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外英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外英语
海外英语

杨辉(副主编)

月刊

1009-5039

hwsy@overszaen.com

0551-65690811

230041

安徽合肥市濉溪路95号双岗投递站006#信箱

海外英语/Journal Overseas English
查看更多>>《海外英语》杂志创办与2000年,隶属于安徽出版集团/安徽科学出版社。该刊是一本综合性的外语类期刊,内容涉及语言学、外语教育、翻译学、文学文化研究、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课标下新疆初中英语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劳晓欣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新课标改革的要求,探究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对新疆初中生英语阅读态度和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依托单元主题阅读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实验班学生的英语阅读态度和学业成绩在实验前后存在显著差异;采用传统阅读精讲形式授课的对照班学生的英语阅读态度和学业成绩在实验前后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模式适用于新疆地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能有效改善学生的英语阅读态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业成绩。

    新疆初中英语教学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英语阅读态度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小学低龄儿童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李焕霞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在学科核心素养观视域下,提出要从根源上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促进低龄儿童英语学习的良性发展。为此,需要充分发挥数字教育资源的作用,推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对低龄儿童的英语教育达成共识,协同育人。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小学低龄儿童协同育人

    核心素养指向下阅读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宋依哲林冬梅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英语课程的重中之重。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之一。鉴于高中学生对英语阅读兴趣普遍不高,且教师的阅读教学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众多学校已引入了一种新型的小组合作阅读教学模式——阅读圈。文章主要介绍阅读圈模式在培养高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在实施阅读圈模式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核心素养阅读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宋雨欣张鹿鹿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颁布以来,作业设计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点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针对作业结构零散化、作业内容封闭化、作业设计同质化等问题,文章将从教育政策、学生需求和教师教育策略的角度,以突出作业结构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为主旨,阐述单元作业的内涵,提出践行作业设计的开放性,明确单元作业设计目标等策略,以解决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问题,从而实现减负增效的效果。

    "双减"作业设计单元作业

    语篇研读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思维品质

    张敏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阅读教学不但要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关注学生阅读技巧和策略的获得与发展,更要聚焦于思维品质的培养。文章结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语篇研读的助力下,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语篇研读阅读教学

    新媒介环境下经典文学的传播研究——以《玩偶之家》在抖音平台的传播为例

    黄一阳陈琳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介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对文学传播具有重要影响。《玩偶之家》是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经典之作,给予一代又一代人不竭的反思与启示。在新媒介环境下,《玩偶之家》的传播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即突出的立体化特征、社会性与互动性,以及多级受众、多级传播的模式。该研究以《玩偶之家》在抖音平台的传播为例,试图探究新媒介环境下经典文学的传播特征与路径,助力经典文学在新时代持续焕发生机。

    新媒介文学传播玩偶之家抖音

    何处是家:《浮世》中的恐惧研究

    李星星
    181-183,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恐惧形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裔的家园想象。在《浮世》中,日裔的恐惧经过白人施害史的记忆中介,导致其在美国公共空间无以为家的焦灼不安。恐惧推动日裔逃入白人中产郊区家园,私领域的性别、阶级和种族边界让日裔家园成为一个暗恐空间。在回家的期望与不能中,日裔三世通过逐步打破家园的界限,夺回女性身体自主权,拥抱族裔创伤,建立了一个朝弱势他者开放的流动家园。

    《浮世》日裔恐惧家园

    《芒果街上的小屋》中颜色意象对自我身份的建构

    屈浩先
    184-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奇卡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在《芒果街上的小屋》中通过极富视觉冲击力的颜色意象,从种族、性别和文化三个层面完成了对自我身份的建构,在表现美国少数族裔生存现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冀。颜色意象兼具直观性和文化性,首先,颜色意象抽象地凸显了美籍墨裔人群边缘的社会地位;其次,在对颜色意象认识的动态变化中,主人公的女性意识也从懵懂走向觉醒;最后,富有文化性的颜色意象隐喻了墨西哥文化在美国受挫的状况,同时蕴含了对墨西哥文化的热爱与坚守。

    《芒果街上的小屋》颜色意象少数族裔女性意识身份建构

    异化之下的善恶困境——《布赖顿硬糖》的现代性分析

    施丁钰
    18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格雷厄姆·格林在其现实主义小说《布赖顿硬糖》以个人生存困境的书写为核心,展现了英国20世纪"现代性"涌入布赖顿都市与个体的异化之景。从现代主义的思想特征切入,小说一方面批判了英国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下物质对于人的异化。另一方面从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切入,小说确立了虽然恶行长期存在于混乱崩溃的现代性社会,但希望仍永远存在的人生命题,彰显出作家对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善恶困境的哲思。

    《布赖顿硬糖》格雷厄姆·格林现代性异化意识流隐喻

    文学伦理学视域下《魔桶》的伦理主题解读

    王楠
    1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魔桶》是美国著名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短篇小说。该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利奥·芬克尔的成长之路与救赎过程。马拉默德的作品大多呈现深刻的伦理主题,隐喻了现代社会人类的伦理困境,苦苦挣扎,寻求新生,最终获得伦理救赎。

    伯纳德·马拉默德魔桶伦理困境伦理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