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屈贤明

双月刊

1002-6673

tg@myjdcp.com

010-88301744

100044

北京市首体南路2号6层632室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Journal Development & Innovation of Machinery & Electrical Products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管、主办。1988年创刊,杂志文章均邀请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及企业技术研究、产品开发、项目管理人员撰写,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现实的指导意义,代表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折叠尾翼展开水动力载荷与展开规律分析

    刘曜李文立李治涛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ANSYS FLOTRAN为工具,对某水下航行体折叠尾翼展开过程中的外流场进行数值仿真计算,获得不同时刻尾部流体载荷分布.利用载荷仿真结果对尾翼的展开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在拖曳进行了试验测量.与试验结果对比,数值分析与试验测量的尾翼展开结果基本一致.

    ANSYSFLOTRAN水下航行体折叠尾翼流场

    基于外存八叉树STL模型的拓扑重建方法

    翟晨龙朱冬梅贺可太孟晓伟...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STereoLithography(STL)三维模型文件,使用八叉树数据结构对模型进行拓扑重建,根据STL模型三角面片法向量夹角不同,找到任意三角面片设定该法向量为基准法向量设定阈值角度将在阈值角度内的三角面片划分成同一部分,最终完整模型被划分成多个子区域,再将子区域投影到基准法向量垂直的平面上得到平面点集,然后使用八叉树讲这些点集进行存储,使用Delaunay三角形法将得到的点集进行平面网格划分,最终使用朴素反映射法将画好的平面网格投影到模型表面.

    模型分割拓扑重建八叉树网格划分

    热处理变形控制工艺优化装置设计与研究

    郝青华张鹏杨春光何耀宇...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处理工装是保持和提高复杂结构铸件精度的关键技术装备.为消除长度大、壁厚小、型面结构复杂的铸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带来的应力,本文结合计算机辅助方法,分析典型零件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因素,设计和制造热处理工艺优化专用装置.同时,结合实际热处理形变程度,不断完善设计方案.通过测试热处理前后铸件型面变形量的大小,最终确定了适用铸件的热处理变形控制工艺优化装置,极大程度地消除了零件的残余应力,减小了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量.

    变形控制热处理工装残余应力

    一种电比例控制位移-流量反馈式控制阀

    徐赟霍志亮钱军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流量控制阀为研究对象,针对流量控制阀负载控制稳定性差、流量变化大、易泄露的问题,基于Valvistor节流阀的原理,设计了一种电比例控制位移-流量反馈式控制阀,主要阐述了该流量控制阀的阀体结构和液压桥路原理.通过AMESim建立该流量控制阀的阀体和比例电磁铁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流量控制阀在恒定电信号输入下,出口流量几乎不随负载变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使系统对负载变化不敏感.

    流量控制阀液压桥路比例电磁铁负载变化AMESim

    剪刀叉顶升机构的铰接力分析

    刘玉杰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根据虚功原理对剪刀叉顶升机构的液压缸推力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刚体动力学仿真验证,确认理论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同时通过仿真,得到剪刀叉结构各运动副处铰接力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据此为剪刀叉顶升机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虚功原理剪刀叉顶升机构铰接力刚体动力学

    大时滞过程控制方法比较研究

    陈宇昊王玎楠朱建国郑天歆...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时滞特性,尤其是对于大滞对象的控制一直以来都是难题.大时滞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控制效果和稳定性.因此,控制大时滞过程一直是控制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内模控制方式对于时滞系统具有良好的参数调节性能,并且通过引入滤波器可以使系统具备较好的鲁棒性.Smith预估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时滞补偿方法,但对于参数变化较为敏感.PID控制具有结构简单、原理清晰、适应性强和鲁棒性强的优点.在本文中,我们主要通过仿真比较来研究了三种控制方式对大时滞过程的控制效果.

    大时滞内模控制Smith预估控制PID控制

    基于弹塑性模型的某舰炮抽壳力仿真计算

    郝攀张冰梅帅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舰炮射击后药筒贴膛力对抽壳初速存在重要影响,贴膛过程药筒表现出弹塑性大变形特性,且沿口部至底部贴膛极不均匀,简化的二维模型及薄壁圆筒解析模型已经不能满足定量的分析需求.建立了基于弹塑性抽壳过程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Johnson-Cook本构模型描述药筒弹塑性大变形行为,通过仿真计算获取药筒及炮膛动态应力应变、接触力及摩擦力等参量,分析了药筒动态贴膛规律及受力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舰炮射击过程药筒经历贴闩、径向自由膨胀至贴膛、贴膛后与炮膛协同变形及回弹至平衡态四个阶段,平衡状态后抽壳阻力不再变化,保持在 13320N左右,抽筒子作用于药筒后抽壳初速最高达到 18.9m/s,该抽壳初速满足了舰炮高速连发的设计性能要求.

    舰炮贴膛抽壳力弹塑性模型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刘海枫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让诸多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应用PLC技术,使传统继电器控制方式存在的缺陷得到了明显改善,增强了控制系统的工作可靠性、稳定性.不同的电气设备对自动化控制具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应对PLC技术予以充分了解,再以此促进自控水平的提升.近年来,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PLC技术实现了良好发展,功能也明显强于过去,所以对这一技术的应用继续展开深入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促进电气自动化实现更好的发展.

    PLC技术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应用

    基于数字孪生机床模型的加工路径优化研究

    蔡杨
    139-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造业个性化加工转型对数控机床加工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固定工况构建的数字孪生模型无法适应生产要求进行加工路径的调整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以改进的遗传模拟退火算法(IGASA算法)嵌入到数字孪生机床模型,根据实际加工需求,构建了走刀长度与换刀成本综合最小化的目标函数,并设定了数控加工运动干涉约束、重复走刀约束、基元加工顺序约束、刀具寿命约束四种约束,以IGASA算法进行目标求解,以获取到最优加工路径.同时,通过数字孪生机床模型实现对数控机床的虚拟映射,实时获取加工数据与数控机床运行数据,并根据数据变动,采用IGASA算法进行最优加工路径的自适应更新.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重新进行加工路径的更新,案例中的加工路径长度缩小了 141.56mm,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数字孪生技术数控机床数字孪生机床模型IGASA算法加工路径优化

    基于PLC的冷床控制系统技术改造

    师宁刘辉周琳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厂区区域改造时期,对设备老旧的冷床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将原来的交流调试系统改为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本系统采用 S7-300CPU315-2DP 控制器和 ET200 系列 I/O 模式,通过PROFIBUS总线实现了分布式控制.自设备投入运行以来,生产效率明显提升,达到了预期效果.

    冷床控制系统S7-300液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