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畜生态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畜生态学报
家畜生态学报

陈玉林

月刊

1673-1182

jcst@x263.net

029-87091130

712100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家畜生态学报/Journal Acta Ecologae Animalis Domasti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业林科技大学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畜牧类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作为全国性的学术类核心期刊,已被国家科委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8家收录为源期刊。主要刊登动物环境生理、环境营养、繁殖生态、行为生态、遗传生态、疾病生态、系统生态、以及畜牧生产密切相关的畜牧场工艺设计、畜牧场环境控制、环境检测与评价、畜牧场环境保护、农牧业生态系统设计与评价和畜牧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发面的研究论文、西部论谈、科学试验、观察分析、管理者阅读。适合农林院校师生、畜牧兽医及生态工作者和畜牧业者、管理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放牧苏尼特肉羊甲烷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赵青山段俊杰那日苏塔娜...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研究了内蒙古苏尼特肉羊饲养管理方式、补饲料粗蛋白水平、放牧制度对羊只甲烷(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对CH4排放具有显著影响(P<0.05),排放浓度为放牧+补饲>舍饲苜蓿>天然放牧,浓度分别为0.32%、0.21%、0.18%;补饲料粗蛋白水平对羊只甲烷排放作用极显著(P<0.01),CH4排放顺序为粗蛋白水平14%>17%>20%,浓度分别为0.36%、0.28%、0.24%;人工草地放牧条件下,采取划区轮牧,还是连续放牧,对苏尼特肉羊CH4排放没有显著性(P>0.05)影响.畜牧生产者可参考选择适宜的管理方式、营养水平,保证生产并降低CH4排放.

    甲烷排放因素反刍家畜苏尼特羊喂饲方式放牧制度

    赣江上游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及氮磷肥理论替代潜力分析

    温绍培涂起红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农牧业实行种养平衡的发展模式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基于赣江上游地区2009-2019年农牧业数据,依据《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计算、分析畜禽粪肥氮磷养分供给量、需求量,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指数以及氮磷肥理论替代潜力.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赣江上游畜禽粪肥氮磷养分供给量、需求量及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指数均不高,总体都呈先增后减的变动趋势,理论替代潜力除部分地区外均有所上升.(2)从空间上看,养分供给量整体不高,中部大于四周;养分需求量区域差距较大,中部及北部较高、西南较低;土地承载力指数南部部分地区较高;理论替代潜力普遍较高.总体而言,赣江上游各地区畜禽粪污压力较小,但仍存在一定风险,要加强管控.理论替代潜力较大,要加大力度宣传种养平衡的生产理念,支持种养结合农业的发展.

    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种养平衡氮磷肥

    麸皮与餐厨垃圾比例模式对黑水虻幼虫生长及虫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晏显芳张闯周继术陈小松...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探讨麸皮与餐厨垃圾以三种比例模式投喂对黑水虻幼虫生长及虫体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分为A组(麸皮)、B组(餐厨垃圾)与C组(麸皮∶餐厨垃圾=1∶1),用3种饲料分别对3日龄黑水虻幼虫进行喂养,在养殖20 d及40 d分别检测黑水虻幼虫生长与营养成分.结果表明,20 d和40 d时,C组黑水虻幼虫均重均显著高于A组与B组(P<0.05).从虫体营养成分来看,20 d时,A组幼虫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5);A组虫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B组与C组(P<0.05),虫体水分含量在三个处理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0 d时,幼虫粗蛋白含量也表现为A组>C组>B组,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幼虫粗脂肪含量也显著低于B组与C组(P<0.05),A组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5),水分含量在三个处理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以麸皮与餐厨垃圾1∶1比例模式投喂黑水虻幼虫,其生长最佳,虫体营养成分更加均衡.

    黑水虻幼虫餐厨垃圾麸皮营养成分生长性能

    红缨子高粱秸秆微贮饲料的研究

    潘昌滨郭继元潘自平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红缨子高粱秸秆铡短(2~3 cm)、揉搓、添加菌剂和酱香型酒糟制作微贮饲料,厌氧贮存7个月,检测含水率、粗蛋白(CP)、粗脂肪(EE)、钙(Ca)、总磷(T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木质素(ADL)的含量,分析不同秸秆微贮处理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微贮饲料含水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CP、粗灰分(ASH)、EE、NDF、ADF、ADL、Ca、TP和钙磷比含量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第10组适口性最优,第11、9、12、7、6组次之,第1~5组适口性相近.相对于铡短处理组,在铡短后经过揉搓、添加菌剂和酱香型酒糟处理组的CP、EE、ADL和钙磷比等均有明显变化,其中"铡短+揉搓+菌剂+20%~30%酒糟"作为肉牛饲料效果最好.

    红缨子高粱秸秆酱香型酒糟微贮饲料饲料营养适口性

    首届西北省区畜牧兽医学术联合会议暨陕西省畜牧兽医学会2024年年会在西安成功举办

    陕西省畜牧兽医学会
    75页

    母猪发情数字化检测方法研究现状与发展

    郑海波刘同海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情检测是母猪繁殖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其效率和准确性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文章对国内外母猪发情监测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母猪发情数字化监测系统的研究应用现状,进一步展望了母猪发情检测技术的后续研究方向,以期为及时准确地检测母猪发情提供参考.

    母猪发情检测数字化监测系统

    非洲猪瘟病毒研究进展

    张诚程刘威哲卿馨文全家霖...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是双股线性DNA病毒,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Asfarviridae)、非洲猪瘟病毒属(Asfivirus),是引起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的元凶.近5年来,ASF席卷全球,导致大量的生猪被捕杀,给全球养殖业造成了重大损失.由于ASFV的宿主和生存特点不断改变,其有效治疗方法仍未研发成功,致病机制也未完全明了,ASF对养殖业仍有潜在的威胁.该文对ASFV的分子病理机制、分子检测技术和治疗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与应对ASFV提供理论依据.

    ASFV病原学感染机制临床症状检测与治疗防护措施

    伏马毒素对生猪养殖的危害及其驱毒策略

    王兰周心晨韩新燕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霉菌毒素危害机制的探讨有利于寻找恰当的驱毒策略,解决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问题.在生猪生产中,伏马毒素与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并称三大头号霉菌毒素威胁.文章着眼于伏马毒素,在简要回顾包括伏马毒素在内的霉菌毒素的定义、限制水平、对环境和经济的损害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伏马毒素对生猪养殖的负面影响,并归纳了针对猪饲料中伏马毒素污染的驱毒措施.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除了被广泛使用的无机吸附剂外,酵母、细菌、酶制剂以及植物提取物在应对伏马毒素污染上也颇具潜力.

    霉菌毒素伏马毒素生猪生产饲料驱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