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农业科学
湖南农业科学

邹学校

半月刊

1006-060X

hnnykx@vip.163.com

0731-84691322

410125

长沙市芙蓉区远大二路892号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

湖南农业科学/Journal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创刊30多年来,始终把握时代脉搏,报道高新技术与农村实用技术,普遍受到不同层次读者和农民朋友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碱性材料和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酸化改良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孙玉平平先良何小林谢小芳...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在酸化稻田的改良过程中,同步实现土壤降酸和土壤肥力提升的双目标,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常规施肥(CK)、CK+石灰(T1)、CK+猪粪(T2)、CK+微生物菌剂(T3)和CK+石灰+猪粪(T4)这 5 个处理,分析了土壤酸化指标、肥力指标和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T1 和T4 处理的土壤pH分别提高了 0。24 和 0。33个pH单位,土壤交换性酸分别降低了 16。8%和 25。4%,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分别降低了 50。8%和 75。4%;而T2 处理的土壤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则比CK处理降低了19。3%和59。0%,但其土壤pH值与CK无显著差异。T4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分别比CK处理增加了9。2%、78。0%、21。8%、23。2%和52。9%,T1、T2和T3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阳离子交换量则无显著变化,但是,T1、T2和T3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则显著高于CK处理。在所有处理中,T2 和T4 处理的水稻产量较高,分别比CK处理增加了 6。8%和 8。4%,结合产量构成因子发现,猪粪及其与石灰联用主要通过改善结实率提升水稻产量。因此,在酸化稻田改良中,石灰和猪粪联用是协同实现土壤酸化改良和肥力及产能提升的合理措施。

    酸化稻田石灰和猪粪联用有机物料土壤改良水稻产量

    无人机追施氨基酸水溶肥对南方中稻产量及收益的影响

    余红英宋雨玲张颖张超...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用于无人机平台的水稻追肥种类,在江西省彭泽县以清水、液体尿素和氨基酸水溶肥进行无人机追肥试验,考察 3 个处理对水稻叶片SPAD值、产量及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水稻叶片的SPAD值均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追施液体尿素和氨基酸水溶肥的SPAD值均高于追施清水处理;与追施清水处理相比,追施液体尿素和氨基酸水溶肥的水稻产量分别增加了 2。1%~5。2%和 7。0%~8。6%,且主要是通过提高穗数和结实率来实现水稻增产;追施氨基酸水溶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比追施液体尿素处理高 3。3%~4。8%;追施氨基酸水溶肥的利润显著高于追施清水和液体尿素,而后两者的利润无显著差异。因此,南方中稻区可采用无人机追施氨基酸水溶肥以实现水稻增产增收。

    氨基酸水溶肥水稻追肥SPAD值无人机

    长沙市水稻主产区监测点位耕地质量评价

    吴明聪王伟胡明勇蒋瑜...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掌握长沙市稻田土壤耕地质量的现状,指导长沙市稻田耕地质量保育与提升、科学施肥及水稻增产,于 2022年在长沙市水稻主产区设置60个省级大田监测点,采集并测定土壤样品,对耕层土壤容重、酸碱度(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与缓效钾 7 项耕地质量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长沙市耕地土壤pH值的变异系数小,属于小变异;而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和有效磷属于高度变异,容重、有机质和全氮属于中等变异。(2)土壤容重、有效磷、速效钾差异比较大,一级到五级均有涉及;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缓效钾含量较高,三级(中级)及以上占比分别为 85。00%、98。33%和 79。99%。(3)土壤肥力指标综合得分表明,土壤肥力差异的影响指标依次为土壤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缓效钾含量、有效磷含量、容重和pH值。总体来说,长沙市水稻主产区在农业生产实际中应根据土壤肥料情况科学增施磷、钾肥,提升土壤肥力水平;部分土壤存在酸化问题,需要进一步控酸,进行土壤改良。

    耕地质量肥力等级稻田长沙

    安徽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

    张悦刘奔跃李大硕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为定量评估其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碳吸收量以及碳足迹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利用2001-2021年安徽省农业投入和产出统计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源、碳汇和碳足迹,并利用脱钩模型评估碳足迹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结果表明:2001-2021 年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量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各类碳源中土地翻耕和化肥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比较大;碳吸收量大致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加的变化;碳足迹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均低于同期实际耕地面积,表明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处于碳生态盈余状态。总体来看,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与农业经济增长呈脱钩状态,但不排除相对复钩的可能。

