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刘德富

双月刊

1003-4684

hgxb@mail.hbut.edu.cn

027-59750305 59750307

430068

武昌南湖李家墩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6年,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季刊,属综全性科技期刊,主要登载校内各学科有创见的学术论文。所涉学科包括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工业设计(美术)、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社会科学、以及相应的基础科学如数学、物理、外语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三电平DC/DC变换器的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汪佑文张长征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城轨交通电压等级高、能量流动大以及启动制动频繁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电平DC/DC变换器的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能量型储能装置通过并联扩容以满足高能量需求并起到维持直流牵引母线电压稳定的作用,功率型储能装置满足启动制动工况下的高功率需求并起到提高动态响应特性的作用.采用低通滤波器实现EESD和PESD的指令功率分配,采用下垂控制实现多组线路阻抗不同的EESD的功率均分,采用电压补偿控制减小直流牵引母线电压的控制误差.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进行了充放电、启动制动、轻载重载等工况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电平DC/DC混合储能功率分配下垂控制电压补偿

    基于机器视觉和PLC的活体小龙虾分拣控制系统

    张金姣尹芹凯叶旭辉胡新宇...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小龙虾人工分拣精度不够,成本过高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小龙虾分拣系统,对小龙虾分拣系统的原理进行简要分析,完成了系统各部分的硬件选型,设计了基于Linux系统的上位机与PLC的通讯程序,采集小龙虾图片样本并识别小龙虾种类,编写PLC程序实现了对小龙虾种类的准确识别与快速分选.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识别准确率高,自动化程度高,能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

    小龙虾机器视觉通讯程序设计PLC系统设计物体分拣

    基于粒子群-差分进化算法的测试优化选择方法

    丁善婷蔡胜玲谭梦颖董正琼...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测试优化选择是装备测试性设计中关键的一步.针对其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添加信息交换机制的粒子群-差分进化算法(PSO-DE)优化方法.通过融合多信号流图与贝叶斯网络,建立多维空间测试性模型后,利用PSO-DE算法实现快速精确求解.电源系统分析表明:该方法在满足测试性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搜索到的测试集合使得系统各测试性指标综合最优且收敛速度最快.相较于其它优化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能收敛到全局最优等优点,由此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测试性模型测试优化选择PSO-DE算法

    某型号轨道牵引车悬挂系统隔振性能优化

    张超侯炳坤李帅万雳...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动力牵引车行驶的稳定性,采用四端参数法推导了车辆系统隔振传递率计算公式,并以隔振传递率峰值最小为目标,对悬挂系统阻尼系数、弹簧刚度等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另外,基于Simpack建立了该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以列车垂向振动响应均方根值的最小值为优化目标,计算得到车辆系统的一系悬挂参数最优值.结果表明:阻尼值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之间最优值误差几乎为零,弹簧刚度误差为3.4%,验证了基于四端参数法对该车一系悬挂参数优化理论模型的准确性.此外,当扰频比在0.5以内时,阻尼系数对车辆垂向振动响应的贡献较大;随着一系悬挂系统中减振器阻尼值的增大,车辆系统隔振传递率先减少后增大,弹簧刚度对其影响与之类似.

    动力牵引车四端参数悬挂系统参数优化隔振传递率

    基于离散元法的蚕豆收获机脱粒装置仿真研究

    文昌俊徐云飞陈凡陈洋洋...
    24-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脱粒滚筒不同部位的脱粒要求,利用软件Solidworks设计了一种组合式脱粒滚筒.使用软件EDEM对脱粒装置进行了脱粒仿真试验设置;以滚筒转速、脱粒间隙和导向板升角作为试验变量,脱粒装置的含杂率、损失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脱粒仿真试验,初步了解了滚筒转速、脱粒间隙和导向板升角对脱粒性能影响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因子水平进行三因子三水平响应面试验,得到脱粒装置含杂率和损失率的回归模型,并确定了组合式脱粒装置的最佳参数组合:滚筒转速354 r/min、脱粒间隙29 mm、导向板升角25°;最后在最优参数组合的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设计的脱粒装置的优越性.

    蚕豆离散元法脱粒装置参数优化

    茯苓对大鼠肾源性水肿的影响

    刘凯文冯敏程文华孙凡中...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茯苓对大鼠肾源性水肿的影响,探讨茯苓治疗肾源性水肿的可能机制,将150只SD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模型组(138只),使用阿霉素对模型组大鼠建立肾源性水肿模型.随机将肾源性水肿模型组大鼠分为非给药模型组,茯苓粉(生、熟、代培)低、高剂量组,茯苓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茯苓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连续21 d灌胃给药.第0,7,14,21天记录体重变化,第21天取血,通过Elisa实验检测大鼠血清IL-2、IL-6、ANP及BNP水平.结果发现,茯苓粉(生、熟、代培)对于水肿程度的缓解(体重)和尿蛋白的降低表现出一定作用.茯苓醇提物对于肾源性水肿大鼠血清ANP、IL-6的降低效果最为显著,5种茯苓样品都可以降低肾源性水肿大鼠血清BNP、IL-2的水平.茯苓可以缓解大鼠肾源性水肿,并降低大鼠血清ANP、BNP、IL-2、IL-6的水平,其中高剂量的熟茯苓对肾源性水肿大鼠尿蛋白缓解效果最好,茯苓醇提物对于肾源性水肿大鼠血清ANP、IL-6的降低效果最为显著,说明茯苓对肾源性水肿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茯苓肾源性水肿白介素利钠肽

