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社会科学
湖南社会科学

周勇

双月刊

1009-5675

hnsheke01@163.com

0731-84213603

410003

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37号

湖南社会科学/Journal Social Sciences Huna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反映改革开放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研究为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为两个文明建设,为繁荣社会科学,促进湖南经济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农户主动融入现代组织化经营:数字赋能与实现路径

    詹晶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力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促进小农户主动融入现代组织化经营,是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不断夯实,乡村产业模式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乡村生活方式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为小农户提升信息优势、丰富社会资本、强化人力资本和缓解预算约束提供了更大可能,对进一步引导小农户主动融入现代组织化经营起到了重要的赋能增效作用.但是,如果不能及时跨越数字接入鸿沟和数字使用鸿沟,小农户融入现代组织化经营的自主发展困境、精英俘获困境、集体行动困境、被动协作发展困境等仍将持续.为充分发挥数字赋能的助推力量,有效破解小农户主动融入现代组织化经营的现实困境,必须不断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大力提升小农户数字素养、积极推进乡村治理创新.

    数字乡村小农户组织化经营

    新质生产力:出场语境、理论内涵和发展路径

    晏志伟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重大战略使命,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举措,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需要,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选择.正确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需要从生产力的要素构成、要素驱动和产业形态等三方面进行把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要载体,以培育高素质人才为战略支撑,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为坚强保障.

    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生产力

    突发事件中的行政智能决策模式研究

    黄昕张陶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由乌卡(VUCA)时代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模糊性已经成为社会治理中无法回避的挑战,人的决策在外部环境的易变性和模糊性中显得愈发局限,运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对突发事件进行监测与预警,并辅助管理者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成为必然趋势.本研究聚焦突发事件中的行政智能决策问题,在分析突发事件中行政智能决策方法路径的基础上,基于递进式的逻辑,从应急管理的全流程和技术耦合赋能双重视角,构建突发事件中的行政智能决策模型,明确人工智能在参与行政决策过程中的困境,厘清突发事件中的行政智能决策中的要素、结构、过程及功能,为实现对突发事件的高效、科学和智能治理提供思路.

    突发事件行政智能决策应急决策决策模式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数据安全风险与刑法应对

    李想
    9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运行带来的大规模数据流动、聚合与分析蕴含巨大的数据安全风险.现行刑法规定的消极义务仍然可以有效防范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内部数据的侵犯行为以及服务提供者所实施的数据滥用行为.行政法律规范要求服务提供者承担保护数据安全的积极义务,并对未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行为设置了刑事责任条款,但现行刑法中却缺少罪刑规范与之相对接,这可能导致在追究服务提供者法律责任时出现以行政处罚替代刑事处罚的现象.服务提供者在自己的管辖领域对于引起数据安全法益侵害结果原因的控制支配,是其处于保证人地位并承担数据安全保护刑事作为义务的实质根据.应增设兼具不作为犯、法定犯、结果犯等多重性质的"拒不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罪",填补当前数据犯罪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安全风险防范阙如的立法漏洞.采取"现有技术水平"标准判断服务提供者有无数据安全保护刑事作为义务的履行可能性,有利于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和促进技术创新.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数据安全积极义务

    守信构成要件的客观方面与行为习惯

    谢勇李五志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守信激励机制法治化,需要对守信作形式化处理,为此本文引入了法学上的构成要件理论.依据社会信用建设的内在规律以及当前各地认定守信的实践经验,作者认为构成守信的客观方面应是遵守社会信用义务的行为习惯,而非单一行为.这种具有重复性和连贯性的行为习惯不是动作的简单重复,而是社会成员根据社会信用义务的要求自觉的可预期的行为常态,是守信激励机制的调整对象.将守信构成要件中的客观方面界定为行为习惯,不仅凝练了我国社会信用建设实践现有的成熟经验,为守信激励机制法治化提供学理指引,而且契合了社会信用建设的目标,直接聚焦于社会主体的信用人格.

    守信客观方面行为习惯构成要件

    中国式现代化空间发展观的三重逻辑

    陈志丹
    115-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空间发展观的形成有其逻辑必然性:从理论逻辑上讲,中国式现代化空间发展观是在两个结合方法指导下超越西方空间哲学弊端的时代产物;从历史逻辑上讲,中国式现代化空间发展观是寻求现代化独立自主的空间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从实践逻辑上讲,中国式现代化空间发展观是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时空一体的规划逻辑、文明共生的和平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实践创造.

    中国式现代化空间发展观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数字出版产业的三重进路

    冯赵建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数字出版产业以先进数字技术为依托,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动能,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数字出版产业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时代需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数字出版产业的三重进路: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核心,避免西方现代化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压迫;以建设数字中国为实践导向,加快健全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打破国际话语困境为抓手,构建开放共赢国际合作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出版数字中国数字经济

    环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评价研究

    宋杰李小球
    13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需要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框架下进行统筹谋划,实现教育链、科技链、人才链融合的创新生态要素有机整合,实现教育维度、科技维度、人才维度互动的空间格局有效构建,形成区域协同创新的竞争优势.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探究了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关键要素,构建了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环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环长株潭城市群存在城市—产业—人才融合发展格局不优、科创协同互动有限等现实问题,应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区域产业发展的特色差异化与协同联动及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化建设,提升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整体效能.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环长株潭城市群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内涵、意义与实践路径

    李海萍
    14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建设,强调要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体现了党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上的连续性与创新性.本文进一步厘清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内涵,明确了其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理论阐释、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主渠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统筹机制等实践路径.

    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

    面向未来的美育教师:素养结构与培养进路

    殷瑛郭声健
    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育人主体的美育教师,自身的美育素养却被忽视.本研究对谁是未来的美育教师进行了主体辨析,并对未来美育教师的美育素养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美育教师的美育素养包括五个方面:美育情怀为基,美育意识为魂,美育规律为道,创新能力为要,复合知识为翼.面向未来,所有教师都应成为"审美化"教师,特别是艺术教师更应成为"首席审美官".因而,转变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培育其美育素养就显得至关重要.美育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素养,需要渗透人才培养全过程,具体来说,应从培育美育情怀、开发美育课程、强化美育实践三个方面着力.

    面向未来美育教师素养结构培养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