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范利

双月刊

1674-3245

plabjyx@301hospital.com.cn

010-66936963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Care and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本刊论文关于医学伦理的要求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编辑部
    70页

    无创通气AVAPS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

    张磊乜庆荣刘启蒙安梦桥...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无创机械通气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AVAPS)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在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呼吸科住院的 82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S/T模式+内科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AVAPS模式(S/T+VT目标)+内科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变化、通气效果和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呼吸机不耐受给予内科治疗 5 例、治疗失败气管插管者 8 例;观察组 40 例,呼吸机不耐受 2 例、治疗失败气管插管者 3 例,并且插管后进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治疗,无 1 人死亡,其余患者全都好转出院。机械通气治疗后,两组患者pH值均上升,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与机械通气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不同时刻pH值的上升与PaCO2 降低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潮气量(VT)(520。00±50。00)ml、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9。77±1。30)L/min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RR)(16。00±1。00)次/min、平均漏气量(Lleak)(18。00±6。00)L/min明显低于对照组,人均呼吸机吸氧时间/日(TA)(7。35±2。44)h和人均带机时间(TB)(52。89±9。85)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79、6。999、11。366、9。347、7。944、11。672,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依从性90。0%高于对照组 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9,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率 7。50%、面部压伤 7。50%、胃肠胀气5。00%、吸入性肺炎 2。50%和眼结膜炎 2。5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AVAPS模式减少呼吸肌做功,人机协调性好,较BiPAP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

    无创机械通气AVAPS模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价值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胡成云金莉周舒梅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 2021 年1 月~2023 年2 月于六安市中医院行血液透析患者 151 例。采用亚洲肌少症工作组标准诊断肌少症 46 例(肌少症组),其他 105 例患者为非肌少症组。使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问卷(MQSGA)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对肌少症组和无肌少症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透析相关指标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元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肌少症组的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前白蛋白、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非肌少症组,年龄、糖尿病患者占比、MQSGA评估营养不良占比、超敏C反应蛋白高于非肌少症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超敏C反应蛋白、二氧化碳结合力是影响肌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增加、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是影响MHD患者肌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需根据MHD患者特点,尽早识别,实施个体化的干预方案。

    维持性血液透析肌少症二氧化碳结合力超敏C反应蛋白

    结直肠腺瘤并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研究

    彭扬崔凯悦王秀莲赵培庆...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腺瘤并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20 年12 月~2022 年 10 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结直肠腺瘤患者 223 例,所有病例术前均完善内镜下活检且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IN),行内镜治疗术后按病理升级情况分为未升级组与升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结直肠腺瘤IN内镜治疗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结果 223 例结直肠腺瘤患者上皮内瘤变病灶内镜治疗术后发生病理升级63 例(28。3%),其中 199 例术前活检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病灶中,49 例手术后病理升级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有 4 例术后病理升级为结直肠癌(CRC);24 例术前活检为HGIN的病灶中,10 例手术后病理升级为CRC。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腺瘤大小≥1 cm、形态为长蒂、组织学类型(有绒毛结构)、合并代谢综合征是IN患者内镜治疗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腺瘤大小≥1 cm、形态为长蒂、组织学类型(有绒毛结构)、合并代谢综合征(MS)是结直肠腺瘤IN患者内镜治疗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直肠腺瘤上皮内瘤变活检内镜治疗病理升级

    体质量指数对结肠镜检查的影响

    张旭朱砾赵文东高文娟...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体质量指数(BMI)对于结肠镜检查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2 月~2022 年 12 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二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 299 例,根据BMI进行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n=30)、正常体重组(18。5 kg/m2≤BMI<24 kg/m2,n=188)、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n=45)和肥胖组(BMI≥28 kg/m2,n=36)。分析统计 4 组患者盲肠插管率、进镜时间、肠道清洁度(BBPS评分)及进镜难度术者评分等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低体重组盲肠插管率为 93。33%,肠道准备情况良好,进镜时间较长,术者评分较高,操作难度较大;正常体重组盲肠插管率为 100%,肠道准备情况均为满意,术者评分较低,操作较为简单,进镜时间最短;超重组盲肠插管率为 100%,进镜时间较长,术者评分较低,操作难度较小,肠道准备情况欠佳;肥胖组盲肠插管率为 97。22%,肠道准备不佳,进镜时间较长,术者评分最高,操作最为困难。结论 正常体重或超重的患者,结肠镜检查的难度较小,肠道清洁度良好,低体重或肥胖的患者,结肠镜检查难度较大,肠道清洁度不佳,因此在结肠镜检查前,应根据患者BMI情况给予更为合理的肠道清洁方案,提高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与质量。

