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外英语(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外英语(下)
海外英语(下)

杨小红

月刊

1009-5039

0551-3490391

230071

安徽合肥市政务区翡翠路1118号10楼

海外英语(下)/Journal Overseas English
查看更多>>《海外英语》(下旬 中考)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是一本初中生双语有声杂志。内容贴近《英语课程标准》,选材广泛,全面覆盖考点,同步配合复习。它集时尚、实用、趣味与知识性于一体,其目的在于激发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开阔视野,认识世界,顺利通过升学以及各种初级水平考试。 本刊为月刊,每月下旬出版。主要栏目包括:时文阅读、阅读训练营、美味英文、海外风景、文化博览、语法攻关、词汇加油站、洋腔洋调、策略点拨、中考题苑、快乐驿站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对等理论下的手机商标翻译

    姜明豪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机早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手机品牌由于同时被消费者和手机生产商所看重,因此也成为手机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外国商标汉译时,其意蕴和内涵需要被正确传达,同理,当国产商标英译时,也需要考虑到国外用户的消费心理,以帮助国产手机更好地进入到海外市场。该文旨在探究如何恰当地英译国产手机商标,同时探究运用对等理论找到一些解决手机商标误译的策略,从而使商标译名在声形意上达到语言学上的统一。手机商标的翻译不仅仅是帮助产品传达品质保障,更要通过加强商品交换来促进文化交流,也希望能通过本文给要从事商标翻译的译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商标翻译手机对等理论

    目的论视角下《呼啸山庄》中俚语的英译汉研究

    蒋露影鲍芳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呼啸山庄》方平中译本为例,基于目的论,来探究其中俚语的英译汉现象。该文将从译者的视角出发,以译者的目的为研究重点,分析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从而发现译者的目的是如何影响和决定《呼啸山庄》中俚语的汉译。研究发现:(1)从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来看,译者通常是从"归化"的角度进行翻译,以更好地满足汉语读者的需要;(2)从译者选用的翻译方法来看,译者通常选用直译、意译、增译、音译等方法进行翻译,以更好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俚语目的论《呼啸山庄》

    归化异化视角下外宣文本翻译研究——以China Daily新闻词为例

    廖培妍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响,外宣翻译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外宣代表着对外宣传。而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会出现文化差异的问题。所以外宣文本的翻译就更加要考虑到文化差异的问题。外宣文本的译文要既能体现翻译的美,又能使外国读者能读懂文本的意思。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用归化和异化的策略,全面考虑到文化差异的问题。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保留本土文化又要顾及他国文化,做到美美与共。外宣文本在中译英的时候,要考虑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民俗典故加以解释,让外国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更好地理解,同时还要了解外国文化,比如外国的一些俗语,多考虑直译和意译,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而在英译中的时候,为了让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对于英文某些词和句子要多多商榷。新闻文本是非常典型的外宣文本,因此,该文以新闻文本为例来分析外宣文本的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

    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外宣文本

    浅析报刊英语中外来词的翻译方法

    刘思远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刊英语是一种特殊的英语文体,与其他英文文本相比,遣词造句方面有许多不同。在阅读外刊时,外来词的理解与翻译成为读者理解双语双文化的难点。文章以此为视角,着重研究报刊英语中的外来词的翻译,主要讨论了报刊英语的用词特点,并从多层面给出报刊英语中外来词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期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外来词报刊英语翻译跨文化交流

    解析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英语翻译研究

    刘昕宇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英语翻译中应用功能翻译理论可以有效解决当下英语翻译中常出现的问题,该文对功能翻译理论的特点和应用要求以及英语翻译中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对英语翻译的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提出了全新的口译、意译和综合翻译的方法,在英语翻译中还要注重翻译目的、翻译通顺性、文本材料类型等内容。

    功能翻译理论英语翻译

    符号学视角下的《诗经》鸟意象英译研究

    马融戎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意象翻译是《诗经》英译的重点和难点。鸟意象在《诗经》意象群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类的生活特点和思维习惯。符号语言学强调符号和文化的关系,以源语语用意义为核心。在以《诗经》中鸟的飞、鸣、羽、巢意象为研究切入点,对比亚瑟·韦利和埃兹拉·庞德的鸟意象英译文后可以发现,韦利译本比庞德译本更加注重符号转换。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照顾语言文化差异,保证意象的语用意义和指称意义均得以恰当传达。

    《诗经》鸟意象符号翻译亚瑟·韦利埃兹拉·庞德

    农(副)产品跨境贸易直播翻译策略及方案

    马爽李亚慧罗荣璟胡淑媛...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疫情、助农政策及直播行业发展背景下,农(副)产品跨境贸易直播前景广阔,但其也面临直播技巧、语言沟通、产品翻译、场景设置、客户流量等方面的难题。"播商模式"的"人、货、场、客"四要素为解决上述五个难题提供了思路,在其基础上提出"农民+直播间译员"的双导购模式、名称翻译的两个原则与创新场景搭建模式三个策略。

    农(副)产品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翻译策略播商模式

    浅析乔治·斯坦纳四步翻译理论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的应用

    唐麦稻白桂芬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对乔治·斯坦纳的四步翻译法在实践层面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分别阐述并试图厘清其"信赖""侵入""吸收""补偿"四个步骤在政府公文翻译中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深化对理论的认识,提高对政府公文类文本翻译的效率。其翻译思想要求译者在把握双语文本的文化背景及句法结构差异性的原则下对源语与译语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性的处理,通过对翻译步骤的概念化阐释,以期实现译者主体性的价值满足和翻译研究同语言研究的有机结合。

    四步翻译理论《政府工作报告》

    理雅各《易传》英译探析

    熊谊华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雅各《易传》的英译体现了其经传分译的原则,体现了其独特的易学思想,在翻译《易传》时,理雅各采用合儒的翻译策略,寻找基督教与儒家的相似之处,采取思想对思想的方法,力求翻译原文的本意。

    《易传》英译变异

    从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探讨翻译主体

    于俊靓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译活动是一个复杂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涉及译者、译文、原作者、原文和读者等。翻译过程中谁才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的答案受到翻译学界的广泛关注。因此,翻译主体的确立至关重要。目前对于"谁是翻译主体"的界定众说纷纭,其中对于译者到底是不是唯一的翻译主体争议较大。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是具有一定参考性的方法论,将其运用到翻译主体的研究中是合理的,再结合翻译主体间性研究范式,得出"谁是翻译主体"的结论则更加科学严谨。

    社会主体方法论译者翻译主体翻译主体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