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床与液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床与液压
机床与液压

闵新和

半月刊

1001-3881

jcy@gmeri.com;jybjb@163.net

020-32385312

510700

广州市黄埔区茅岗路828号

机床与液压/Journal Machine Tool & Hydraulic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中文核心科技期刊,中国期刊光盘版源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刊,我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用刊。主要介绍液压、气动和控制技术,及其在工厂生产制造、机电工程设计、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情况;同时也介绍设备使用维修和技术改造、开发方面的最新科研生产成果。此外,本刊还经常报道机电行业技术有关领域的专题综述,技术讲座,国内外发展动态及最新信息。内容坚持理论与实际、普及与提高、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原则,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是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宣传企业形象的理想窗口,读者是遍布全国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工厂的技术人员,设备管理、维修人员,企业管理干部,经营促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用于低相干干涉测量系统的多通道数字与模拟信号同步采集方法研究

    丁斌何飞飞毛敏祖洪飞...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工程领域中,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同步采集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显著.同步采集这两种类型的信号可以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准确性、可靠性,并避免数据延迟、抖动等问题,尤其对于一些特定应用场景具有极高的必要性.为了适应低相干干涉测量系统中多类型多路信号的同步采集与处理需求,基于已有的数据采集仪,设计并制作了数字信号调理板,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同步采集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两种信号的高速同步采集,而且系统整体位移采集的精度很高:电动位移台在0~70mm行程内,系统测量值与干涉仪测量值最大误差为2.52 am;压电位移台在0~320 μm内,系统测量值与干涉仪测量值最大误差仅为0.54 μm.

    同步采集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低相干干涉光栅调理

    变压器油前处理自动化装置设计

    吴培伟魏晓东宋浩永赵崇智...
    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变压器油前处理操作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模块化设计一套变压器油前处理自动化装置.该装置控油模块的开瓶机构实现瓶装油样到液路系统的转移,注油注气套胶帽机构实现瓶装油样到针筒油样的自动化转移,脱气进样模块的多工位振荡托盘实现多个针筒油样升温振荡后将脱出的样气通过定量管注入色谱仪进行组分分析.对油样转移的准确性、重复性及脱气量的精准性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精准地将机械振荡脱出的气体转移到小针筒内,小针筒上方的激光传感器计算出的脱气量能精确到0.000 1 mL,实现了自动化的变压器油前处理.

    变压器油前处理自动化装置模块化设计

    水基高速开关阀动静态特性研究

    李智源王伟卢德来廖瑶瑶...
    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水基高速开关阀的动静态特性,以一款水基高速开关阀电磁铁为研究对象.阐述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在Ansoft Maxwell软件中搭建电磁铁仿真模型;通过研究平面形磁极和锥面形磁极的稳态电磁力的大小,得到该水基高速开关阀电磁铁更适合采用平面形磁极,且得到稳态电磁力与半锥角θ之间的关系;加入隔磁环对环路磁通进行优化,并分析隔磁环结构参数对电磁力的影响规律,根据仿真结果及生产工艺确定了隔磁环的最优参数;最后针对电磁铁滞后时间长、响应频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复合PWM控制策略来提升电磁铁的动态特性.根据仿真和试验结果,电磁铁滞后时间缩短了 15.8 ms,响应频率由29 Hz提升到了 40 Hz.

    高速开关阀电磁铁力位移特性动态响应

    基于三维数值仿真的球式配流阀阀口空化流场特性研究

    陈誉朱天龙吴柳杰张晋...
    158-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球式配流阀在配流过程中阀口出现的空化问题,建立三维流域仿真模型.结合Zwart-Gerber-Belamri空化模型和湍流黏度修正后的重整化群κ-ε湍流模型对球式配流阀空化现象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典型工况下流场体积分数云图与气相等值面图,揭示阀口空化强度及空泡形态的周期性演变规律,并基于速度场和压力场分析,阐明空化周期性演变过程中的流场特性.同时探究阀口开度、入口压力和背压对空化流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球式配流阀阀口空化特性受开度影响,开度越大,空化范围与强度越小,周期性的空化流场演变在开度超过0.3 mm后不再出现;背压的增高使空化区尾部无法向出口发展,抑制了流场空化范围,同时降低了流场周期性脉动频率;增大入口压力将加快阀口空化初生速率,当开度超过0.4 mm后,入口压力对阀口空化强度影响减弱.