    体质量指数结肠镜检查检查难度

    PCNL肾造瘘管留置对患者术后出血、炎症反应情况的影响研究

    徐启鹏章钟凌峰张国华...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肾造瘘管留置对患者术后出血、炎症反应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2 月~2021 年 12 月在宁国市人民医院行PCNL的肾结石患者 100 例,根据患者有无留置肾造瘘管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留置肾造瘘管,观察组未留置肾造瘘管。对比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情况、术前及术后 1 d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15。28±4。82)d vs。(11。68±4。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出血发生率(8。00%vs。6。00%)、术后出血量[(221。47±42。58)ml vs。(215。68±39。74)m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3,P>0。05);术后 1 d,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高于术前,且对照组术后 1 d的CRP、TNF-α、IL-6 水平分别为(23。17±3。74)mg/L、(11。93±2。27)pg/L、(21。85±3。72)pg/L,明显高于观察组(20。85±3。6)mg/L、(10。75±2。11)pg/L、(19。68±3。55)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22、2。692、2。984,P<0。05)。结论 在PCNL中留置或不留置肾造瘘管均能获得良好的结石清除率,但留置肾造瘘管会延长住院时间,加剧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恢复进程较慢。

    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肾造瘘管留置术后出血炎症反应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征稿启示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编辑部
    89页

    椎间孔镜下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李伟丛鹏张然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椎间孔镜下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9 月~2022 年 8 月于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疼痛科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07 例。其中采用可视化环锯辅助57 例(可视化环锯辅助组),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 50 例(TESSYS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C臂透视次数、关节突成形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 3 个月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可视化环锯辅助组术中透视次数、关节突成形过程中VAS评分及手术时间均低于TESSYS组[(5。77±0。93)次vs。(13。46±1。58)次、(2。03±0。61)分vs。(2。75±0。74)分、(61。34±13。81)min vs。(68。52±10。96)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22、5。514、2。950,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VAS及ODI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下腰背和腿部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VAS及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化环锯辅助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3。51%(2/57),TESSYS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2/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17,P= 0。894)。结论 椎间孔镜下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与TESSYS技术比较操作更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放射暴露及术中疼痛。

    椎间孔镜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创伤一体化救治模式探讨及其对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张冠军邹静蓉祁航李文健...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采用创伤一体化救治模式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无锡惠山区人民医院 2019 年 1月~2021 年 5 月期间采用传统模式救治的 92 例严重创伤患者为对照组,2021 年 6 月~2023 年 3 月采用创伤一体化模式救治的83 例患者为一体化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诊分流专科治疗模式,一体化组采用团队一体化救治模式,并相应完善硬件配置及辅助环节。比较两组患者来院后急诊整体治疗处置时间、接受急诊手术患者来院至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 28 d死亡率;比较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一体化组的急诊整体治疗处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5。26±0。65)h vs。(2。13±0。88)h],接受急诊手术患者来院至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1。28±0。37)h vs。(2。35±0。4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24、16。838,P=0。000);一体化组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14。79±4。85)d vs。(16。24±5。16)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9,P=0。058)。一体化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7。23%vs。1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7,P=0。028)。一体化组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43%vs。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0,P=0。014);两组间DIC发生率(4。82%vs。11。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2。836,P= 0。092)。结论 创伤一体化救治模式能缩短多发伤患者急诊处置时间,降低死亡率和MODS 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多发伤一体化急诊预后

    糖尿病足患者血清HIF-1α、Fetuin-A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李兴梅贺璞流芳胡杰李蒙...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足综合征(DFS)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ɑ(HIF-1ɑ)和胎球蛋白-A(Fetuin-A)与下肢动脉疾病(LEA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020 年 7 月~2022 年 2 月榆林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 98 例 2 型糖尿病合并DFS患者(DFS组)、102 例 2 型糖尿病无DFS患者(单纯T2DM组)及同期 100 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根据下肢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将DFS患者分为下肢血管正常亚组(n=23)和LEAD亚组(n=7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HIF-1α、Fetuin-A水平变化。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FS组和单纯T2DM组患者血清HIF-1α和Fetuin-A均升高,且DFS组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2。90、147。415,P<0。05)。与下肢血管正常亚组相比,LEAD亚组DFS患者血清HIF-1α和Fetuin-A水平均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99、-5。493,P<0。05)。而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HIF-1α和Fetuin-A是DFS患者LEAD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DFS患者血清HIF-1α和Fetuin-A与Wagner分级、下肢血管病变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HIF-1α和Fetuin-A水平与DFS患者LEAD风险密切相关,可作为DFS患者LEAD风险的预测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胎球蛋白-A糖尿病足综合征下肢动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