    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碳足迹脱钩模型

    氟噻草胺与异丙隆复配防除冬小麦田杂草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朱德涛周勇满益龙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氟噻草胺与异丙隆复配对冬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马兰一号"、播娘蒿和雀麦为调查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测定了不同剂量 35%氟噻草胺·异丙隆悬浮剂对冬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及冬小麦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小麦 1 叶一心期至 2 叶一心期,一年生杂草 2~5 叶期,以 35%氟噻草胺·异丙隆悬浮剂喷雾处理茎叶,对试验地播娘蒿和雀麦均有较好的防效,末次株防效为 83。47%~88。53%,鲜重防效为 84。92%~90。81%,且对冬小麦安全,其产量与人工除草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空白对照,有较高的增产率。35%氟噻草胺·异丙隆悬浮剂推荐剂量为 420~840 g。a。i。/hm2。

    氟噻草胺异丙隆复配冬小麦产量

    基于GF-1卫星影像的青岛市冬小麦种植面积变化动态监测

    刘学刚李峰王倩
    74-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获取青岛市冬小麦种植面积及空间分布变化特点,帮助相关部门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研究利用GF-1 WFV卫星遥感影像,选择青岛市 2014-2021 年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的最佳时相,采用图像监督分类法提取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并通过分类后比较法分析小麦种植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14-2021 年青岛市冬小麦的种植面积为21。7 万~24。8 万hm2,2016 年小麦种植面积最大,2020 年最小,每年冬小麦种植面积波动范围为 0。3 万~2。7 万hm2;遥感提取的种植面积与统计部门提供的种植面积误差较小,误差百分率不超过6。5%;小麦与其他地物类型之间相互转换的差异很小,2014-2021 年逐年小麦转为其他地物的面积变化范围为 8。0 万~10。9 万hm2,其他地物转为小麦的面积变化范围为 7。9 万~11。4 万hm2。

    GF-1卫星影像青岛市冬小麦种植面积动态监测监督分类

    湖南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体系建设研究

    周宇邓文刘贝刘英...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湖南气候特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及影响、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湖南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高,对农业生产危害最严重的是暴雨洪涝、季节性干旱,其次是低温冷(冻)害、高温热害;当前湖南在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体系建设中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监测预警智慧化水平不高、应急响应保障能力不强、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不完善、农业生产防灾技术应用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面广长效的工程防御体系、精准实效的监测预警体系、顺畅高效的应急响应体系、多元多品的农业保险体系、适应逆境的农业生产体系、有效联动的组织管理体系等对策建议。

    气候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对策湖南

    稻农参与水稻生产托管意愿与行为悖离的研究

    陈怡静何蒲明魏君英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针对湖北省江汉平原稻农的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稻农参与水稻生产托管意愿和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借助解释结构模型探究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以促使更多农户采纳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就稻农参与水稻生产托管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而言,稻农的感知费用水平、家庭务农人数、稻田块数对其有显著正向影响,稻农的感知经济利益、水稻种植规模、托管服务质量、服务信息获取便捷程度、对补贴政策的满意度对其有显著负向影响。就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而言,稻田块数、水稻种植规模、家庭务农人数是根源因素,对补贴政策的满意度、托管服务质量、服务信息获取便捷程度是间接因素,感知费用水平和感知经济利益是直接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稻农对生产托管服务的感知经济利益,降低其感知费用水平;对不同环节托管服务实施不同补贴标准,促进稻农购买薄弱、关键环节托管服务;建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信息平台、制定服务水平标准要求,营造良好的托管服务环境等建议。

    生产托管稻农意愿与行为悖离

    基于消费者ABC态度模型的农产品购买意愿研究——以樟树港辣椒为例

    吴亦凡吴松江刘飞驰
    95-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消费者ABC态度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影响消费者购买樟树港辣椒意愿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提升消费者购买樟树港辣椒的意愿,促进樟树港辣椒产业发展。结果显示:在消费者的认知因素中,消费者对樟树港辣椒的信任程度对其购买意愿具有负向显著影响;在樟树港辣椒的产品因素中,价格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口感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负向显著影响;在樟树港辣椒的商家行为因素中,商家的宣传力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互联网做好品牌宣传,提升产品综合影响力;进一步推进产品品质认证,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进一步完善产品溯源系统,提升产品信息透明度;确保产品独特优良品质,科学保障产品供需平衡等建议。

    ABC态度模型消费者态度购买意愿樟树港辣椒

    农村产业融合背景下县域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大荔县为例

    宋耀辉杨锦秀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实地调研和资料数据,分析农村产业融合背景下大荔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成效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推动大荔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通过采取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多类型的农旅产业融合模式、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发展农业新业态等措施,大荔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处于较低水平。针对大荔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缺乏联动机制、配套措施、风险保障、人才储备等问题,提出推动大荔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强化政府产业组织职能,引导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乡村产业政策指引,支持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大乡村人才培育力度,满足农旅融合发展需求;发挥旅游业的关联作用,带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乡村产业农旅融合大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