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叶冬青

月刊

1674-3679

zhjbkz@126.com

0551-5161171

230032

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安徽医科大学109信箱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sease Control & Preven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发表各类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慢性病防治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的缺血性脑卒中和膜性肾病发病的因果关系研究

    柳怡敏张丽娥彭阳李振宁...
    561-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和膜性肾病发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数据中筛出相互独立且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工具变量,以比值比作为评估指标,并采用逆方差加权法、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法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和膜性肾病发病的因果关联.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到17个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SNPs.逆方差加权法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是膜性肾病的危险因素(OR=1.61,95%CI:1.11~2.33,P=0.01).敏感性分析与主分析结果一致,证实了研究的稳健性,异质性检验表明SNPs不存在异质性.结论 从遗传学角度,本研究提示缺血性脑卒中和膜性肾病存在关联.因此,加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膜性肾病的筛查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膜性肾病的风险.

    缺血性脑卒中膜性肾病孟德尔随机化因果关系

    基于陕北煤矿人群的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杜元震陶欣荣邹元杰丁宇...
    566-573,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煤矿人群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数据来自2020-2023年建立的陕北煤矿工人队列的横断面研究,根据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和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构建反映机体IR的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s-glucose,TyG)指数和三酰甘油-葡萄糖-BMI(triglycerides glucose-BMI,TyG-BMI),以性别、年龄、腰围、血压、胆固醇、是否吸烟、疾病史以及地域特征计算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prediction for ASCVD risk,PAR).BMI 分组:BMI<18.5 kg/m2为体重过低组,18.5≤BMI ≤24.0 kg/m2为正常组,24.0<BMI<28.0 kg/m2为超重组,BMI≥28.0 kg/m2为肥胖组.TyG和TyG-BMI均按其三分位分为T1、T2、T3组,以T1组作为参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索IR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有4 359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TyG每增加1个单位,高PAR增加27.6%(0R=1.276,95%CI:1.193~1.365),TyG 处于 T3组人群高 PAR 是 T1组的 3.013 倍(OR=3.013,95%CI:2.341~3.879).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 TyG与PAR关联稳定.在正常组人群中,TyG 每增加 1 个单位,高 PAR增加 29.1%(OR=1.291,95%CI:1.171~1.422),TyG 处于T3组人群高PAR的风险是T1组的3.658倍(OR=3.658,95%CI:2.550~5.247);在超重组人群中,TyG 每增加 1 个单位,高 PAR 增加 56.9%(OR=1.569,95%CI:1.402~1.756),TyG 处于 T3组人群的高PAR是T1组的5.610倍(OR=5.610,95%CI:3.753~8.386);在肥胖组人群中,TyG每增加1个单位,高 PAR 增加 47.5%(OR=1.475,95%CI:1.211~1.796),TyG 处于 T3组人群高 PAR 是 T1组的4.147倍(OR=4.147,95%CI:2.254~7.628);在体重过低组人群中,TyG与P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煤矿人群中,机体IR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发展密切相关,BMI可能调节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超重或肥胖早期,预防机体IR水平升高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的防控可能具有积极作用.

    煤矿人群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胰岛素抵抗肥胖

    利用分子传播网络分析昆明市HIV-1 CRF01_AE毒株流行特点

    程鹏刘家法王佳丽杨翠先...
    574-580,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构建昆明市HIV-1 CRF01_AE毒株的分子传播网络,分析其流行特征并观察动态流行趋势,从而为当地制定疫情防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5-2021年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的253例昆明市HIV-1 CRF01_AE新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成功扩增其基因序列,序列比对后导人HyPhy 2.2.4软件进行成对基因距离的计算.运用GraphPad-Prism 8.0软件确定最佳基因距离阈值,使用Cytoscope 3.7.2软件实现网络可视化.运用Network-Analyzer和MCODE(Molecular Complex Detection)工具进行网络特征分析.结果 在0.018最佳基因距离阈值下,253个研究对象中有118个(46.64%)进入网络分析,共形成了 38个分子簇,其组成大小从2到17个节点不等.网络集群主要以异性传播(51.78%)和同性传播(37.94%)为主,年龄段主要分布于20~40岁(77.47%).网络所有节点的总链接数为226,单个节点最高链接数为10.MCODE确定了 3种重要的分子簇,3个分子簇分别定义为B、C、D型,B型由17个节点和19链接数组成,为同性传播集群呈低增长状态.C和D型均由5个节点和10链接数组成,为异性传播集群且呈静止状态.结论 昆明市HIV-1 CRF01_AE毒株分子传播网络中的分子簇具有一定特殊性和聚集性.同性传播和异性传播人群已经成为昆明市HIV-1 CRF01_AE毒株感染的两大风险群体,同时两个群体还有发生交叉传播的现象.传播网络中有一个同性传播组成的集群规模较大,其传播风险和活跃度较高,需加强对其监测,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集群中的"核心人群"进行防控.

    HIV-1CRF01_AE分子传播网络成对基因距离分子簇

    妊娠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母婴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秦宸媛刘民刘珏
    581-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发生以来,妊娠期新冠病毒感染对孕产妇及其子代健康结局的影响一直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孕妇因免疫、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生理变化,一直被认为是传染病发生期间的弱势群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妊娠期感染新冠病毒与包括孕产妇发生妊娠期并发症、住院/人住重症监护病房、死亡和子代发生早产、死产、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远期神经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等在内的诸多不良结局有关.本研究就妊娠期新冠病毒感染对孕产妇及其子代近远期健康结局的不良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新冠病毒感染相关妊娠风险咨询、产科护理和子代照护提供科学依据.

