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军事护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军事护理
军事护理

姜安丽

半月刊

2097-1826

jfjhlzz@163.com

021-81871496

200433

上海翔殷路800号

军事护理/Journal Military Nurs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第二军医大学主办的全国性护理专业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1984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设有论著、综述、教育研究、护理管理、军事护理及经验交流、个案研究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孕晚期妇女母胎依恋现状及其与分娩恐惧的相关性研究

    李海云张国春褚梁梁王君芝...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孕晚期妇女母胎依恋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分娩恐惧的相关性,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2023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孕晚期妇女329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娩态度量表、产前依恋问卷等对其调查。结果 孕晚期妇女分娩恐惧总分为(29。12±6。39)分,母胎依恋总分为(48。54±7。85)分。不同年龄、胎次、文化程度以及是否计划内妊娠、有无孕期并发症和孕期抑郁情绪等的孕晚期妇女,母胎依恋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娩恐惧与母胎依恋得分呈负相关(r=-0。471,P<0。001)。年龄、胎次、长期居住地、文化程度、是否计划内妊娠、孕期睡眠时间≥10 h/d、有无孕期并发症和孕期抑郁情绪是母胎依恋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孕晚期妇女分娩恐惧和母胎依恋处于中等水平,两者呈负相关。医护人员可采取针对性的干预预防孕妇分娩恐惧,从而改善母胎依恋关系。

    孕晚期分娩恐惧母胎依恋横断面研究相关性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技能缺陷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

    崔慧英白慧邓欢欢韩健...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技能缺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9-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唐山市5所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治疗的失能老人及其主要家庭照护者共计370对为研究对象,采用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技能缺陷评测量表对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家庭照护者的照护技能得分为(50。55±17。15)分。照护者性别、文化程度、照护总时长、有无社会协助、对照护责任的看法、接受照护技能培训次数以及失能老人有无长护险是照护技能缺陷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路径分析显示,接受照护技能培训次数、对照护责任的看法、失能老人有无长护险对照护技能有直接效应,照护者性别、文化程度、照护总时长、有无社会协助对照护技能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结论 失能老人照护者的照护技能存在中等程度的缺陷,应建立常态化的照护者技能培训计划,提升其照护技能水平。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技能缺陷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杭州市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工作嵌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汪晨金瑛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工作嵌入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管理者制订留职策略和培养急诊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杭州市6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267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嵌入量表、护士工作环境量表和心理资本量表等对其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工作嵌入总分为(70。52±13。72)分,护士工作环境总分为(92。52±16。10)分,心理资本总分为(87。41±17。45)分。不同年龄、职位、聘用方式、工作年限、平均月收入和每月夜班频次的急诊科护士工作嵌入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诊科护士工作环境总分与工作嵌入总分呈正相关(r=0。866,P<0。01)。护士工作环境、心理资本和平均月收入是影响急诊科护士工作嵌入的主要因素,可解释急诊科护士工作嵌入总变异程度的77。8%。结论 急诊科护士工作嵌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管理者可从改善护理工作环境、完善薪资收入和不断开发心理资本等方面,提升急诊科护士工作嵌入水平。

    急诊科护士工作嵌入留职影响因素

    癌症生存者重返工作社会支持真实体验的Meta整合

    苏晓琴郭瑜洁阙文倩蒯本鑫...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整合癌症生存者重返工作社会支持真实体验,为开展社会支持提供参考。方法 全面检索知网、万方、PubMed、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有关癌症生存者重返工作社会支持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2012年11月至2022年11月,采用JBI(Joanna Briggs Institute)质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对文献进行Meta整合。结果 共纳入26篇文章,归纳为9个新类别,合成2个整合结果,即积极的支持体验和消极的支持体验。结论 应充分关注癌症生存者在重返工作过程中的社会支持体验和需求,建立支持干预措施,完善癌症生存者职业保障制度,促进其重返工作重返社会。

    癌症生存者重返工作社会支持质性研究Meta整合

    下肢骨搬运治疗患者参与自身健康照护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龚雪张萍廖少娜黄文嫣...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下肢骨搬运治疗患者参与自身健康照护过程中的体验与需求,为制订基于患者诉求的健康照护参与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2-3月,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在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创伤骨科行下肢骨搬运术治疗的12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共提炼归纳出参与态度差异化(主动参与、被动接受)、参与过程存在障碍(角色思维固化、疾病负担制约、信息困境感知、医疗环境限制)、呈现多维度的参与需求(信息支持需求、情感支持需求、过渡期护理需求)3个主题。结论 下肢骨搬运治疗患者参与自身健康照护过程中尚存在较多问题,医护人员应帮助其纠正角色认知偏差,提高其自我倡权意识和参与能力,关注其参与过程的障碍因素,优化多元支持系统,以促进患者围术期和过渡期自身健康照护的有效参与。

