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赵运林

季刊

1672-7304

yysz@chinajournal.net.cn

0737-4629680

413000

湖南省益阳市银城南路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城市学院主办的建筑科学类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主要刊登土木工程、建筑与城市规划、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专业有实用价值或理论创见的文章,报导国内外有关技术发展动态、新产品开发等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振动响应二次协方差矩阵参数在梁式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李苗晏世昌尹婷芳王祖亮...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了基于随机振动响应二次协方差矩阵参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证明了在白噪声随机激励作用下,结构动应变的二次协方差矩阵参数是结构模态参数(如频率、振型等)的函数,且结构的损伤会引起二次协方差矩阵参数的改变;然后,通过简支钢梁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和试验,并利用测点响应的二次协方差矩阵参数向量变化,构造了损伤识别指标对结构损伤进行判定。研究结果证明了该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损伤识别二次协方差矩阵应变响应

    木质素-稻草改良土的力学特性与修正Duncan-Chang模型

    覃诗卉江学良杨慧陈晓洁...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质素具有胶结土体的作用,稻草纤维也具备提高土体抗剪强度的能力,而采用木质素和稻草共同改良红黏土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获得了木质素-稻草改良土在不同围压和不同木质素掺量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并据此研究该改良土的力学特性;同时通过建立修正Duncan-Chang模型,来分析木质素掺量对模型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土主应力差随木质素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木质素的掺量为0。7%时,其到达最大值;改良土初始变形模量Ei、极限偏应力(σ1-σ3)ult、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及参数K均随木质素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参数n随木质素掺量的增加而增大,而破坏比Rf受木质素掺量的影响较小。

    木质素纤维加筋土红黏土三轴试验应力-应变关系修正Duncan-Chang模型

    低温辐射微槽道热管散热器传热性能研究

    吴兴应周梅王向龙吴晓雨...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低温辐射微槽道热管散热器的传热性能,首先,搭建了基于水-空气传热途径的微槽道热管散热器实验系统并进行了实测,结果显示,散热端热管阵列尺寸为0。9 m×0。5 m×0。003 m的散热器在测试条件下稳定工作时,其传热功率约为273 W;然后,建立了该散热器传热过程的热阻分析模型,给出了微槽道热管散热器的三大部分热阻及其所包含的各个细分热阻的计算公式,以及依据实验数据计算了相应热阻值;最后,通过各个细分热阻的比较,分析了该系统传热过程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传热措施。

    微槽道热管散热器传热功率热阻蒸发冷凝

    预制裂隙玄武岩纤维混凝土三轴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高翠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三轴加载装置对预制裂隙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开展了不同围压下的压缩试验,并分析预制裂隙角度、玄武岩纤维掺量及围压对试件峰值应力、黏聚力、弹性模量及体积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当围压及纤维掺量一定时,试件峰值应力和极限应变承载能力µ随着裂隙角度的增加均先降低后增加,其中,角度为0时影响最小;30°~45°左右时影响最明显;2)试件的峰值应力与围压呈线性正相关;3)纤维掺量的增加使试件峰值应力、弹性模量均先增大后降低,其较优的掺量为0。2%;4)围压越大试件体积应变越低,且不同预制裂隙角度的试件其极限应变承载能力均随着围压的增大而降低。

    玄武岩纤维围压预制裂隙峰值应力黏聚力弹性模量体积应变

    益阳市中心城区城市发展潜力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耦合协调研究

    古杰许阳游经纬方佳文...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益阳市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了城市发展潜力和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对研究范围内城市发展潜力和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还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益阳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发展潜力和地质环境适宜性的耦合协调度总体较高,基本失调和严重失调的区域面积不足研究范围的2%;在高级协调和基本协调的类型中,存在城市发展潜力滞后Ⅻ类和Ⅸ类,地质环境适宜性滞后Ⅺ类和Ⅷ类4种亚类型,其中,城市发展潜力滞后的2种亚类型区域建议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潜力,而地质环境适宜性滞后的2种亚类型区域建议在落实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地质安全风险防控标准。

