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叶冬青

月刊

1674-3679

zhjbkz@126.com

0551-5161171

230032

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安徽医科大学109信箱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sease Control & Preven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发表各类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慢性病防治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贝叶斯方法与季节性动力学模型的中国肺结核发病数预测与防控措施评估

    李佩吉王雅怡戴萌萌刘颖博...
    373-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虑肺结核发病的季节周期性,构建动力学模型,拟合并预测中国肺结核月发病数,为相关部门优化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首先,基于季节性分解(seasonal-trend decomposition using loess,STL)模型和易感者-接种者-早期潜伏者-晚期潜伏者-感染者-治疗者(susceptible-vaccinated-early latent-late latent-infected-treated,SVELIT)模型,建立STL-SVELIT动力学模型.然后,利用2017-2021年的中国肺结核月发病数拟合模型,通过贝叶斯框架对参数进行估计,并计算模型的基本再生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R0).最后,预测中国肺结核发病的流行趋势.在措施评估方面,基于R0的敏感性分析来模拟肺结核的防控措施.具体来说,通过降低疾病传播系数β、早期和晚期潜伏人群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进展速率θ1和θ2以及出现症状的比例p3,评价不同肺结核防控措施效果.结果 基于2017-2021年肺结核月发病数、利用STL-SVELIT模型STL-SVELIT模型拟合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4.30%,预测2022年1月—2023年5月肺结核月发病数时MAPE=6.57%,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估计R0=2.076,表明肺结核在中国仍然流行.模拟结果显示,参数β降低75.00%时,预测2035年中国肺结核发病率为29.1/10万;参数θ1、θ2同时降低75.00%时,预测2035年中国肺结核发病率为25.4/10万;参数β,θ1、θ2和p3同时降低75.00%时,预测2035年中国肺结核发病率为11.1/10万.结论 降低疾病传播系数和潜伏期进展速率对控制肺结核疫情有效,但需要综合多种措施才能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35年的控制目标(发病率低于10.0/10万).

    肺结核季节性分解传播动力学模型贝叶斯理论预测与评估

    2015-2022年甘肃省传染病流行特点及趋势

    康小娟王晓辉丁中航
    381-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5-2022年甘肃省传染病发病死亡数据,了解甘肃省传染病流行特点及趋势,确定甘肃省防控重点.方法 利用Excel 2021软件、JPR 4.9.10软件计算传染病发病顺位、死亡顺位、病死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年平均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通过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传染病发病及死亡变化趋势.结果 2015-2022年甘肃省传染病发病670 992例,死亡1 127例,发病率为324.12/10万,死亡率为0.54/10万.发病顺位前5的疾病分别为其他感染性腹泻、肺结核、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死亡顺位前2的疾病分别为艾滋病和肺结核.2019-2022年传染病发病和2017-2022年传染病死亡呈下降趋势,APC(95%CI)分别为-16.0%(-25.4%~-5.3%)和-9.1%(-13.7%~-1.2%),其余时间段发病、死亡趋势变化不明显.肺结核、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等10种疾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肺结核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艾滋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这些传染病中病死率最高的为鼠疫和狂犬病.结论 甘肃省传染病防控重点为其他感染性腹泻、肺结核、乙肝、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同时还应重点关注死亡风险高的艾滋病与鼠疫和发病率上升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布鲁氏菌病.

    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变化趋势

    2010-2019年甘肃省学生人群发热伴出疹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趋势

    苟发香杨筱婷张晓曙徐蝶...
    389-392,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19年甘肃省6~22岁学生人群发热伴出疹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长期趋势,为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10-2019年甘肃省6~22岁学生人群发热伴出疹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长期趋势,并利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与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估计总体及不同疾病、传播途径与病原体的趋势.结果 2010-2019年甘肃省6~22岁学生人群猩红热、布鲁氏菌病(布病)与HIV/AIDS报告发病率在研究期间APC(95%CI)分别以[14.76%(3.66%~27.05%),P=0.008]、[24.88%(7.86%~44.60%),P=0.003]与[12.08%(1.73%~30.11%),P=0.030]上升;人畜共患病和细菌性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AAPC分别以33.80%和15.09%攀升(均P<0.001).结论 甘肃省学生人群猩红热、布病及HIV/AIDS报告发病率在2010-2019年呈上升趋势,未来应加强对人畜共患病及细菌性传染病相关的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监测.

