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基层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基层中医药
基层中医药

张瑞贤

月刊

2097-1222

jczyyz@126.com

010-6405217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基层中医药/Journal Basi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唐蜀华教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临证经验

    艾英刘春玲陈玲玉郦心瑶...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唐蜀华教授对于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病因病机认识及辨治用药特点。唐老认为,扩张型心肌病病理性质以正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当治以扶正补虚、活血化瘀利水。同时强调治疗时需明辨病情发展阶段,把握病机变化,结合现代药理,衷中参西,灵活遣方用药,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扩张型心肌病正虚邪实衷中参西名医经验

    严继林教授治疗胆囊炎经验总结

    李垚许珂胡正进刘亚兰...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呈长期慢性,反复发作。西医治疗主要在急性期运用抗感染、解痉止痛、利胆等疗法,但部分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部分患者依从性差,中医治疗本病有着较好的疗效。严继林教授治疗该病时,以肝胆之气郁滞立论,结合患者或兼有脾胃气虚,或兼湿浊,或兼瘀血,或兼肝阴血亏虚,或兼肝寒气郁等兼见证,治疗以理气通滞为主,运用经验方"推气四逆散"辨证加减治疗胆囊炎以及结石性胆囊炎,在缓解症状、改善一般情况方面均有着显著的疗效。

    胆囊炎胆囊结石胁痛理气通滞

    欢迎访问《基层中医药》杂志官网及采编系统

    《基层中医药》编辑部
    10页

    陈四清教授"清肝泻火、凉血散瘀"治疗痤疮经验

    吕春凤谢承豆陈亚兰兰萍...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瘀热是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于 20 世纪 70 年代率先提出的复合病理因素概念,现已逐步发展形成独特的瘀热辨证论治体系。本文总结导师陈四清教授运用周仲瑛"瘀热"理论,并结合"肝主疏泄、肝肾同源、肝主玄府"等理论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他提出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失疏泄是痤疮发生的中心环节,化热生瘀是痤疮难愈的重要原因,认为痤疮病位在肝,病机为肝火偏旺、湿热瘀郁,并以清肝泻火、凉血化瘀为治疗原则,应用于临床,获得良效。

    瘀热痤疮临床经验

    征稿启事

    16,26,54,100页

    倪青教授温阳健脾利水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验

    周雨张智伟倪青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配合中医药治疗对于稳定甲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优势。倪青教授认为该病以脾肾阳虚为发病根本,阳气亏虚、水湿内停为基本病机,临床常用温阳利水法治疗该病,同时配合疏肝理气、化痰祛瘀,佐以软坚散结、疏散邪气治其标,他结合理论和临床经验以温阳健脾利水方为基础方,灵活加减治疗该病,疗效显著,经验丰富。本文将倪青教授温阳健脾利水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验介绍如下。

    倪青温阳健脾利水法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验

    万鹏教授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所致月经过少的经验总结

    张玉万鹏段恒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厚度随着月经周期改变,2018 年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发布的专家共识中提出,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子宫内膜厚度<7 mm 为薄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过薄在短期内会导致月经过少,长期可致不孕症等疾病的发生。万鹏教授基于"经水出诸肾""精血同源"等相关理论,认为薄型子宫内膜所致月经过少以肾精不足、精血亏虚为其根本病机,临证当以补肾填精、养血活血为主要治则。其善于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补肾调肝、顾护脾胃,气血同治,阴阳同调,遵循古方 5 个方面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显著。

    薄型子宫内膜月经过少名医经验万鹏

    泽泻汤加味方治疗痰瘀型高血压病治验举隅

    孔文倩柴江玮张树峰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单纯应用西药控制血压,存在药物副作用、应用禁忌、一些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等问题,中药具有多环节、多靶点发挥作用的优势。痰瘀型高血压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本文总结张树峰老师治疗痰瘀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其以健脾利水、活血祛痰为原则,运用泽泻汤加味方治疗痰瘀型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显著。

    泽泻汤加味方痰瘀高血压病眩晕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从肝论治失眠

    许梓钰彭少林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失眠最主要的病因是阴阳的失调,阴阳的正常交感互藏和互根互用需要气机的正常运转,而肝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若各种原因导致气机不畅,则阳不入阴或阴不纳阳,最终阳气浮越于外而导致失眠。治疗上通过疏肝为主来调畅气机,进而调和阴阳,使得阳入于阴则寐。本文通过具体分析肝的特性来讨论失眠的机理。临证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该方主要针对肝郁化火、痰热上扰证的失眠,本文通过分析其方药和临床实例来为相关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失眠调和阴阳调畅气机

    电针联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荆徐波田龙姚璐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电针联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6 月—2023 年 6 月在合阳县人民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中风后偏瘫患者 80 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0 例)和对照组(40 例)。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联合小续命汤加减,2 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NIHSS评分、ADL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等指标相较于治疗前好转(P<0。05),且治疗组好转更明显(P<0。01)。结论 电针联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中风后偏瘫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电针小续命汤加减缺血性中风后偏瘫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