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教学
化学教学

叶建农

月刊

1005-6629

ecnuhxjx@163.com

021-62232484

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化学教学/Journal Education in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的出版宗旨是为广大的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各地化学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和化学科学前沿知识,为探讨中等化学的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师德和教学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证据推理"素养的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探究氢氧化镁处理印染废水的原理

    杜博沈子稚肖艳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教学为例,通过设置任务和问题情境,并结合手持技术,探究氢氧化镁处理印染废水的原理,从定量水平培养学生收集证据、分析证据的能力,发展"证据推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证据推理教学设计沉淀溶解平衡

    多色双喷泉实验

    张阿芳陈波陈启明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的单喷泉实验基础上,设计了集两种气体的制备、收集、验满、尾气处理、气体反应、喷泉实验与试剂回收利用于一体的连续性实验.主要实验仪器装置由团队自行设计、定制,操作简便,由玻璃活塞控制喷发顺序,实现多色多样的喷泉.该实验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实验的魅力与价值.

    多色双喷泉实验氨气氯化氢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

    硫酸亚铁溶液与氧气及次氯酸钠反应的实验探究

    陈晓勇吴文中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pH传感器测定FeSO4溶液分别被O2及NaClO溶液氧化过程的pH变化;讨论并分析FeSO4溶液被氧化的微观过程以及Fe2+溶液pH的变化特点;提供了 FeSO4溶液与NaClO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以及书写有关离子方程式的实验依据;指出在书写有关陌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时不能违背反应事实,随意添加反应物.

    pH传感器硫酸亚铁溶液实验探究

    基于传感器检测探究盐酸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

    张磊王璇孙美华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验改进,使反应现象及背后的原理更加清晰直观.将pH、压力及CO2传感器相结合,实时捕捉反应的细微变化并绘制三条曲线,从多个视角了解各分步反应的化学原理.实验结果以数据和图表的形式呈现,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为相关教学内容提供更具说服力的参考.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实验改进传感器分步反应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对碘离子被空气氧化的影响

    杨頔郭玉林
    78-7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酸性条件下,碘离子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碳酸和亚硫酸是常见的弱酸,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分别通入碘化钾溶液中,观察到溶液不同程度地变黄.以淀粉或四氯化碳检测碘单质,从而判断碘离子在该条件下是否被空气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二氧化碳存在下,碘离子能被空气缓慢氧化;在二氧化硫存在下,碘离子难以被空气氧化.隔绝空气放置或加热,会产生S单质,H+和I-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碘离子空气氧化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实验探究

    排水法与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法收集二氧化碳实验比较

    卞阳阳刘继宏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氯离子传感器从吸收氯化氢效果、二氧化碳溶解多少、收集的二氧化碳浓度、收集二氧化碳的湿度等角度将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与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法收集二氧化碳作对比,发现排水法同样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并且排水法二氧化碳溶解得更少,所以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从实验便捷性、节俭性的角度可取代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法.

    传感器技术排水法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法二氧化碳收集方法

    高中化学"证据推理"素养水平测评研究——以"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内容主题为例

    孙妍王后雄
    83-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构建命题框架,开发高中化学"证据推理"素养测评工具.经过试测对测评工具进行质量检验及修正,得到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测评工具.对武汉市某重点高中378名高二、高三学生"证据推理"素养水平进行测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证据推理"素养水平主要处于水平2;素养水平随年级升高而呈上升趋势;素养水平与学生的学业表现呈现正相关关系.

    学科核心素养证据推理素养水平Rasch模型素养测评

    利用建模法解答化学平衡移动问题

    朱必富朱旋农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指出在常见教辅资料中解析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图像问题的不足,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建模法"2+1 =3"分析解答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举例说明,对其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实验论证.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化学平衡问题,也适用于其他动态平衡问题.

    化学平衡移动建模法实验比较动态平衡问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新定义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

    万长江魏钊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化学计量概念.2018年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对阿伏加德罗常数予以重新规定.在综述其定义的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定义的新变化对高中化学教学带来的影响,并对一线教师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高中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