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床与液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床与液压
机床与液压

闵新和

半月刊

1001-3881

jcy@gmeri.com;jybjb@163.net

020-32385312

510700

广州市黄埔区茅岗路828号

机床与液压/Journal Machine Tool & Hydraulic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中文核心科技期刊,中国期刊光盘版源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刊,我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用刊。主要介绍液压、气动和控制技术,及其在工厂生产制造、机电工程设计、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情况;同时也介绍设备使用维修和技术改造、开发方面的最新科研生产成果。此外,本刊还经常报道机电行业技术有关领域的专题综述,技术讲座,国内外发展动态及最新信息。内容坚持理论与实际、普及与提高、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原则,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是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宣传企业形象的理想窗口,读者是遍布全国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工厂的技术人员,设备管理、维修人员,企业管理干部,经营促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液并联驱动的工程钻机功率分配分析及工程试验

    李源周刘忠蔡锦云陈忠...
    142-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工程钻机动力系统功率的合理分配,提出机液并联驱动系统的功率分配方式。通过分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得出其传动部分的输出转速、转矩及总传动比的特性曲线;在此基础上,运用键合图理论建立系统功率键合图的物理模型,并推导出该系统的状态方程。基于系统功率流及能量的传递,辨识出系统的功率流及能量的传递由系统分配参数与外负载共同决定。通过构建系统各负载的数学模型,经数值计算得出各负载的关系曲线,结合AMESim软件对仿真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及钻机工程试验,得出机液并联驱动系统在中高转速有着良好的输出特性,此时,系统的功耗低,钻机钻凿效率高。经分析,应用于钻机的机液并联驱动系统及功率分配方式可满足工程基础开挖的需求,同时为工程装备的动力系统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借鉴。

    工程钻机机液并联驱动系统功率分配功率键合图状态方程

    基于微型泵和颗粒阻塞的通用柔性微夹钳设计

    洪君宋小春
    150-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自动化分拣系统中夹持装置很难实现微型化的问题,提出并制备一种通用柔性微夹钳。研究利用电共轭流体产生的射流和颗粒材料产生的堵塞实现柔性抓取的工作原理。微夹钳的整体结构包括 1 个带有电共轭流体射流发生器的微型泵和 1 个小型颗粒阻塞夹持器。通过调节微型泵中薄膜中的气压,颗粒阻塞夹持器可以迅速抓取各种尺寸和形状的物体。通过弹性膜的变形分析,推导出微夹钳数学模型并验证其抓取性能。最后,制备的微夹钳原型的外径为 14 mm,总长度为 40 mm,末端直径为 10 mm。研究结果表明:选取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作为工作液时,在颗粒材料填充率为 50%且电压为 4kV的条件下,微夹钳的最大抓取力为 93 mN,可在 0。6s内迅速完成多种形状精密件的抓取。

    微型泵电共轭流体微夹钳颗粒阻塞射流发生器

    外负载对径向柱塞泵滑靴副流场特征和强度的影响

    李少年程乐周致元张子骞...
    156-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压大排量径向柱塞泵在重载领域出现的滑靴副失效问题,在考虑油液黏温黏压特性的基础上,对滑靴副流体域展开数值计算和流固耦合仿真分析,探讨外负载对滑靴副流体域压力、流速、泄漏以及滑靴结构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负载从 1。1×108 N增加到 1。2×108 N时,吸油区滑靴副流体域的压力分布和数值基本不变,排油区滑靴副中心油腔压力增大 1。5 MPa,流体域油膜的高压区面积增大,油液压力增大了 0。05 MPa,油液流速稍有增加;滑靴副油液泄漏主要位于滑靴副边界处,高、低阻尼孔泄漏较小,随着外负载的增大,3 处泄漏量都增大,单个滑靴副总泄漏量增大 0。05 mL/s;外负载对滑靴强度影响较小,在排油区滑靴最大应力与变形发生在中心油腔处,此处是滑靴结构强度较为薄弱的地方。

    径向柱塞泵滑靴副外负载流场泄漏应力变形

    多圆弧式磁流变液传动性能研究

    胡光晖吴敏
    162-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磁流变液传动装置传动转矩小的缺点,提出一种多圆弧式磁流变液传动结构。通过有限元法对传动装置磁场进行分析,得到圆弧半径和励磁线圈电流对传动装置磁场强度影响;通过对比多圆弧式和圆筒式工作间隙的磁场强度,得出传动装置磁场强度与轴向距离的关系;建立多圆弧式磁流变液传动转矩与圆弧半径、剪切屈服应力、角速度等的数学关系。结果表明:圆弧半径对传动装置磁场强度影响显著,圆弧半径越大,磁场强度分布越不均匀;传动装置转矩随着励磁线圈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电流I=3A时,多圆弧式磁流变液传动输出转矩为 52。47 N·m,圆筒式为 37。76 N·m,前者较后者提高了 38。96%,提升效果显著。