    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母婴健康研究进展

    每日步数与心血管疾病及其主要代谢性危险因素的关联研究进展

    肖赢成陈浩郑频频贾英男...
    586-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居民健康的首要疾病问题,研究已经证实每周进行足够的身体活动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目前,每日步数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身体活动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针对每日步数与心血管疾病及其主要代谢性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探讨其内在的关联关系并提出促进心血管健康的每日步数推荐范围,以期为制定有效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每日步数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

    微流控芯片在尘肺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田畅邵超杰李梦雪周琳...
    591-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尘肺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职业病,研究尘肺病的发病机制对尘肺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体内与体外研究方法存在诸多技术难题,无法重现体内三维肺组织与肺部物理和生物微环境,难以对其中的生理生化过程进行实时动态观察,制约着尘肺病理机制相关方面的研究.微流控芯片以其对细胞、粒子和溶液的时间与空间操控能力,为模拟肺部状态,重构其物理和生物微环境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以粉尘粒子与肺的相互作用为出发点,综述了粉尘粒子在肺部的沉积特性及粉尘粒子对肺产生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利用微流控芯片在粉尘粒子与尘肺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微流控职业病尘肺器官芯片

    胸腺肽类药物辅助治疗重症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综述与用药合理性讨论

    蒋子昀张阳阳杨会林周建国...
    596-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胸腺肽类药物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12月发表的胸腺肽类药物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经过严格的筛选后,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文献质量,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28项RCT(2 228例患者).结果 显示胸腺肽组死亡率(RR=0.51,95%CI:0.32~0.83,P=0.006)、有效率(RR=1.24,95%CI:1.19~1.30,P<0.001)、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天数(MD=-3.03,95%CI:-3.79~-2.26,P<0.001)、机械通气时间(MD=-61.34,95%CI:-65.55~-57.12,P<0.001)、血气分析指标、炎性指标均略优于对照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60岁的人群ICU住院天数缩短更多.证据质量普遍较低,部分指标存在较高异质性.结论 基于现有证据,胸腺肽类药物辅助治疗重症肺炎有一定优势,但当前的证据存在局限性,不足以支持其在国内广泛应用的合理性,未来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并且对药物的安全性和经济学效益进行深入研究.

    重症肺炎胸腺肽胸腺五肽系统综述免疫治疗

    抑郁状态下老年人社会活动参与和自我忽视的相关性研究

    刘梦卿陈月袁梦园马少缔...
    607-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抑郁状态下老年人社会活动参与和自我忽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使用马鞍山健康老龄化队列研究数据,以基线处于抑郁状态的648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社会活动参与和自我忽视的相关性.结果 抑郁状态下老年人自我忽视总体得分为(7.42±5.10)分.调整混杂因素后,参与体育锻炼是老年总体自我忽视(OR=0.521,95%CI:0.359~0.758,P<0.01)及卫生自我忽视(OR=0.523,95%CI:0.332~0.822,P<0.01)、情感自我忽视(OR=0.537,95%CI:0.364~0.793,P<0.01)、社会交往自我忽视(OR=0.486,95%CI:0.334~0.709,P<0.001)的保护因素;参与友谊与关爱互动是老年总体自我忽视(OR=0.622,95%CI:0.423~0.916,P<0.05)及卫生自我忽视(OR=0.438,95%CI:0.268~0.717,P<0.01)、安全自我忽视(OR=0.236,95%CI:0.138~0.403,P<0.001)、社会交往自我忽视(OR=0.510,95%CI:0.345~0.755,P<0.01)的保护因素.结论 社会活动参与对马鞍山市抑郁状态下老年人自我忽视有一定保护,但是不同的社会活动参与内容影响不同.

    自我忽视抑郁社会活动参与老年人

    幼儿园儿童肺炎链球菌持续携带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诗敏邓文君张景锋李平原...
    613-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幼儿园儿童肺炎链球菌的持续携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佛山市顺德区6所幼儿园的健康儿童,对所有儿童进行3次鼻拭子采样并分离鉴定肺炎链球菌.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儿童肺炎链球菌持续携带的影响因素.鉴于3次采样的班级内阳性数具有不独立性且相关性较强,本研究分别拟合3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即模型1~3).除"班级内阳性人数"变量外,3个模型在控制混杂因素及分析方法上保持一致.运用随机森林模型对肺炎链球菌持续携带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结果 儿童肺炎链球菌持续携带率为6.6%.模型1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班级内阳性人数越多,肺炎链球菌持续携带率越高且呈现单调递增趋势.以0~<4人阳性组为对照,其他组的 OR 分别为 2.35(95%CI:1.12~4.90,P=0.023)、5.86(95%CI:2.75~12.49,P<0.001)、9.43(95%CI:4.68~19.02,P<0.001);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肺炎链球菌持续携带率呈现递减趋势.以 0~<3 岁组为对照,其他组 OR 分别为 0.38(95%CI:0.20~0.72,P=0.003)、0.29(95%CI:0.15~0.55,P<0.001)、0.29(95%CI:0.14~0.60,P=0.001);近 1 年内过敏性疾病史是肺炎链球菌持续携带的保护因素(OR=0.44,95%CI:0.20~0.98,P=0.045).模型2和模型3的研究结果与模型1基本一致.结论 班级内阳性人数增多是幼儿园儿童肺炎链球菌持续携带的重要危险因素;年龄的增长与近1年内过敏性疾病史是幼儿园儿童肺炎链球菌持续携带的保护因素.

    肺炎链球菌携带影响因素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