    槲皮素-3-O-乙酸-(4-(3H-1,2-二硫杂环戊烯-3-硫酮))-苯酯的合成

    何世波肖智心刘建刘明星...
    37-4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芦丁为起始原料,以5-(4-羟基苯基)-3H-1,2-二硫杂环戊烯-3-硫酮作为H2S供体,合成一种具有治疗糖尿病且促进伤口愈合功能的药物槲皮素-3-O-乙酸-(4-(3H-1,2-二硫杂环戊烯-3-硫酮))-苯酯.整个工艺路线包括取代、水解、williamson醚化、水解和酯化等5步反应,总产率为6.4%.各步产物经MS、1H NMR分析表征.该合成路线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的优点.

    芦丁槲皮素H2S供体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胰腺癌的关键生物标志物

    邓颖刘迪杨宁邓文文...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胰腺癌临床症状隐匿、诊断及治疗困难等特点,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旨在鉴定可能参与PC发生或发展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理论支持.从GEO数据库下载3个与PC相关的mRNA微阵列数据集(GSE41368、GSE91035、GSE43795),并通过GEO2R筛选DEGs,筛选条件为校正后的p值<0.05和|log2 fold change|>1.5.对DEGs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并进行模块分析,利用Cytoscape的MCODE插件识别中心基因,并进行生存分析,在其他数据库中对感兴趣的中心基因进行组分表达和临床相关性分析,以探索和验证基因表达与疾病的关系,共鉴定出236个DEGs,揭示其涉及的生物学功能和过程,其中20个基因被鉴定为中心基因.生存分析显示:PSAT1、CYB5A、GMNN、DDX60、CCL20、ALB、PDIA2高表达、F8低表达的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较差,CTRC、CLPS、DDX60、CCL20、SYCN、CELA2A、PNLIPRP1、CELA2B高表达的胰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较差.DDX60、CCL20在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分析显示,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分析均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它们可能在PC的发生或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生物信息学分析胰腺癌差异表达基因

    稳转oHSV2主要衣壳蛋白VP5人宫颈癌细胞系的构建

    范嘉琦张慧李乐周芹...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稳定表达溶瘤Ⅱ型单纯疱疹病毒主要衣壳蛋白(VP5)的人子宫颈癌HeLa-VP5细胞系,探究VP5蛋白是否调控自然杀伤细胞(NK)的细胞毒性.运用piggyBac转座系统,通过lipofectamine 3000™脂质体转染法,将pPBDP-UL19和pSPBT质粒转入HeLa细胞,利用嘌呤霉素(Puro)筛选稳定细胞株,用有限稀释法得到单克隆细胞,利用western blot鉴定HeLa-VP5细胞系中VP5蛋白的表达,以及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VP5中GFP的表达,最后实时监测法比较改造前后细胞系的生长活性变化.通过嘌呤霉素抗性筛选和有限稀释挑取单克隆,获得3株HeLa-VP5单克隆细胞;western blot鉴定发现3株HeLa-VP5细胞系VP5蛋白均有表达;流式检测单克隆细胞系GFP阳性率均达到99%;活细胞实时监测法检测发现HeLa-VP5细胞系与亲本细胞HeLa细胞具有一致的生长活性.HeLa-VP5稳转细胞系构建成功,作为评估VP5蛋白是否调控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性的靶细胞,为揭示oHSV2发挥抗肿瘤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溶瘤Ⅱ型单纯疱疹病毒主要衣壳蛋白稳转细胞系

    新型减毒HSV-2疫苗IFN-γ ELISpot检测方法的建立

    徐一艳何倩蔡林康刘滨磊...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比较不同刺激物、细胞培养时间、细胞接种浓度、免疫途径,建立检测新型减毒HSV-2疫苗细胞免疫水平的IFN-γ ELISpot方法.对C57BL/6小鼠进行减毒HSV-2疫苗免疫,第14天加强免疫,第21天分离小鼠脾脏淋巴细胞,采用IFN-γ ELISpot检测该疫苗的细胞免疫水平.结果表明:最佳实验孔刺激物为紫外灭活30 min、原滴度为108CCID50/mL的疫苗全病毒颗粒,最佳细胞培养时间为24~48 h,最佳细胞接种浓度为3×106cells/mL,最佳免疫途径是皮下注射.实验建立了针对该疫苗的IFN-γ ELISpot方法,为该疫苗提供了一种检测细胞免疫水平的方法.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细胞免疫干扰素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