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叶冬青

月刊

1674-3679

zhjbkz@126.com

0551-5161171

230032

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安徽医科大学109信箱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sease Control & Preven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发表各类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慢性病防治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细胞起源亚型分类及预后

    郝婷高倩郗彦凤关红卫...
    198-202,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因表达谱(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GEP)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细胞起源(cell-of-origin,COO)分类的金标准.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基于GEP的简约模型来准确预测DLBCL的COO亚型并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GEO数据库中6个DLBCL数据集中的基因和临床数据,将其中1个数据集作为训练集,其余5个作为验证集.构建基于惩罚回归分析的变量重要性分析策略,识别最优变量子集,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最终用于COO分类的六基因模型,采用生存分析评估训练集和验证集预测的两种COO亚型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六基因模型在训练集预测效果较好[AUC(95%CI):0.999(0.997~1.000),判别斜率及其95%CI为0.944(0.920~0.966)],在验证集也表现出较好的效果[AUC及其95%CI波动范围从0.910(0.820~0.999)到1.000,判别斜率及其95%CI波动范围从0.506(0.350~0.966)到0.927(0.841~0.987)].预后模型显示,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6个基因预测的亚型均为风险预测因子(均P<0.05).结论 六基因模型中的6个基因对DLBCL的分型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基于变量重要性的基因排序为基因功能和靶向药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惩罚回归预后亚型分类变量重要性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亚型XBB的流行特征及其科学防控

    邓洁刘民刘珏
    203-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仍处于全球大流行状态,Omicron变异株仍是全球优势株,在流行过程中不断进化和变异出现了许多新的亚型.XBB是由Omicron变异株BA.2.10.1和BA.2.75重组而成,于2022年8月在印度首次被发现,此后迅速传播并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一些欧美国家的主要流行株,并演变出XBB.1、XBB.1.5等亚分支.与Omicron变异株其他亚型相比,XBB的免疫逃逸能力显著增强,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XBB感染所致的疾病严重程度与Omicron其他亚型有差异.建议加强病毒变异监测、开展重点人群疫苗加强针接种、加速疫苗和药物研发、开展多源监测动态评估风险,及时采取科学防控措施,减少XBB毒株的威胁.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XBB流行特征防控措施

    膳食炎症指数与中老年人认知障碍发生风险的Meta分析

    王丽丽赵海峰
    209-214,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膳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DII)与中老年人认知障碍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生物医学文献、PubMed、Science Direct、Springer、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6月20日发表的关于DII与中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严格筛选.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及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推荐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量表评估筛选后的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4软件和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随机效应模型汇总OR值和95%CI.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包含15 428名参与者.Meta分析显示,与最低位数DII相比,最高位数DII与中老年人认知障碍风险增加相关(OR=1.62,95%CI:1.27~2.05,P<0.01),尤其是在使用食物频率问卷调查膳食数据(OR=1.46,95%CI:1.21~1.77,P=0.17)及计算能量调整后的 DII 的研究(OR=1.71,95%CI:1.26~2.33,P=0.07)中.结论 与低DII饮食相比,高DII饮食可能与中老年人认知障碍的风险增加有关,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未来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膳食炎症指数认知障碍Meta分析

    Toll样受体2基因多态性与青海地区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赵昌明王玉清黄秋丽王兴斌...
    215-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 Toll 样受体 2(Toll-like receptors-2,TLR2)基因 rs3804099、rs3804100 位点的多态性与青海地区结核病的关系.方法 收取青海省某医院219例结核病患者为病例组,236例同期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rs3804099、rs3804100 位点并鉴定基因型.结果 TLR2基因 rs3804099(x2=4.37,P=0.037)和 rs3804100(x2=4.73,P=0.03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相关;在基因模型rs3804099(x2=5.23,P=0.022)、rs380410(x2=7.70,P=0.006)位点在杂合子模型中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s3804100位点在隐形模型中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x2=4.92,P=0.027).TLR2基因rs3804099(x2=4.24,P=0.040)和rs3804100(x2=5.19,P=0.02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藏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相关,但未发现该位点与汉族人群结核病的发病相关.结论 TLR2基因rs3804099、rs380410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青海地区藏族人群结核病的发病相关,CC基因型可能是结核病易感性的一个危险性因素.

