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幼儿园教师的重要性和贡献,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让幼儿园教师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增强他们对自己职业的信心和归属感,从而提升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

    幼儿教师职业认同

    "金课"视域下"影视音乐"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探索

    曹智李艳娟刘述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课"的"两性一度"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影视音乐"课程存在教学理念滞后、教学形式与学生需求脱节等问题,基于此提出"金课"目标下,"影视音乐"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要增强学习的合作性和探究性、注重教学资源的创新性、融入人文性与思政性等策略,同时将逆向教学设计理论引入混合式教学中,提出影视音乐课程的教学设计框架.

    混合式教学逆向教学教学设计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