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外英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外英语
海外英语

杨辉(副主编)

月刊

1009-5039

hwsy@overszaen.com

0551-65690811

230041

安徽合肥市濉溪路95号双岗投递站006#信箱

海外英语/Journal Overseas English
查看更多>>《海外英语》杂志创办与2000年,隶属于安徽出版集团/安徽科学出版社。该刊是一本综合性的外语类期刊,内容涉及语言学、外语教育、翻译学、文学文化研究、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服装企业网站本地化翻译的文体特征研究

    刘聪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分别从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为外国受众建立的本地化英文网站和英美电商企业英文原创网站中抽取服装商品推介文本,构建了两个小型的英文可比语料库。采用Free claws web tagger以及Word smith tools 8。0等工具,对文本在词汇、句子、语篇等方面的统计特征进行考查。结果显示,本地化文本在词汇丰富度和词汇密度上只略低于英文原创文本,但平均词长、句长和语篇长度则明显低于英文原创文本。研究提出,本地化译者应充分了解目标受众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消费心理特点,培养跨文化意识,以提升本地化翻译质量。

    服装产业商品推介文本语料库文体特征

    及物性系统视域下高中英语教材分析——以新人教版人物传记类语篇为例

    彭婉茹俞燕明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为理论基础,以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全册中的人物传记类语篇为语料进行定量分析,再以"A Pioneer for All People"语篇为例,根据人物传记的体裁特点,选取典型小句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1)在人物传记类语篇中,物质过程占比最大,关系过程、心理过程次之,其他三种过程则较少;2)语篇作者倾向于使用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介绍人物的生平背景;运用物质过程描述人物所做的贡献;运用关系过程来界定人物遇到的困难,再运用物质过程来客观描述人物克服困难的过程;运用关系过程并辅以物质过程来呈现对人物的评价。

    及物性高中英语人物传记类语篇

    基于动态评价理论的英语语音课程评价模式构建

    秦雅芬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动态评价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音运用能力为目标,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以及语音测评系统,以教学和评价一体化、干预式和互动式相融合为构建原则,以评价的目标、学习的任务、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式和评价的工具为要素,建构了英语语音课程的动态评价模式。该评价模式将英语语音课程的每个章节的教学评价环节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内化以及课后合作反馈三个部分。文章还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动态评价模式进行实例化阐释,展示了该评价模式的可行性,对激发学生潜能以及开展其他相关课程评价有积极作用。

    动态评价理论英语语音课程评价模式

    语言关键期内的少儿外语语块孵化与教学探析

    邵佳俊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语言关键期假设理论与语块理论,分析了它们对相关教学机构适当开展少儿外语启蒙活动的启示意义。指出,少儿外语启蒙活动不应简化为以提高词汇量及语法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化教学活动,而应围绕"预制语块"开展少儿外语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有助于缩短少儿从理解到产出的时间,加速少儿外语的孵化。通过对少儿外语学习特殊性及重要性的分析,探索揭示新时代背景下少儿双语师资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及培养途径。

    关键期语块少儿外语孵化

    国内外生态语言学发展现状及研究趋势综述

    吴夏怡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语言学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揭示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国外生态语言学研究呈现了多元化态势,国内相关研究也在逐步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语言学理念正在形成。文章拟梳理生态语言学从萌芽、成长到多样化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学科属性和发展态势,以期使学者对此领域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并为我国生态语言学研究带来启示。

    应用语言学生态语言学界定发展现状本土化

    英语语言文学中的修辞手法及运用路径研究

    张雯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语言文学中时常会应用夸张、拟人、幽默等修辞手法,赋予作品更为浓厚的文学色彩,提升艺术价值。而读者要深入解读文学作品的含义,需先利用语境和英语文化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可见修辞手法的应用在英语语言文学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需要详细分析英语语言文学中的修辞手法,寻找有代表性的案例来解读,从而更好地掌握与灵活应用修辞手法,为后续的阅读及翻译提供优质服务。

    英语语言修辞手法跨文化

    英语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评估和改进研究

    周茜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已经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而其中的语法和词汇是基础组成部分。然而,对于大学英语的语法和词汇教学,存在诸多挑战和问题。为此,文章主要研究英语语法和词汇教学的现状,评估其重要性,并探讨评估方法和工具。通过分析现有的教学评估方法和工具的优点和局限性,为改进英语语法和词汇教学提出了策略。针对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的改进策略,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全球交流需求。

    英语语法词汇教学教学评估改进策略

    体裁对续译促学效应的影响研究

    肖娴黄洁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商务英语专业的70名学生为被试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体裁——"非读后续译"与"读后续译"的译文,该研究旨在探讨文学文本与商务文本在"续译"活动中对促学效应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体裁对续译的促学效应有显著影响,这一影响在词汇和句式上尤为明显,但在时态方面的差异则相对较小。文学文本因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特点,更易激发被试的创造性输出,从而在促学效应上展现出优于商务文本的表现。

    输出模式协同方式促学效应

    英语师范专业实习教师职业身份构建的研究

    衣明程景鑫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范专业学生教育阶段,教师的职业身份构建至关重要,也是师范专业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决策的重要基础,师范专业学生教育研究应该从教师职业身份构建角度开始探究。基于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以某师范院校的36名英语师范专业实习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实习报告主题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调查研究英语师范专业实习教师在教育实习期间的教师职业身份构建。研究发现:知识和技能,教师工作和职业氛围构成英语师范专业实习教师职业身份构建的主要因素。文章研究了英语师范专业实习教师在实习期间教师职业身份构建过程,对于英语师范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英语师范专业实习教师社会文化理论教师职业身份构建

    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培养研究

    王凤阳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质是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旨在提升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实现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国家重大战略安排和部署。"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人才是向世界传播中国、诠释中国的专业力量。提升外语学习者"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是实现外语教育教学宗旨目标、体现其价值功能的重要方式,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迫切需求,也是实施国家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加快文化国际传播的时代选择。文章从外语专业教学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设计、文化语境、语料库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方面,针对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路径开展系统研究。

    高校外语专业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