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淮阴工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淮阴工学院学报
淮阴工学院学报

金叶玲

双月刊

1009-7961

xuebao@hyit.edu.cn

0517-3591024

223003

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

淮阴工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运河枢纽洪泽湖大堤石刻的数字化创新

    关荣
    1-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洪泽湖大堤石刻主要包括工程碑记石刻、御题石刻、吉祥图案石刻、吉祥文字石刻等.石刻内容丰富、镌刻精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然而随着湖水的侵蚀、自然气候和人为的破坏,石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损害危机,开展数字化保护已迫在眉睫.本研究选取代表性石刻,对其造型结构、图案与纹饰进行数字化创新性设计与应用,主要方法是将石刻中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及大堤文化的历史信息与现代化的视觉审美相结合,通过三维模型的处理和图像的深度配合,实现对洪泽湖大堤石刻的三维建模与文化衍生品的设计开发,开展数字化保护与应用,为科普和传承大堤石刻文化和运河水居文化提供参考路径和可行性方案.

    洪泽湖大堤石刻石刻纹样数字化创新

    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研究的困境与路径

    韩海浪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运河文化及其研究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大运河文化研究明显滞后,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重视和学术界进一步深入推进.就研究路径而言,有必要立足历史事实,稳固研究基础,这也是大运河文化研究的前提;有必要在研究方法上借鉴考古学、测绘学等学科的最新技术尽可能地进行拓展与创新,尤其是要重视田野调查;有必要在研究内容上注重民族精神和时代价值的凝炼和升华,并将其确立为研究重点.

    大运河文化研究困境路径

    人本质的失落与回归——基于现代化视角的考察

    李新月熊小果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对神本形而上的扬弃,资本形而上学并未将人带向本质的现代化道路,而是在物的逻辑下以物的关系替代了人的关系,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对人的责难呼吁着救渡人与现代化文明的全新范式.本文立足唯物史观,分析了现代化与人本质关系在人的自由意志、社会关系、现实需要三个维度的耦合性,并以劳动为线索,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归旨,构建了实现人本质现代化的现实理路.资本主义因其固有矛盾决定了其之于人本质现代化的历史暂时性,作为继承发展马克思人本质理论与现代化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立足自身现实状况与批判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基础上开辟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规避了资本对人本质现代化的侵蚀,又给予了人自由且充分发展的空间,匡正了实现人的本质现代化的制度视野.

    人的本质中国式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伦理审视

    王源林陶思廷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有力地回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然而,伪发展、虚发展和假发展的"反发展"现象偏离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有的发展方向.从发展伦理视角出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自然维度、代际维度和域际维度进行三维透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伦理治理思路:其一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目标;其二要坚持"发展从属于美好生活";其三要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方法.

    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伦理美好生活

    内外协同:社会工作参与"村改居"社区治理路径研究——以J社区为例

    吴沈情李飞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外协同是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社会工作的治理目标契合我国当前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进行社区治理已成趋势."村改居"的出现使这类社区面临公共空间失序、社区关系网络断裂、社区自治能力不足、居民主体意识薄弱陷的困境.本文以安徽省"村改居"规模较大的J社区为研究对象,发现"村改居"社区治理的关键在于推动社区从局部协作向多元协同发展,即社会工作整合社区内源力量形成内生动力,利用网格管理粘合社区关系网络,使它们成为社区社会资本,并且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为居民参与提供平台、为社区多元治理奠定基础.社区内主体与社区外主体、内部与外部的协同合作为社区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推动"村改居"社区治理多元发展.

    社区治理"村改居"社区内外协同社会工作多元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法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原则与途径探究

    黄涛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法学教育事业与法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法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立场的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方法,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化表达;坚持与我国当代法治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并汲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思想,为我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历史经验与话语渊源;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运用综合性、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深化法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对自主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机制、实践教学机制等方面的完善优化,不断提升我国法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法学教育法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法治中国

    行政首次判断权理论的适用困境与纾解——以金钱给付行政判决为视角

    高云龙梁嘉铭
    43-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150篇样本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行政首次判断权理论在金钱给付之诉行政案件中的适用范围正逐步扩大且所涉行政行为类型精细化、多样化,但因缺乏规范指引以及在行政诉讼中司法审查重心产生偏移导致判决说理不充分,案件上诉率和申诉率高,服判率低;加之司法工作人员对行政首次判断权理论的曲解以及对合法性审查原则较为机械地运用,使得程序空转等问题突出.欲纾解上述困境,应通过建立典型案例库来弥合理论与实践的差距,结合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和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理念,对行政首次判断权的理论价值予以本土化修正与改造,并以能动司法为导向构造与之相契合的适用规范.

    行政首次判断权金钱给付之诉行政判决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应对海外腐败的策略研究

    张心怡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外腐败成为阻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绊脚石.中国企业面临着类型化的腐败风险、不均衡的腐败风险和不完善的执法监管等挑战,由此也带来阻碍海外项目落地实施、提升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和损害国家名誉、企业声誉等后果.对海外腐败发生原因的准确认识、对域外经验的合理借鉴有利于预防海外腐败,可以通过设立专门机构与强化硬性规范、激活举报机制与充实合规体系,搭建企业海外腐败多元共治体系等方式,助推"廉洁之路"的建设.

    海外腐败"一带一路"中国企业风险规避

    古代巴族与鄂西土家族文化符号比较研究

    周军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巴人与土家族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不懈探索的热点课题.本文选择鄂西土家族这一支为研究对象,以卡西尔的符号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语言、神话、宗教以及艺术等符号多方面、多层次的比较,我们得出结论,二者在历史族源、宗教习俗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是一脉相承的.简而言之,鄂西土家族文化是对古代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研究既为古代巴人族源研究、巴文化发展演变研究提供重要线索,又进一步厘清了巴文化与鄂西土家族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

    巴文化鄂西土家族文化符号比较

    "死士"身份的转变与生命价值的实现

    鲁尹凌董粉和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转变.随着统治阶层对文化知识的垄断被打破,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的底层贵族流落民间.同时,国家之间频繁的战争使底层民众的生命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个体生命价值产生了新的思考,推动了新的社会现象的产生.其中引人注意的是,随着底层民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反思,底层民众自主选择成为"死士",改变了"死士"群体原有的以上层贵族为主的构成特征.

    死士生命价值利益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