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纤与纺织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纤与纺织技术
化纤与纺织技术

薛孝川

季刊

1672-500X

gdcfi8@163.com

020-84445577

510245

广州市江南大道中232号华海大厦B座28楼

化纤与纺织技术/Journal Chemical Fiber & Textile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以促进学术和信息交流,为科研与生产服务为宗旨,主要报道国内外化学纤维、纺织、印染、服装、非织造布等行业的科研成果、生产实践、技术革新、设备改造、经营管理、行业发展动向等方面的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运动表现的体育运动服与训练科学融合研究

    王亚文陈志强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在娱乐及竞技等诸多方面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同时对于个体的健康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当前科学技术持续发展,体育运动服饰与科学训练的融合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上述角度,文章对于体育运动服饰与训练科学在融合过程当中提升运动表现的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希望以此为基础,能够为体育运动服饰的优化与运动表现的提升奠定一定的基础。

    体育运动服训练科学运动表现智能运动服

    环境类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探索——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教学设计为例

    胡庆松顾斌贤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高等学校基础课程中是十分迫切和必然的。在环境类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中国化学家的突出贡献,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更好地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文章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教学设计为例,引入思政元素,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著名化学家的科研创新之路,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环境类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张宇龙李向花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包含民族融合思想、和合共生理念、个人道德礼仪等重要内容,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故此,准确把握社会时空的深刻变化,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夯实高校凝聚历史文化的价值根基,具有重要时代意义。文章首先阐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接着分析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指向,最后提出二者的融入路径,包括加强上下联动,推动文化育人;推进课程协同,发挥抓手作用;拓展融入形式,强化服饰体验。

    中国传统服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中的实践

    黄绵丽刘可慰郑燕玉刘小英...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文章针对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有机化学实验互动式教学的主要改革举措。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网络课堂、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多维思辨法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研究结果表明,互动式教学模式激发了教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掌握逻辑思辨能力,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有机化学实验互动式教学法网络课堂

    创新创业意识融入高职化工专业教学的路径研究

    何春霞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中国大力倡导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高职化工专业教学显得尤为关键。文章致力于探索创新创业意识与高职化工专业教学的融合路径。通过实证研究和对化工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内在联系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路径,即优化课程设计,融入创新创业元素;开展实战训练,强化创新创业能力;鼓励自主创新与深度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建立创新创业导师指导制度,提供个性化指导。实践表明,这些路径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深化了学生对化工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掌握,显著提高了就业成功率。研究结果对于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进一步推动高职化工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化工专业创新创业能力高职教育改革

    艺术设计类专业职教本科"岗课赛证"融合育人实施路径研究

    蒋建武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设计类专业职教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文章基于"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理念,探讨了该模式的实施路径,旨在提高艺术设计类专业职教本科的人才培养质量。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分析了当前艺术设计类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了"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实施路径,并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最后对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艺术设计职业教育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思专融合"协同育人路径与机制探析

    王芳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与专业课有机协同、互融互促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是深化艺术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思专融合"协同育人应坚持"爱美融合"理念,通过建立育人主体、育人内容、育人评价的协同路径和有效机制,增强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实效性。文章谨以服装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对高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路径与运行机制进行探析。

    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思政课专业课协同育人

    石油化工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焦林宏王红玉王春磊苏雪花...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逐渐开始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对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水平的要求大大提高。对此,文章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为例,构建了"三大平台+七类课程群"课程体系和"双平台+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了项目化教学方法,初步构建了石油化工职业本科专业数智化导向"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石油化工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颇有成效,主要体现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及满足了社会对石油化工人才的需求。

    石油化工职业本科数智化人才培养

    基于"三教"改革的民族服饰示范创新课堂研究与实践

    刘媛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民族服饰示范创新课堂为研究对象,进行基于"三教"改革的民族服饰示范创新课堂研究与实践,提出民族服饰示范创新课堂的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策略,以期提升民族服装设计专业课堂的教学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民族服饰类课堂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思路。

    "三教"改革民族服饰创新课堂

    湖湘传统木偶戏融入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的路径研究

    胡瑛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既需要有形式的创新,也需要有民族精神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是当代中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摇篮,根据艺术创作规律及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将湖湘传统木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秀基因植入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对提高我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的民族文化修养和文化传承意识,培养湖湘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湖湘传统木偶戏融入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的意义与二者间的关联性出发,着重论述了湖湘传统木偶戏融入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的路径与要点,以供参考。

    湖湘传统木偶戏湖湘文化数字媒体艺术设计高职教育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