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解放军药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解放军药学学报
解放军药学学报

叶晓炜

双月刊

1008-9926

jfjn2008@126.com

010-66949046,66949021

100166

北京市丰台西路17号

解放军药学学报/Journal Pharmaceut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级药学学术性一类期刊,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主办、出版,《解放军药学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我国和军队各医、药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单位中、高级专业技术工作者的研究论文和科研成果;介绍有普遍或特殊代表意义的工作经验,对学科发展和专业研究有导向和指导意义。本刊已被国家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列为期刊源期刊,被《中国药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列为核心期刊,并荣获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蓉栀颗粒的急性毒性研究

    李晓琳陈升富王芃李茂星...
    50-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探讨蓉栀颗粒的药物安全性。方法 40只BALB/c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和给药组。灌胃前禁食6 h,不禁水,给药组第1 天灌胃2次(蓉栀颗粒28。6 mg·g-1),间隔12 h;空白组灌胃相同体积的灭菌注射用水。第2次灌胃后各组小鼠禁食3 h后自由进食饮水,观察14 d内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药物延迟性反应、毒性反应,第14 天后检测小鼠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指标,记录脏器指数并观察各组小鼠脏器的病理表现等。结果 实验过程中,小鼠活动正常,进食及饮水量正常,大小便正常,呼吸频率和深度正常,皮毛光滑,活动自如,排便未见异常,睡眠状况良好,无死亡。给药组小鼠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指标、脏器指数与空白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病理学改变。结论 口服蓉栀颗粒无急性毒性反应。

    蓉栀颗粒急性毒性小鼠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诱发癫痫12例文献分析

    周怡梅肖丽丽李世蒙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诱发癫痫的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载的2012-2022年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诱发癫痫的病例报告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12例不良反应报告,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8。33±25。34)岁。癫痫发作最早出现于用药后6 h,发作次数最多5次。经停药或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可诱发癫痫,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有高危因素者应加强药学监护,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癫痫文献分析

    临床药师对结肠癌患者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后致带状疱疹的药学监护

    徐韬汪皖青朱建国李轶...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结肠癌患者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后致带状疱疹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此类患者的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结肠癌患者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后伴发带状疱疹的治疗过程。该患者确诊结肠癌采用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靶向治疗2周期后出现带状疱疹。医师予静脉滴注阿昔洛韦500 mg抗病毒治疗、肌肉注射腺苷钴胺1。5 mg营养神经、外用涂抹炉甘石洗剂适量。临床药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带状疱疹诊疗规范,协助临床医师优化抗病毒药物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药物选择及临床应用,并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医师采纳药师建议;患者经对症治疗后明显好转,继续行抗肿瘤治疗。结论 在结肠癌患者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后伴发带状疱疹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完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安全合理用药教育和药学监护,对保证治疗有效性、实现药师专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结肠癌化疗西妥昔单抗带状疱疹药学监护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麝香接骨胶囊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余小翠王习文胡丹贾瑞琪...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麝香接骨胶囊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 采集麝香接骨胶囊在12 000~4 000 cm-1谱段范围内的近红外光谱,利用OPUS 7。8光谱分析软件进行处理,采用一阶导数法建立定性模型、采用一阶导数加矢量归一法建立聚类分析模型、采用二阶导数法建立一致性模型。结果 建立的定性模型可以快速鉴别麝香接骨胶囊的真伪,聚类分析模型与一致性模型可以区分厂家。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模型为麝香接骨胶囊的鉴别、区分提供新的方法,为麝香接骨胶囊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近红外光谱技术麝香接骨胶囊定性模型聚类分析模型一致性模型

    《解放军药学学报》开通优秀论文发表绿色通道

    64页

    某院住院患者用药医嘱全程审核干预模式的实践

    李彩云张晓兰江翊国黄立峰...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住院医嘱全程审核干预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探索前置审核+医嘱执行中审核的干预模式,统计分析并评价该模式运行1年的效果。结果 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共审核住院医嘱755 104条,成功干预933条不合理医嘱;外科的不合理医嘱发生率较内科高。干预的不合理医嘱中,60。13%为审方药师干预,39。87%为临床药师干预。两类药师干预的不合理医嘱类型各有侧重点,临床药师更能发现并干预深层次的不合理医嘱。结论 住院医嘱全程审核干预模式可充分发挥审方药师和临床药师的专业优势,有效干预不合理医嘱,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药师医嘱全程审核干预合理用药

    应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不规范性问题的发生率

    席红领郭佳王为然张强...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不规范性问题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某医院自2020年7月开始将PDCA循环管理用于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中,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研的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7项为对照组,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研的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7项为PDCA整改组,对其试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对照组)和实施后(整改组)的临床试验过程中病历书写、方案偏离、不良事件、合并用药问题及知情同意问题的发生情况及不规范性问题的发生率。结果 PDCA循环理论实施后(整改组)的临床试验中不规范性问题的发生率为30。8%,显著低于实施前(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效果显著,有助于规范临床试验过程,保护受试者权益,提高临床试验质量。

    PDCA循环管理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

    《解放军药学学报》编辑部声明

    71页

    临床药师参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型抗肿瘤药物多学科协作诊疗3例

    高勇徐伟佳王平平吴雪...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多学科协作诊疗中对新型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的促进作用。方法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3例典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多学科协作诊疗,经系统性分析和评价既往用药,优化临床用药决策,并从药物治疗的有效性、经济性、不良反应和患者用药依从性等方面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3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抗肿瘤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减轻,生存期延长,药物治疗费用较低。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抗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协助个体化精准用药,应兼顾治疗价值和药物经济性,关注医保政策,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做好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多学科协作诊疗抗肿瘤药物药品不良反应

    毒品催化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闫俏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综述了降解毒品与易制毒化学品的意义、研究现状和降解机制,对比了毒品降解技术在应用中的效果;与传统的销毁方法进行比较,超声催化、光催化等技术在毒品与易制毒化学品降解方面具有降解效率高、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值得在该领域推广。紫外光催化在部分体系中也具有催化效率高、易于操作、运营成本低的优点。

    毒品易制毒化学品毒品催化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