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舰船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舰船科学技术
舰船科学技术

张培元

月刊

1672-7649

JCKXJS@shipol.com.cn

010-64831773-810

100192

北京市朝阳区双泉堡甲2号

舰船科学技术/Journal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62年,是中国舰船科技领域唯一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促进中国舰船领域的学术与技术交流,推动舰船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舰船科技人员提供学术讨论与技术交流的园地。本刊的专业性、学术性、技术性和导向性强。主要刊登中国舰船领域和相关行业的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方面的论文。选题范围包括舰船理论研究、舰船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舰船系统工程以及与舰船相关的内容。作者为参加我国舰船研制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直接从事产品设计、课题研究和情报研究工作的专家及业务骨干,从事海军装备工作的科研人员,相关院所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大专院校的教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等。本刊的读者为船舶及相关行业的各级领导、专家、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对船舶科技感兴趣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船用机械系统线谱展频技术研究

    孙国仓陈虹张苗刘宏...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械系统线谱噪声是重要的水声探测和识别特征,减振降噪技术主要针对其量级进行控制.针对线谱能量在频域集中的特征,提出一种展频运行策略,可在功能不变的同时将其能量在频域进行展宽,削弱其可供识别的频域特征.船用离心泵台架试验表明,提出的展频运行策略工程可行,随着频率分辨率的细化降低线谱峰值的效果可达7~15dB.

    线谱噪声展频运行机械系统

    基于行为树的水下运载器减压行为决策研究

    宋子翯王小舟段杰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小乘员手动控制水下运载器上浮减压的安全风险,以水下运载器自动上浮停留减压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水下运载器在水中的一系列减压过程,提出水下运载器自动上浮停留减压需求,基于行为树技术对水下运载器在减压过程中的行为决策进行设计与建模.针对该行为决策模型进行仿真实验,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设计行为树符合预期,为提升水下运载器智能化奠定基础.

    行为树技术潜水减压行为决策仿真测试

    海上高速航行船舶触礁距离实时计算方法

    石磊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并应对航行过程潜在碰撞风险,提出海上高速航行船舶触礁距离实时计算方法.通过航海雷达探测船舶航行环境中的礁石目标,确定极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后,将其转换地心垂直坐标系下,构建基于PLSTM-FCN的船舶航迹预测模型,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中获取高速航行船舶历史位置、航速、航向、船舶长度、宽度以及吃水深度等AIS数据,将其作为模型输入,模型输出为船舶航行实时位置预测结果,结合礁石目标位置,完成触礁距离的实时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预测船舶航行航迹,预测MSE值仅为0.0022;可实现船舶触礁距离的实时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距离误差介于0.77~1.55之间.

    高速航行船舶触礁距离航海雷达坐标转换PLSTM-FCN模型航迹预测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船舶航行速度估计数学模型

    姚光文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船舶航行速度直接影响船舶航行安全与路径规划效果,为此建立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船舶航行速度估计数学模型,提升船舶航行速度估计效果.利用位置编码机制,编码处理风速与波高等船舶航向速度相关数据;在编解码卷积神经网络内,引入自注意力机制,得到改进编解码卷积神经网络;利用编码后的船舶航速训练数据,训练改进神经网络,建立船舶航行速度估计数学模型;在该模型内,输入编码后的船舶航速测试数据,通过自注意力机制,提取船舶航速数据特征,并结合自注意力蒸馏剔除冗余特征;通过全连接层处理船舶航速数据特征,输出船舶航行速度估计结果.实验证明,该模型可有效提取船舶航速数据特征;该模型可精准估计船舶航行速度;在不同浪向下,该模型船舶航行速度估计的决定系数均较高,即估计精度较高.

    改进神经网络船舶航行速度估计数学模型位置编码自注意力机制

    一种AUV模块化载体结构设计与实现

    胡中惠张家锐李文跃王磊...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下作业任务呈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针对自主式水下无人航行器功能多样性的问题,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提出一种载体结构设计方法.以某300m级探测型AUV为例,对本文提出的载体结构进行验证.水池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块化载体结构运行情况良好,保证了 AUV各项功能的实现,可为水下无人航行器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水下无人航行器载体结构模块化

    波浪影响下水下风筝式AUV建模与力学响应分析

    张行健陈质二俞建成任楷...
    7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强天气条件下相关参数难以获取,提出一种由水面智能拖体、水下高机动AUV和高强度拖缆组成的"水下风筝"式三体AUV,有望实现台风现场海气界面与上层水体同步探测.为探究高海况下"水下风筝"式AUV技术可行性,对其在波浪影响的力学响应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基于微振幅波理论和经典多体刚柔结构动力学建模方法的"水下风筝"式AUV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得了不同拖曳速度、不同海况等级下AUV端受力和深度值,结果表明从力学角度当前技术条件可满足"水下风筝"式AUV高海况下同步观测需求.

    AUV水下风筝高海况水动力动力学建模

    UUV水下动态布放回收流体动力性能数值模拟

    李永成李迎华王小庆潘子英...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UUV与水下对接装置对接的过程中存在双体干扰问题,非线性特征强烈.为了探明UUV在对接过程中流体动力随着对接姿态以及运动距离变化规律,本文借助Fluent软件中的动网格技术开展非定常工况下UUV动态回收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系统分析UUV运动速度、运动姿态(主要是攻角)对其流体动力性能以及流场结构的影响.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样机试验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撑.

    UUV水下对接动态回收数值模拟

    斜流中水下机器人的导管桨水动力性能研究

    周汇锋吴家鸣罗一汉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斜流对水下机器人导管螺旋桨水动力性能与流场特性的影响,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对某自主研发的水滴流线型柱体结构水下机器人系统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斜流中随着斜流角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螺旋桨产生的推力也会相应地有所增加;斜方来流会导致伴流场的不均匀性与周向速度分布不均匀.在不同的斜流角度下,螺旋桨压力云图也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水动力计算流体力学斜流滑移网格导管螺旋桨

    增大立柱对DeepCwind半潜式平台影响研究

    刘振强张轲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平台结构形式对半潜式平台的影响,关注增大立柱时的平台水动力性能变化情况,针对当前国际流行设计DeepCwind半潜式平台,进行增大立柱的结构改变.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利用AQWA对2种平台进行规则波的频域分析.并考虑在一定的风浪流联合作用下的环境条件,对其进行时域分析.对其两者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增大立柱后,频域分析下的横荡和横摇、首摇自由度峰值提前且增大,高频段趋于一致,纵摇自由度在低频略低于原DeepCwind平台,而纵荡和垂荡方面相差不大.一定环境条件下的时域分析发现,增大立柱有利于抑制垂荡、纵摇两自由度方向的运动.

    半潜式平台AQWA时域分析DeepCwind运动响应

    基于WPES与MEEMD的船用主机振动研究

    吴刚江国栋闫国华陈晓东...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船用长冲程低速柴油机健康状态下的振动特征,采用小波包能量谱(Wavelet Packet Energy Spectrum,WPES)和改进的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Modified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MEEMD)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对典型推进工况下低速机的表面振动信号进行3层小波包分解和重构.通过对能量占比较大的节点采用MEEMD方法进行分解,获得IMF1分量频谱.研究结果表明,在40%以下的较低发动机负荷时,各单次燃烧循环的振动波动较小,振动幅值基本一致.提升至50%以上发动机负荷时,燃烧引起振动波动明显增强.50%工况下,中高频能量占总能量的41.51%,为主要振动源.

    船用低速柴油机小波包能量谱改进的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振动特性状态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