    城市发展潜力地质环境适宜性耦合协调发展益阳市中心城区

    益阳市养老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可达性研究

    徐艺菡赵先超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老龄人群体的扩大,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对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具有有重要意义。以益阳市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软件,运用平均最近邻、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栅格计算法,对该市养老设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可达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益阳市养老设施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集聚特征,其中,中心城区集聚显著,其他县域呈块状分散特征;不同类型养老设施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大部分围绕某一核心区域分布,也存在双核心分布特征;可达性时间大多在0。45 h之内,高可达性与路网密集区域高度重合,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

    POI数据养老设施空间格局可达性益阳市

    耦合价值与风险评价的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马鞍山市为例

    李明清过双飞郑凯
    4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源因子的综合作用改变了资源型城市的景观结构,导致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景观生态风险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衡量区域生态安全的2个互补维度,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基于马鞍山市3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价值当量法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20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同时,考虑景观生态风险对物种迁徙的影响,构建了自然-社会-景观多维阻力面,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并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和电路理论来识别生态源地、廊道及生态节点。结果表明:1)中风险区是最主要的风险区,且分布在多种景观类型相互交织的平原地区,其面积呈扩张趋势(共增加了250。31 km2);2)较低值区和中值区是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级,分布在耕地和建设用地相互交织的区域,以及林地密集的山地丘陵地区,面积呈持续下降趋势(共减少了221。20 km2);3)马鞍山市共有10处生态源地,重要生态廊道5条,一般生态廊道11条,生态夹点22处,生态障碍点28处;4)构建了"一带三区"的生态安全格局。

    煤炭资源型城市景观生态风险电路理论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考虑储能租赁的光伏集群公共品演化博弈分析

    杨娴肖湘杰陈凯吴臻...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迈向新型电力系统和推进光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各地陆续出台了强制配置储能的考核制度。为稳定光伏出力的同时提高储能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基于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构建双层博弈优化模型,探究光伏电站集群储能租赁配置问题。上层以储能运营商为领导者,以光伏电站集群用户为跟随者,建立主从博弈模型来优化租赁价格策略;面向光伏电站集群内部合作情况,下层基于阈值建立公共品演化博弈,并通过奖惩措施促进光伏电站租赁储能和优化储能租赁配置容量,进而解决合作困难问题。仿真结果表明,适当的激励和处罚措施有利于促进光伏电站集群对储能的租赁与配置,确保满足电网公司对储能配置的强制性要求;基于双层博弈模型框架的主从博弈定价策略,有利于协调储能运营商和光伏电站集群及储能租赁用户之间的利益,促成各方在经济利益上的合作共赢。

    共享储能光伏电站集群主从博弈公共品演化博弈电力市场

    基于YOLOv5s的火灾烟雾场景检测改进算法研究

    姚芳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种环境下早期火灾烟雾小导致的目标检测精度不足,以及特征表达能力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s的火灾烟雾检测改进算法。首先,对火灾烟雾图像数据集的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根据数据集结构特点,在主干网引入了通道注意力机制与空间注意力机制;最后,增加了小目标检测层,以更加有效地关注小目标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5s算法精确率达到了89。9%,其平均准确率均值PmA相较于原YOLOv5s的提高了5。0%。该模型在火灾烟雾检测方面表现出优异效果,对火灾烟雾的早期预警具有指导意义。

    火灾烟雾检测YOLOv5s注意力机制神经网络

    基于数字化逆向工程的产品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陈森林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数字化逆向建模的产品结构设计,本文采用实例验证法,即:使用逆向扫描的高精度测量方法来获取拨叉件点云数据,并以此重构拨叉件三维模型并输出二维图纸。结果表明:将拨叉件点云数据进行逆向建模,并运用3D软件对该产品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优化了拨叉件结构,获得了精度高、机械性能优越、设计结构合理的3D数字化模型,还可输出重构模型的CAD图纸。

    重构逆向建模有限元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