    球式配流阀空化流场演变数值模拟

    高速开关阀先导流量控制的比例阀压力补偿研究

    刘晋沛王鹤张晓宇时祖攀...
    165-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速开关阀先导流量控制的比例阀输出流量受负载压力变化影响的问题,基于其主阀流量线性放大先导流量的特性,提出先导阀压差补偿方法,保证先导阀两端压差不变,使得流量不受负载影响,从而实现主阀流量的稳定输出,设计压差补偿器并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在先导阀和主阀之间增设压差补偿器可以抑制负载压力变化对先导流量的影响,使得线性放大后的主阀流量保持稳定;通过对压差补偿器的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了主阀输出流量的响应速度,同时降低了主阀输出流量波动,满足液压控制技术对数字液压阀输出稳定流量的需求.

    高速开关阀压差补偿器流量波动参数优化

    轴承间隙配合对电主轴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影响分析

    张珂丁馨怡王展王子男...
    172-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电主轴转子系统中,轴承与轴承座主要通过间隙配合方式连接,在轴承热变形的影响下间隙配合量会产生非均匀性变化.为了探究轴承配合间隙变化对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创建考虑间隙配合的电主轴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时域响应和傅里叶频谱分析系统的振动特性,结合分叉图和庞加莱映射分析轴承间隙配合对转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搭建电主轴振动测试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转速下,转子系统的振动随着轴承配合间隙的增大而增强,系统稳定性随着配合间隙的增大从周期运动过渡到拟周期运动最后进入混沌状态;间隙为5μm时,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振动误差率约为4.18%,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电主轴转子系统间隙配合非线性动力学振动特性

    基于双层CESO的电液伺服系统线性自抗扰控制

    贾雁金坤善张井岗李宇翔...
    17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含高频噪声的阀控非对称缸不确定扰动抑制问题,采用扰动频率分层技术,利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低通滤波特性以及扰动估计速度和精度与带宽取值正相关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双层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线性自抗扰方法.在分析双层级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稳定性基础上,与传统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继承了传统自抗扰控制优点,提高了不确定扰动估计速度和精度,有效抑制了含高频测量噪声不确定扰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可实现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的高性能控制.

    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线性自抗扰控制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高频测量噪声

    气液固多相流条件下球阀冲刷腐蚀磨损特性研究

    陈琳伟冯辉彬陈雷刘快乐...
    185-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多相流输送球阀为研究对象,对其颗粒冲刷磨损和电化学腐蚀开展数值计算研究.针对稀硫酸携带固体颗粒冲刷腐蚀球阀导致其失效的问题,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流体计算方法,运用Fluent软件对气固液三相流球阀冲刷腐蚀磨损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揭示球阀冲刷腐蚀磨损失效机制,并将模拟计算结果与现有文献的实验数据以及工程现场冲蚀球阀对比,验证数值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球阀内部流速为2~9m/s,阀芯最大冲蚀量为2.85×10-3kg/(m2·s),最大腐蚀率为2.28×10-7 kmol/(m2·s),阀内冲蚀磨损随开度的增大而减小,气相对球阀冲蚀影响微小,但阀芯内复杂的涡流减缓阀芯内侧壁面腐蚀率.颗粒的冲蚀与电化学腐蚀的交互作用会加快球阀表面镀层失效.

    球阀多相流冲刷腐蚀磨损

    非圆行星齿轮马达流场仿真分析

    周如林黄园月赵志伟胡滨...
    192-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非圆行星齿轮内部流场特性,建立非圆行星齿轮马达的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参数设置及网格无关性验证.对非圆行星齿轮马达进行流场仿真分析,探究油膜位置流场速度变化规律,研究入口压力为5~20 MPa时Q100型、Q160型、Q250型非圆行星齿轮马达的流量及容积效率随压力的变化规律;此外针对Q250型非圆行星齿轮马达,探究油膜间隙分别为0.02、0.03、0.04 mm时的流量及容积效率随压力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开展样机测试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入口压力下,容积越大,容积效率越高;容积效率随着油膜间隙的增大而降低,当油膜间隙为0.02 mm、压力为5 MPa时,马达容积效率可达90.9%;试验和理论得到的容积效率与转矩关系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大误差仅为5.76%,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非圆行星齿轮马达有限元分析流场仿真容积效率

    Ti-6Al-4V六槽深浅腔动静压轴承刚度数值分析

    李素丽王聪
    198-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材料制造的动静压轴承刚度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i-6Al-4V材料制造六槽深浅腔交错分布的动静压轴承.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六槽深浅腔动静压轴承流固耦合模型,研究轴径间隙、转速以及偏心率对QSn4-3轴承和Ti-6Al-4V轴承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钛合金材料制成的轴承刚度优于传统锡基合金材料制造的轴承,各工况参数中,轴径间隙对轴承刚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偏心率.该研究可为钛合金滑动轴承的数值模拟和设计提供参考.

    动静压轴承Ti-6Al-4V钛合金六槽深浅腔流固耦合数值分析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