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胡世林;赵国胜

双月刊

1673-6427

jczy@chinajournal.net.cn

0553-4836136

241002

安徽省芜湖市乌霞山西路18号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Jour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hinese Medicin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以普及为主,提高为辅的中药学术期刊。由安徽省中医管理局主管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皖南职业学院主办。本刊专门刊登用于指导基层中药工作的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具有新颖、实用、通俗的特点。可供各级医院药剂科、中药房、药材公司、医药院校、药检所以及中医药科研部门的工作人员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指标成分分析及化学计量学的扶脾止泻颗粒质量评价研究

    夏舒鋆魏谭军陈飞魏旭...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扶脾止泻颗粒多指标成分定量的方法,并借助化学计量学及GRA手段评价其综合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扶脾止泻颗粒中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23-乙酰泽泻醇C、23-乙酰泽泻醇B、去氢土莫酸、土莫酸、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挖掘影响扶脾止泻颗粒产品质量的差异标志物.以相对关联度为测度,对扶脾止泻颗粒综合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11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9)在96.85%~100.10%之间(RSD<2.0%).化学计量学分析显示茯苓酸、葛根素、23-乙酰泽泻醇B和木香烃内酯是影响扶脾止泻颗粒产品质量的主要因子.GRA结果显示相对关联度在0.340 4~0.575 9之间.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可用于扶脾止泻颗粒质量的综合评价.

    扶脾止泻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多指标成分化学计量学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

    吴茱萸汁的制备工艺及吴茱萸汁制远志的炮制工艺优化

    姚怡林桂梅余远盼李医名...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吴茱萸汁的制备工艺以及吴茱萸汁制远志的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以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卡品碱、柠檬苦素和煎膏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对吴茱萸汁的制备工艺的影响;以细叶远志皂苷、远志(口山)酮Ⅲ、3,6'-二芥子酰基蔗糖、远志皂苷B、远志酸、远志皂苷元、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为评价指标,考察料液比、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吴茱萸汁制远志的影响.结果 吴茱萸汁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提取三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的12倍,浸泡60 min,煎煮50 min.吴茱萸汁制远志的最佳工艺为取远志加入1.5倍量吴茱萸汁,140℃炒制8 min.结论 对规范吴茱萸汁制备工艺以及吴茱萸汁制远志炮制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中药远志的炮制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远志吴茱萸药汁制法正交试验层次分析法

    响应面法优化铁皮石斛多酚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廖秀周美杨艳李齐激...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因素对超声波法提取铁皮石斛多酚得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并探究铁皮石斛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考察因素包括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基于单因素实验,综合Box-Benhnken实验对石斛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不同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判定石斛多酚抗氧化效果.结果 铁皮石斛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为80%,料液比1∶35 g/mL,温度为50℃,提取时间1 h,该工艺条件下铁皮石斛多酚的得率高达25.04%.石斛多酚提取物对DPPH、超氧阴离子、ABTS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47.51 µg/mL、26.05μg/mL、97.35µg/mL.结论 铁皮石斛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可为石斛资源在抗氧化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铁皮石斛多酚提取工艺响应面法抗氧化活性

    质量权重系数法整体表征雪菊黄酮提取物性质及其磷脂复合物的制备研究

    王开暄陈新梅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雪菊黄酮理化性质,优化雪菊黄酮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方法 以马里苷、木犀草素、槲皮万寿菊苷为指标成分,测定雪菊黄酮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并通过质量权重系数整体表征药物性质;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雪菊黄酮磷脂复合物复合率赋权,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 雪菊黄酮在pH 1.0~8.0缓冲液和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0.056 6~1.861 5 mg/mL,为低溶解性药物,在pH 1.0~6.0溶液中LogP>0,易透过胃和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为高渗透性药物;雪菊黄酮磷脂复合物最优工艺中无水乙醇为反应溶剂,脂药比为3∶1,药物浓度为0.5 mg/mL,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2.0 h,复合率为(96.26±2.71)%,与预测值相比偏差<3.00%.结论 雪菊黄酮为BCS Ⅱ类药物,制备为磷脂复合物,工艺稳定可行,可为BCS Ⅱ类药物设计提供参考.

    雪菊黄酮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磷脂复合物质量权重系数

    姜的解毒作用研究进展

    李雪丽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姜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中药,其富含多种天然活性成分,如挥发油、姜辣素和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姜临床功效确切,现代药理活性广泛,其中解毒作用是其重要的应用价值之一.目前报道的有关姜抗毒性损伤作用主要包括抑菌、抑制生物毒素、抗辐射、抑制化学药物毒副反应、解重金属之毒和对有毒中药的增效减毒作用,其对毒物造成的肝、肾、心、脑、皮肤等多种组织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均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作用机制体现为抗氧化、抗凋亡、抗炎和抗DNA损伤等多机制协同作用,共奏其效.通过介绍姜解毒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姜产品的现代研发和疾病治疗潜在价值发现提供参考.

    姜辣素挥发油毒物解毒作用

    酸枣仁及其复方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黄辰杰樊明理施学丽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症是一类常见且复杂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酸枣仁是治疗抑郁症的常用中药之一,大量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均证实其确有疗效,在抑郁症防治领域得到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酸枣仁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复方的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成果,从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炎性细胞因子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方面归纳总结其抗抑郁作用机制,为酸枣仁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复方抗抑郁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酸枣仁抑郁症作用机制活性成分中药复方

    药用植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陈芳黄强董好胜刘勇强...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诱变育种作为一种快速创新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新方法,经过诱变获得变异的材料不仅可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还可为研究生理生化过程、挖掘新基因以及解析代谢合成通路提供宝贵的材料.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诱变育种在药用植物种质创新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药用植物种质创新与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药用植物诱变育种种质创新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