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胡世林;赵国胜

双月刊

1673-6427

jczy@chinajournal.net.cn

0553-4836136

241002

安徽省芜湖市乌霞山西路18号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Jour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hinese Medicin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以普及为主,提高为辅的中药学术期刊。由安徽省中医管理局主管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皖南职业学院主办。本刊专门刊登用于指导基层中药工作的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具有新颖、实用、通俗的特点。可供各级医院药剂科、中药房、药材公司、医药院校、药检所以及中医药科研部门的工作人员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透明质酸修饰的阿奇霉素/槲皮素胶束处方优选及体外靶向性考察

    张子湑王佳华刘茉陈沐含...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透明质酸修饰的阿奇霉素/槲皮素胶束的处方,研究RAW264.7细胞的主动靶向性.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透明质酸修饰的阿奇霉素/槲皮素胶束,利用Box-Benhken响应面法对影响其包封率的三因素[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和槲皮素(Qe)质量比、Soluplus和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1000)质量比、水化温度]进行优化,并验证胶束的包封率.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来考察胶束对RAW264.7细胞的主动靶向性.结果 确定最优处方为Soluplus:Qe=30:1,Soluplus:TPGS1000=4:1,水化温度为40 ℃.经实验验证,透明质酸修饰的阿奇霉素/槲皮素胶束中阿奇霉素和槲皮素两药的平均包封率为(90.55±1.25)%.不同组胶束中阿奇霉素浓度为0.312 5~20µM范围内对RAW264.7细胞活力无影响.体外靶向性实验结果表明经透明质酸修饰后的胶束对RAW264.7细胞的靶向性增强.结论 最优处方制备的胶束具有较高的包封率,经透明质酸修饰的胶束对RAW264.7细胞具有良好的靶向性.

    阿奇霉素槲皮素透明质酸胶束处方优选靶向性

    中国麦冬产区变迁及生产现状研究

    智慧常晖王春艳齐晓丹...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麦冬产区变迁、生产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为促进麦冬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考证、产地调研及历史数据分析,探讨麦冬产区变迁规律、生产现状,并从变迁历史、种植面积、产量、需求、价格等因素进行深度分析,研究产区变迁的内在原因.结果 麦冬的主产区由原来的华中、华西、华东地区演变为现在的优势产区四川省、浙江省.亩产量由较高的安徽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逐渐演变为浙江省和四川省.麦冬的价格以"先低后高"、六年为一周期的规律起伏变化.结论 麦冬产区由"分散"逐渐向"集中"发展,形成了"浙麦冬"和"川麦冬"两个道地药材.不同产区麦冬的产量受市场、政策、技术、价格等因素影响均较大.

    麦冬产区面积历史变迁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图谱的黄精多糖文献计量学分析

    周璇张子璐鲍玉龙杨宇涵...
    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文献计量学分析黄精多糖相关文献,总结当前研究热点,预测领域前沿趋势.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关于黄精多糖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发文量、作者及作者共被引分析、地区与机构分析、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的可视化分析.结果 近年来黄精多糖的研究热度持续上升,以中国为核心多国协作的合作网络逐渐形成,但研究团队缺乏合作.黄精多糖的结构解析、药理活性与机制研究已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关于机制的研究及临床应用都是未来热门的研究方向,其预防与治疗疾病的应用有望成为未来的研究重心.结论 黄精多糖的构效关系及以抗氧化为主的活性研究是目前研究热点,未来新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对其药理机制的深入研究.

    黄精多糖CiteSpace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图谱CNKIWebofScience

    枸骨天然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刘洁孙玥郭建军俞梅兰...
    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枸骨作为一类冬青科冬青属植物,目前广泛生长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根、茎、叶、果均具有药理活性.枸骨中含有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其类型主要包括三萜、黄酮、多糖等,研究表明这些化学成分在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炎等方面的药理活性显著.通过对枸骨中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相应药理活性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枸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枸骨三萜类黄酮类药理作用

    白头翁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雪姜羽桐那效旗郑坤...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头翁汤是临床上常用的方剂之一,目前对白头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较多,但对白头翁汤的研究较少.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白头翁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研究整理,发现白头翁汤的化学成分在配伍前后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各成分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可能是白头翁汤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药理研究表明白头翁汤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菌、抗肿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调节免疫、调节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及肠道菌群有关.

    白头翁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