    下肢骨搬运患者参与健康照护体验需求质性研究

    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生物安全事件核心应急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赵燕祥肖芳林朱敏支晨...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生物安全事件核心应急能力指标体系,为护士相关核心应急能力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构建指标体系初稿,纳入19名专家进行3轮专家函询,征询专家意见并修订,确定最终指标体系并设置指标权重。结果 3轮专家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3、0。896、0。903;协调系数分别为0。209~0。295、0。217~0。299、0。232~0。304(P<0。01),最终构建的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生物安全事件核心应急能力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66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结果合理实用,可用于评价护士生物安全事件核心应急能力。

    护士生物安全核心应急能力评价指标

    护士长人文关怀行为与新入职护士转型冲击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罗玉红凌文静貟蓓郑朝婷...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新入职护士转型冲击现状,并分析其与护士长人文关怀行为的相关性,为降低新护士转型冲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年3-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贵州省15所三级综合医院工作2年内且正在进行新入职培训的112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使用护士长给予护士人文关怀行为量表、新护士转型冲击量表等对其调查。结果 新护士转型冲击总分为(89。93±24。76)分,护士长给予护士人文关怀行为总分为(98。58±22。92)分;不同性别、第一学历、职称、轮转压力以及第一志愿是否为护理学专业的新入职护士,其转型冲击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长人文关怀行为与新护士转型冲击呈负相关(r=-0。294~-0。469,均P<0。01)。职称、第一志愿是否为护理学专业、轮转压力、护士长人文关怀行为是新护士转型冲击影响因素(P<0。01),共解释总变异的48。7%。结论 新入职护士转型冲击处于较高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管理中,改善新护士入职培训主观体验。

    新护士轮转压力转型冲击人文关怀影响因素

    癌症患者自我表露和家庭抗逆力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研究

    雷平萍张爱华李秀娟朱萍...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自我表露、家庭抗逆力和创伤后成长的现状,分析其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为提高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1-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厦门市3所综合性医院的293名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自我表露量表和家庭抗逆力量表等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自我表露得分、家庭抗逆力得分分别为(57。20±15。93)分、(35。61±6。66)分和(96。39士8。74)分;自我表露和家庭抗逆力与创伤后成长均呈正相关(r=0。213、0。300,均P<0。01);家庭抗逆力可直接正向影响创伤后成长,直接效应为0。29;家庭抗逆力可通过自我表露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创伤后成长,中介效应为0。037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值的11%。结论 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提高患者的家庭抗逆力水平和促进患者负性情绪的自我表露可促进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和更好的康复。

    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自我表露家庭抗逆力

    孕产妇和助产士参与连续性群组式护理模式的应用和体验

    文永霞周蓉张彩虹李敏香...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连续性群组式护理模式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为完善围产期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7-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海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建档并规律产检的孕30~32周孕妇144名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和信封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围产期保健服务模式,干预组采用连续性群组式护理模式。干预结束后以目的抽样法选取干预组15名孕产妇和实施干预的3名助产士进行半结构访谈,评价该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连续性群组式护理模式促进了同伴关系、护患关系、父亲角色的成长以及助产士角色定位,并能触发团队力量为孕产妇提供多元化支持,但也存在相应的困境与挑战。结论 连续性群组式护理模式为孕产妇提供了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并促进助产士的职业认同,但该模式的组织管理支持尚不足,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探讨组织支持对其的影响。

    群组式护理连续性围产期保健助产士

    重症监护室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离床活动评估障碍的质性研究

    张婉竹余培琳余梦婷米洁...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深入了解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离床活动评估的障碍因素,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离床活动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某院ICU护士 11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ICU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离床活动评估的障碍因素被提炼为3个主题,即:评估面临客观障碍,评估的意识及经验欠缺,离床活动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阻碍护士实施评估。结论 建议研发标准化的评估工具、规范评估流程,倡导多学科团队的参与,提高评估的知识技能和重视程度,以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离床活动开展率。

    重症监护室离床活动机械通气评估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