    公共卫生监测发热伴出疹学生Joinpoint回归模型

    丙类管理和疫苗接种策略下南京市水痘流行特征

    马涛丁松宁陈聪严子康...
    393-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实施丙类管理和疫苗接种策略后,南京市水痘流行特征变化,初步分析防控措施效果,为改进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22年南京市水痘报告病例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报告发病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利用R 4.2.0软件分析时间、人群和空间分布特征,探测空间聚集区域,比较水痘纳入丙类管理(2017-2018年)和疫苗接种后(2019-2022年)流行特征变化.结果 共报告水痘病例87 53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2.20/10万.2018年达到峰值228.64/10万(19 057例),后持续下降至2022年的98.32/10万(9 262例),下降了57.00%.2013-2018 年、2018-2022 年 APC 分别为 71.47%(95%CI:41.96%~107.10%)、-15.36%(95%CI:-35.20%~10.54%),2013-2022 年 AAPC 为 25.29%(95%CI:11.03%~41.37%).2019-2022 年病例年龄中位数[10(5,19)岁]高于 2017-2018 年[7(5,15)岁](P<0.001);<15岁各年龄组发病率下降比例为57.46%~90.46%,年龄组发病高峰被削平.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占比由84.53%逐年下降至75.26%,其中幼托儿童由32.51%下降至28.85%,散居儿童由11.13%下降至5.55%.主城区报告发病率低于周边地区,采取疫苗接种策略后,一级聚集区由建邺、江北、雨花台、江宁区,转换为高淳区(均P<0.001).结论 水痘纳入丙类管理提高了南京市水痘监测质量,通过实施扩大免疫接种策略,报告发病水平显著下降,人群和空间分布特征发生变化.

    水痘发病趋势流行病学特征空间聚集性防控策略

    北京市医务人员猴痘认知及接诊意愿的影响因素

    张烨王炳懿孟晗韩柏慧...
    402-408,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了解北京市医务人员对猴痘的认知水平及对猴痘患者的接诊意愿,分析其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2023年7月24日-8月2日,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北京市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对猴痘的认知、接诊猴痘患者的意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医务人员猴痘认知水平和接诊意愿的因素.结果 共回收2 148份有效问卷,被调查者平均年龄(36.76±9.08)岁.83.10%的医务人员在本次调查之前了解过猴痘,82.45%的医务人员愿意接诊猴痘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41~<51岁(OR=1.98,95%CI:1.27~3.07)、三级医疗机构工作(OR=1.53,95%CI:1.13~2.07)、医师(OR=1.80,95%CI:1.32~2.45)、中级职称(OR=1.37,95%CI:1.05~1.79)对猴痘的认知水平较高,妇科、儿科等其他科室的(OR=0.73,95%CI:0.57~0.94)医务人员认知水平较低(均P<0.05);女性(OR=0.70,95%CI:0.51~0.96)、中级(OR=0.62,95%CI:0.45~0.87)、高级职称(OR=0.55,95%CI:0.31~0.95)及对猴痘认知水平高的医务人员(OR=0.76,95%CI:0.61~0.97)对猴痘患者的接诊意愿较低,其他科室医务人员接诊意愿高于(OR=1.51,95%CI:1.08~2.15)重点科室(均P<0.05).结论 北京市医务人员对猴痘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有部分医务人员不愿接诊猴痘患者.需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及心理干预,避免医务人员感染,消除接诊顾虑,提高接诊意愿.

    猴痘认知水平医务人员

    台州市新确诊及既往HIV感染者贫血患病情况差异研究

    李畅汪剡灵王婷婷谢亚莉...
    409-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台州市新确诊及既往HIV感染者影响因素差异,为进一步完善HIV感染者贫血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浙江省台州市开展的台州HIV与衰老队列研究中2 756例HIV感染者,包括620名新确诊感染者及2 136名既往感染者.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并比较新确诊及既往HIV感染者贫血患病及影响因素.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2 756例HIV感染者中,贫血患病率为18.7%(516/2 756).其中新确诊的HIV感染者有620人,贫血患病率为23.6%(146/620).既往感染者有2 136人,贫血患病率为17.3%(370/2 1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新确诊感染者还是既往感染者,性别及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均为贫血患病影响因素(P<0.05).除此之外,新确诊感染者中的影响因素还有过瘦(OR=2.88,95%CI:1.56~5.33,P=0.001)、超重或肥胖(OR=0.47,95%CI:0.28~0.81,P=0.006)、结核病史(OR=11.16,95%CI:1.55~80.27,P=0.017)、轻度肾功能不全(OR=1.87,95%CI:1.07~3.25,P=0.027);既往感染者中的影响因素:年龄45~59 岁(OR=2.05,95%CI:1.30~3.24,P=0.002)、年龄≥60岁(OR=3.48,95%CI:2.08~5.83,P<0.001)、受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上(OR=0.62,95%CI:0.44~0.90,P=0.010)、患糖尿病(OR=1.60,95%CI:1.04~2.47,P=0.034)、患高胆固醇血症(OR=0.73,95%CI:0.55~0.96,P=0.023).结论 台州市HIV感染者贫血患病率相对于国内同期HIV感染者人群较低.除性别、CD4+T淋巴细胞细胞计数水平外,新确诊感染者与既往感染者贫血患病影响因素不同.因此,在贫血防治与筛查工作中应高度重视HIV感染者贫血的精准干预.