    结核病Toll样受体基因基因多态性易感性肺结核

    无锡市Omicron毒株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相关持续症状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詹星雅刘娟冀斌沈元...
    22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Omicron毒株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感染)者康复后3~4个月存在相关持续症状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随访计划、减少感染后相关持续症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的躯体与精神神经症状量表、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压力知觉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焦虑量表(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和自编的疾病污名化量表进行调查.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x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 有50.7%的受访者在康复后3~4个月存在相关持续症状,共报告躯体与精神神经症状47种,疲劳乏力是最常见的躯体症状(50.5%),失眠是最常见的精神神经症状(24.3%),抑郁和焦虑均与躯体或精神神经症状伴随出现.女性(β=0.70,OR=2.01,95%CI:1.04~3.86,P=0.037)、隔离期间存在临床症状(β=0.78,OR=2.17,95%CI:1.13~4.20,P=0.021)、中高压力(β=1.68,OR=5.35,95%CI:2.14~13.38,P<0.001)、严重污名化(β=1.03,OR=2.79,95%CI:1.33~5.83,P=0.006)是新冠感染者出院3~4个月后存在持续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部分新冠感染者康复后3~4个月时仍存在相关持续症状.重点关注可能出现相关持续症状的高风险人群,并同时在医疗保健和精神心理卫生方面给予支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Omicron毒株持续症状影响因素

    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关系及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

    于业波黄镇吴一波孙昕霙...
    228-232,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关联及自我效能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728人,采用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和自编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收集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药物依从性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结果 用药依从性好的患者仅125人(占17.2%).与基线相比,随访9个月后生存质量的社会维度得分显著上升(t=-3.668,P=0.001).基线用药依从性与基线生存质量总分(p=-0.161,P<0.001)和第9个月生存质量总分(β=-0.148,P=0.002)负向相关.较高的自我效能会增强用药依从性与第9个月治疗维度生存质量(β=0.150,P=0.010)和总生存质量(β=0.110,P=0.044)间的关系.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未来短期生存质量有显著关联;提高自我效能能够增强用药依从性对生存质量的正向影响,尤其是疾病治疗维度的生存质量.

    用药依从性生存质量自我效能2型糖尿病

    台州市某社区≥45岁体检人群常见慢性健康问题及多病共存相关因素

    梁欣悦陈潇潇王良友王婷婷...
    23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台州市≥45岁体检人群常见慢性健康问题及多病共存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在台州市椒江区某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参加体检的≥45岁人群资料,采用x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了解其常见慢性健康问题及危险因素分布现状,利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多病共存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13 020名研究对象,慢性健康问题总体检出率为93.07%,包括高血压(58.22%)、脂肪肝(41.31%)、肾功能异常(34.55%)、心电图异常(31.80%)、血脂异常(23.47%)、肝功能异常(20.60%)、糖尿病(13.45%)、贫血(10.43%),研究对象5种健康危险因素为缺乏锻炼(77.26%)、饮食不均衡(71.27%)、中心性肥胖(55.98%)、吸烟(32.84%)和饮酒(32.28%).71.87%的研究对象存在多病共存.高血压、脂肪肝、肾功能异常及血脂异常是多病共存主要组分.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每增长1岁(aOR=1.010,95%CI:1.006~1.014,P<0.001)、女性(aOR=1.396,95%CI:1.291~1.510,P<0.001)、健康危险因素聚集 2 种(aOR=1.169,95%CI:1.054~1.295,P=0.003)、健康危险因素聚集 3 种(aOR=1.561,95%CI:1.409~1.730,P<0.001)及健康危险因素聚集4种及以上(aOR=1.887,95%CI:1.668~2.134,P<0.001),均有可能导致多病共存风险增加.结论 台州市≥45岁体检人群健康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普遍,多病共存居于较高水平.高龄、女性及多种健康危险因素可能增加多病共存风险,需要完善相关政策.

    慢性健康问题多病共存流行病学

    倾向性评分与疾病风险评分匹配对已测量混杂因素的控制效果评价

    卢珍珍赵恩慧黄丽红
    241-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在组间倾向性评分(propensity score,PS)重叠较好和较差的场景下应用PS和疾病风险评分(disease risk score,DRS)进行1:1匹配的效果,同时探索DRS匹配的最优卡钳值.方法 设置不同的试验组样本量占比、结局事件发生率和PS重叠情况,模拟6种场景比较PS和DRS匹配前后的协变量均衡性和处理效应估计偏差,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 PS重叠较好的场景下,DRS重叠也较好,PS匹配优于DRS,PS匹配最优卡钳值为标准差的10%~20%,DRS匹配相对最优卡钳值为标准差的0.5%.在PS重叠较差的场景中,DRS重叠也变差,但DRS匹配优于PS,DRS匹配最优卡钳值为标准差的15%~20%.此外,PS和DRS匹配对协变量均衡性的改善效果与处理效应估计偏差相一致.结论 当PS重叠较好时,优选PS匹配;当PS重叠较差时,可选DRS,其最优卡钳值为标准差的15%~20%.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匹配前后组间协变量均衡性指标的改善情况评价匹配效果.

    倾向性评分疾病风险评分匹配混杂偏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