    磁流变液多圆弧式有限元分析转矩

    外笼套式节流阀气动噪声特性分析及优化

    华剑王婧宇程荫李美求...
    168-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外笼套式节流阀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噪声问题,采用大涡模拟对外笼套式节流阀流场进行模拟计算。从流场特征角度分析气动噪声产生的机制,并基于此提出结构改进方法。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以改进结构的孔径、孔数和孔长为优化变量,以监测点总声压级为优化目标,开展降噪结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节流孔结构突变使流体介质在阀门下游形成多尺度多样化复杂流动,结构改进后流场内压力和速度脉动减小,湍化程度降低,具有二次节流和降噪效果;孔径的变化对监测点总声压级响应值的影响最为明显;对应流道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系统预测响应值之间的误差为 1。19%,验证了BBD响应面法优化结果的可靠性;优化后节流阀总声压级下降了 13。1 dB,达到了预期的降噪目的。

    节流阀流场仿真气动噪声响应面法结构优化

    CFRP/合金构件抽芯铆接成型机制及钉套变形区参数优化

    桂林景李皓周秩同胡建清...
    176-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仿真及试验的方法,针对机械锁紧鼓包型抽芯铆钉的钉套变形区中高温区域的屈服强度和长度等参数对连接强度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及试验验证,预测钉套变形区的鼓包成型形状与复合材料铆接结构的失效形式,并对铆接结构的承载性能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此外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了铆接结构最佳的钉套变形区中高温区域的屈服强度和长度等参数。结果表明:随着钉套构件高温区材料屈服强度的增加和长度的减少,铆接结构件鼓包成型装配力逐渐提升,同时铆接结构也出现承载力峰值,这主要与拉伸过程中鼓包成型区域的变形和复合材料的损伤有关。

    复合材料铆接成型有限元仿真BP神经网络

    基于机器学习的小尺寸涡轮钻具输出性能优化

    胡子龙陈婷马卫国聂玲...
    185-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小尺寸涡轮钻具扭矩小带来的弊端,建立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优化模型,通过对涡轮结构尺寸进行优化,得到高效率下扭矩更大的涡轮。采用权重估算和Garson算法,对涡轮的扭矩和效率进行敏感性分析,再通过比较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回归模型的拟合度,选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建立扭矩和效率与设计参数之间的回归模型,最后结合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寻求Pareto最优解集。结果表明:安装角对输出扭矩的影响最大,叶片数对输出效率的影响最大;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的回归模型最为准确;优化后的涡轮与初始涡轮相比,扭矩提高 1。2 倍,效率提升 1。35%。

    涡轮钻具神经网络敏感性NSGA-II算法Pareto最优解

    低温铣削航发叶片变形仿真及工艺参数优化

    陈婷胥云张加虎李磊...
    193-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发叶片铣削过程中因残余应力诱导变形问题,基于Deform与Abaqus完成叶片铣削模拟仿真,分析在残余应力作用下叶片整体变形量。将每齿进给量fz、主轴转速n、切深ap 与射流温度T作为工艺参数,设计单因素控制方案和中心复合设计试验,研究射流温度单变量和工艺参数多变量对叶片变形量的影响。应用多元二次回归方法建立叶片变形预测模型,运用方差分析检验预测模型与试验数据的拟合值。以相对低的叶片变形量为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获取最优工艺参数组。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180℃与20℃相比叶片变形量降低了35。66%,但叶片型面轮廓的余量超过允许范围(±0。05 mm)。故采用遗传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冷却温度区间为-196~-180℃,最大变形量为0。038 9 mm,满足叶片轮廓变形量误差要求。

    低温铣削工艺参数叶片变形仿真叶片变形预测模型遗传算法

    聚晶立方氮化硼刀具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NKI与WOS数据库知识图谱分析

    方莉俐姜羽飞刘韩张奎...
    20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刀具是基于立方氮化硼微粉与结合剂烧结而成的超硬材料刀具,因其具有高硬度、高热稳定性和良好的耐磨性等优点,在高速、高效、高精度的金属加工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基于 1993-2023 年CNKI与WOS数据库中相关论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制作PCBN刀具知识图谱,分析其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合作图与机构合作图呈现产学研机构紧密结合现象;通过国内外关键词共线图与聚类对比得到发展热点是刀具材料、制备技术、切削加工与磨损机制;研究脉络指出未来向材料多元化、仿真与试验结合化、研究微观化、刀具专业化方向发展。

    PCBN刀具CiteSpace软件研究热点前沿趋势

    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油膜润滑及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刘建刘波吴小翠杜朋鑫...
    213-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轴向柱塞泵中,配流副是最容易出现流量脉动和磨损失效的关键部件之一。分别研究油膜润滑、结构参数和液体性质等因素对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性能的影响,重点总结归纳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油膜润滑和结构优化的研究进展,提出改善配流副性能的规律和方法。最后对轴向柱塞泵配流副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配流副流量脉动油膜润滑结构优化轴向柱塞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