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

徐强

双月刊

1004-1672

hxjcbjb@online.sh.cn

021-64694510

200032

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

绿色建筑/Journal Chemical Materials for Construc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国内外化学建筑材料领域的科研技术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之于当下与未来的一点思考——写在"绿色建筑理论与实践"专题之前

    丁建华
    1-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为《绿色建筑》杂志2024年5月刊"绿色建筑理论与实践"专题总述,旨在以当下语境,以自我审视的方式,阐释对内涵、属性、地域、技术、数字、标准和教育等绿色建筑相关知识和内容的再理解和再思考.借总述之机,向本期专题文章的撰写学者和杂志社的编辑同仁们表示敬意和感谢.

    绿色建筑理论与实践当下和未来再理解再思考

    数字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

    夏麟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作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因素,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旨在探讨数字技术如何更健康有效地促进绿色建筑的新发展,以及数字技术面临的新趋势和新课题.为了深入理解数字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首先对数值仿真技术、BIM技术、智能化技术等传统数字技术的内涵、应用特征和应用场景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此外,还结合当前数字技术发展新趋势,介绍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建筑操作系统等先进数字技术的内涵、应用特征和应用场景,并以相关项目为例,进一步探讨了这些技术的应用实例和优势.同时,指出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为了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新趋势和挑战,行业需要在人才培养、数据管理、市场体系建设和软件升级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通过这些努力,数字技术将为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绿色建筑数字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智能化技术建筑操作系统

    江南天窗的"绿意"及其现代转化

    王海松周伊利杨智荣莫弘之...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窗作为建筑屋顶的开口,在建筑造型、空间拓展、环境调控和文化指向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江南地区建筑天窗独具特色,主要类型为传统民居的"亮瓦"、近现代建筑的老虎窗和工业建筑遗存的矩形天窗,体现低碳化使用、适度调控的被动式绿色理念.天窗促进建筑空间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以及空间拓展,这三者构成天窗绿意内核.立足天窗绿意,阐述其现代转化的适应性机理,并结合实践案例,探索天窗在既有建筑更新中的现代转化路径.

    天窗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江南地区现代转化既有建筑更新

    基于建筑本源的绿色建筑通风形式设计研究与实践

    刘智伟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建筑本源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是以建筑本源理论创作为基础,以绿色建筑的显性要素与隐性要素协同为出发点,以建筑师的建筑创作为视角,强化通过显性要素的绿色技术创作、地域性建构、设计节能等内容,最大限度地建构与挖掘绿色建筑本源创作基础,并基于此形成适宜的隐性要素关联匹配的绿色建筑创作新方法.讨论了一种基于建筑本源的绿色建筑通风形式设计研究,提出绿色建筑是具备生态意义的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的集合,剖面、平面和层间3类的通风原型是一种显性要素基础性生态装置,而合院建筑的通风则是一种复杂形体下的上述通风原型的集合呈现.以上海市某合院建筑为例,在项目实践中对其通风形式设计进行探讨,具备了实际的示范意义,为相关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

    建筑本源绿色建筑合院建筑通风形式节能设计

    三维一策: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农宅营建体系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吴家农宅为例

    丁建华李颜郭乾吴颖怡...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夏热冬冷地区农宅的绿色营建为研究对象,结合江苏省常熟市吴家农宅的绿色建造实践,提出地域性农宅"三维一策"的理论方法,即地域性"环境—资源—能源"的配置维度、地域性"农村经济—生活模式"的吻合维度、去城市住宅特征的地域性农村农宅的本体维度和地域性气候条件下农宅绿色技术体系的适宜选取.通过对吴家农宅进行"三维一策"理论方法应用的解构和诠释,为我国乡村农宅绿色营建提供具体理论方法和创作案例参考.

    "三维一策"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农宅营建体系

    整体思维统筹下的可持续建筑设计表达——以龙湖顺达超低能耗主题馆设计为例

    孙菁芬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详细介绍了在整体思维指导下,龙湖顺达超低能耗主题馆如何实现景观建筑一体化的可持续设计.建筑体型结合景观的同时考虑内部复合功能的多样性,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和景观覆土等自然资源;以剖面空间形态实现最优效果的热回收新风设计;同时借助各类建筑构造的断冷桥高气密性设计,以及随时间和季节智能可变的南立面遮阳系统,整体打造室内外体验丰富且满足被动房标准的超低能耗主题馆,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

    整体思维可持续设计超低能耗被动房

    绿色生态视域下的保障性住区设计探讨——以哈尔滨市保利广信江城为例

    梁钊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保障性住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愈发重要,尤其是在绿色生态视域下,保障性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需要更多考量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问题,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哈尔滨市保利广信江城为例,以绿色生态视角为基础,结合前沿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分别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3个层面探讨了如何将节能环保的技术措施融入保障性住区的设计之中,展示了绿色生态视域下的保障性住区设计的创新与发展,以期为类似相关项目提供有益参考.

    保障性住区规划设计绿色生态城市更新

    顺势设计:新传统佛教建筑绿色设计初探——以深圳市弘法寺二期项目为例

    袁小宜牛润卓周云飞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顺势设计是一种设计态度,通过生态诊断,顺山势、顺气脉、顺水流,将被动式绿色设计贯穿建筑设计的始终.以深圳市弘法寺二期项目为例,借鉴广东省传统建筑的冷巷、敞厅等空间组织形式,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条件,尽可能地减少能耗.通过"上古下新"建筑组合及"建构一体"建筑设计,实现新传统佛教建筑绿色设计的初探过程.

    绿色寺院佛教建筑顺势设计建构一体新传统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近零能耗改造策略——以苏州市某项目为例

    林萍英
    53-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领域的节能减碳工作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而发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举措.相比新建建筑,规模庞大的既有建筑改造具备更大的节能潜力,控制既有建筑的运行能耗将成为节能工作的重点.以苏州市某既有办公建筑的近零能耗改造项目为案例,介绍了该项目的改造目标和技术路径,分类分析了该项目实现近零能耗目标所采用的被动式、主动式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策略,为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工程推广和技术应用实践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近零能耗节能减排

    "双碳"背景下我国不同气候区公共建筑节能低碳技术分析

    姜昕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背景下,各地区出台了适合当地的节能低碳政策.主要调研分析了不同气候区的节能低碳政策以及节能措施、指标,明确了各气候区节能指标较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基准指标的区别,并选取不同气候区的公共建筑进行节能策略分析,明确了绿色节能技术措施的通用性、差异性以及减碳率,为不同地域公共建筑的绿色节能低碳设计提供参考.

    "双碳"气候区公共建筑节能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