    HIV贫血患病率

    国内在校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性别差异及性行为影响因素

    王思雅吴昊天张海涛牛孝欣...
    417-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在校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全社会开展性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大学生性健康水平.方法 于2022年8-1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大学中抽取24 816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开展线上网络调查,利用SPSS 26.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在校大学生性健康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性知识方面,男、女生避孕方法知晓率分别为90.4%、8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态度方面,"婚前性行为""开放或同居""一夜情或约炮"男生接受度分别为42.1%、45.5%、12.2%,女生接受度分别为20.4%、2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行为方面,民族、性取向、性知识知晓情况及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女生发生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少数民族女生相比,汉族女生发生性行为是其1.817倍(95%CI:1.513~2.181);与异性恋女生相比,非异性恋女生发生性行为是其2.163倍(95%CI:1.749~2.675);与不知晓避孕方法的女生相比,知晓的女生发生性行为是其19.898倍(95%CI:12.093~32.738);与非独生子女的女生相比,是独生子女的女生发生性行为是其2.945倍(95%CI:2.412~3.595).结论 大学生在性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建议高校等教育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充分利用互联网、课堂等平台开展相关的科普教育,加强性健康教育的通识教育.

    性健康性行为大学生知信行

    大气污染短期暴露与胎盘早剥关联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刘涵王童詹宇郭瑛...
    424-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大气污染短期暴露与胎盘早剥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以重庆市大型出生队列2018年7月31日-2022年7月31日新发798例胎盘早剥孕妇作为病例组,按照年龄、孕周、孕次、产次和分娩日期的匹配因素以1∶4的比例匹配,匹配未发生胎盘早剥的对照组3 192例.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估算研究期间6种空气污染物(PM10、PM2.5、NO2、CO、O3和S02)及气象因素数据集,并与每位研究对象居住地址的经纬度匹配.构建基于条件logistic回归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探索大气污染物短期暴露与胎盘早剥的暴露-反应关系,控制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大气压力和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以及孕妇年龄、孕周、孕次、产次、分娩季节、是否经历疫情、家庭住址的影响.结果 单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累积暴露4~7 d内,NO2与胎盘早剥发病风险升高存在显著关联,N02每四分位数间距增加对应的OR值及95%CI为1.38(95%CI:1.11~1.73,P<0.001)~1.54(95%CI:1.18~2.02,P<0.001).总体剂量-反应关系曲线显示,随着NO2浓度升高,胎盘早剥发病风险增加,暴露-反应曲线近似呈线性,其他污染物短期暴露与胎盘早剥风险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O2短期暴露与胎盘早剥急性发病风险升高存在关联,可能是胎盘早剥的影响因素,未来有必要对此进一步开展研究加以验证.

    空气污染物胎盘早剥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2016-2022年石家庄市农田土壤镉污染变化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武瑞婷陈凤格范尉尉张荣...
    431-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2016-2022年农田土壤镉污染情况,评估对人群健康的潜在风险,评价《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三年行动")的实施对镉污染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石家庄6个项目县,每个县每年采集20份样本,并统一于每年7-8月在各县监测点处采样,采用标准限值对土壤中镉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进行评估.结果 共采集农田土壤840份,其中在2016年和2017年镉含量均值较大,主要集中在正定县和赞皇县;在"三年行动"后石家庄市平均镉污染水平总体有所降低.其中正定县、赞皇县、栾城区、藁城区和鹿泉区在实施后镉含量降低,无极县在"三年行动"后镉含量上升.结论 石家庄市农田土壤中镉污染水平在"三年行动"后下降,表明该项目实施对降低土壤镉风险有一定效果,但仍需加强对土壤中镉污染的调查与监测,从而对潜在风险及时作出应对政策.

    农田土壤潜在生态风险

    福建省道路交通伤害死亡趋势模型构建

    王登炜黄少芬尹艳榕陈铁晖...
    438-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4-2021年福建省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情况,探索适用的趋势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季节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拟合2014年1月一 2021年6月福建省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数据,对2021年7-12月死亡率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值验证比较,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2014-2021年福建省道路交通伤害年报告率呈下降趋势(AAPC=-6.29%,P<0.001).模型比较LSTM网络预测准确度最好,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分别为 0.070 5、0.061 2、8.72%.结论 福建省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总体呈下降趋势,LSTM网络可用于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的短期预测.

    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趋势季节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支持向量回归长短期记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