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解放军药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解放军药学学报
解放军药学学报

叶晓炜

双月刊

1008-9926

jfjn2008@126.com

010-66949046,66949021

100166

北京市丰台西路17号

解放军药学学报/Journal Pharmaceut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级药学学术性一类期刊,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主办、出版,《解放军药学学报》编辑委员会编辑,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我国和军队各医、药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单位中、高级专业技术工作者的研究论文和科研成果;介绍有普遍或特殊代表意义的工作经验,对学科发展和专业研究有导向和指导意义。本刊已被国家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列为期刊源期刊,被《中国药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列为核心期刊,并荣获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现状、问题与展望

    蒯丽萍张晓东
    299-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9年以来,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通过颁布系列法规制度,遴选并调整了多版基本药物目录,初步建立了我国基本药物制度,为提升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用药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相关政策相继颁布实施,我国基本药物制度也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本文回顾了 2009年以来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建立与实施的基本情况,通过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当前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对未来该制度的优化与调整提出建议。

    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目录国家药物政策

    军队医院制剂养胃颗粒质量检查项目的验证

    杨阳葛媛赵娜娜陈晴...
    304-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军队医院制剂养胃颗粒质量检查项目进行验证。方法 依据处方组成及工艺制备3个批次养胃颗粒,进行性状和理化鉴别,粒度、溶化性、装量差异、水分、干燥失重、微生物限度等项目的检查。结果 3个批次养胃颗粒的粒度检查中,不能通过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为(7。40±1。13)%;溶化性检查中,溶液均呈轻微浑浊,未见异物及焦屑;装量差异中,超出装量差异限度(±5%)的每个批次均未超过2袋,且未有1袋超出装量差异限度1倍;水分检查中,水分为(4。22±0。33)%;干燥失重检查中,减失质量为(1。60±0。38)%。3个批次养胃颗粒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的回收比值均在0。5~2。0范围内;试验组大肠埃希菌正常检出,阴性对照组未检出。结论 3个批次养胃颗粒的粒度、溶化性、装量差异、水分、干燥失重、微生物限度项目检查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要求。平皿法适用于养胃颗粒中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常规法适用于大肠埃希菌的测定。

    养胃颗粒质量检查方法验证

    HPLC-MS/MS测定人脑脊液中多黏菌素E1和E2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王琴会张婷婷张文娟强琼...
    308-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盐析辅助液-液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快速测定人脑脊液中多黏菌素E1和E2浓度的方法。方法 以多黏菌素B1为内标,用乙腈萃取脑脊液样本,甲酸铵作为盐析剂进行液-液萃取。并对盐析剂浓度、盐析剂体积以及萃取剂体积进行了优化。色谱柱采用Waters Xselect ® HSS T3(2。1 mm× 150 mm,2。5 µm),流动相用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方式,检测时间 6 min。结果 在优选实验条件下,脑脊液中多黏菌素E1和E2分别在0。20~8。00μg·ml-1(r=0。9960),0。35~14。12 μg·ml-1(r=0。9984)范围线性良好。待测物的准确度均在91。4%~109。0%范围,日内、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9。5%。多黏菌素E1的提取回收率为77。7%~84。3%,多黏菌素E2的提取回收率为60。3%~68。3%。待测物在脑脊液中无明显基质效应。脑脊液样品在采集、储存、预处理过程中均能保持稳定。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实验成本低,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应用于临床患者脑脊液中多黏菌素E1和E2的浓度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盐析辅助液-液萃取脑脊液多黏菌素E

    《解放军药学学报》开通优秀论文发表绿色通道

    313页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分析

    李岩杨海青易海龙王宇龙...
    314-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情况,评价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为手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某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提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骨科住院患者中行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1927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其预防用药的合理性,并采用帕累托分析法分析不合理用药类型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及一般因素。结果 1927例Ⅰ类切口手术有1356例预防性用药,预防使用率为70。37%;其中589例患者在术前0。5~1 h给予抗菌药物,占43。44%,546例预防用药疗程不超过24 h,占40。26%;预防用药占比前2位的是头孢呋辛(89。01%)和左氧氟沙星(8。26%);812例存在预防用药不合理的问题,不合理用药率为59。88%。帕累托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不合理用药类型的主要因素有疗程不适宜和预防用药给药时机不合理,分别为810例次(40。76%)和767例次(38。60%);次要因素为无指征预防用药202例次(10。17%);一般因素有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当、手术时间>3 h未追加用药和不合理联合用药,分别为137例次(6。89%)、56例次(2。82%)和15例次(0。75%)。结论 该院骨科Ⅰ类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预防用药疗程不适宜、给药时机不合理、无指征预防用药等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监督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骨科手术Ⅰ类切口抗生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黄荆叶抗流感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金蕾郭艳萍章燕红
    318-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黄荆叶抗流感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 先以细胞实验证明黄荆叶提取物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的复制作用,进一步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其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结果 细胞实验显示,黄荆叶水提液和醇提液均能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复制;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44种黄荆叶活性成分,对应54个潜在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显示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表皮生长因子细胞增殖和信号转导的受体、雌激素受体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为其核心靶点;GO分析得到分子功能15条、生物过程20条、细胞组成11条;KEGG富集分析得到NF-κB、细胞凋亡、血小板活化等抗病毒相关通路;分子对接显示艾黄素、木犀草素、Vitedoin B与MMP9结合稳定,山奈酚和Negundin A与PTGS2结合稳定。结论 体外细胞实验表明,黄荆叶提取物对甲型H1N1病毒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醇提物效果优于水提物。黄荆叶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方式发挥其抗流感作用,本研究为黄荆叶抗流感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和依据。

    流感病毒黄荆叶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加红生化方提取工艺研究

    陈龙浩张强马文聪林鸿举...
    325-329,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加红生化方提取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阿魏酸含量及配方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试验验证。结果 优化后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测得的阿魏酸的含量为0。584 mg·g-1,浸膏得率为18。15%,综合评分为98。13(RSD=0。39%),与预测值98。92接近,偏差为0。80%。结论 该提取工艺稳定可靠,预测性良好,可为加红生化方相关中药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加红生化方阿魏酸Box-Behnken响应面法提取工艺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用药规律

    李婕张泽王永强孙华燕...
    330-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中药方剂治疗小儿湿疹的专利复方组合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知网版)中的专利,收集自建库至2023年6月11日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组方专利,对所得药物组合及其性味归经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评估。结果 筛选共得专利药物组合85个,373味中药饮片,含高频中药饮片31味。功效统计以清热解毒、清热燥湿以及攻毒杀虫止痒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多为肝、胃、脾经。分析得到药物关联规则9条;聚类分析药物组合6类。结论 小儿湿疹急性期时以清热解毒、清热燥湿为主,后期以补气、补血为主,以达到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

    小儿湿疹专利组方中医药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信息化平台在某医院临床试验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程苗苗康长青郭晋敏刘红艳...
    334-337,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试验信息化平台在医院药物临床试验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开发并应用试验用药品信息化管理模块,加强药品的规范化管理,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应用信息化平台前后调配时间,随机抽取应用前(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共565张)与应用后(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共621张)的处方,比较应用前后处方差错率。结果 试验用药品在应用信息化平台管理后,调配时间明显缩短,处方的药品调配时间平均总用时从19 min缩短至6 min;不规范处方显著减少,不规范处方检出率由14%降至1。3%(x2=16。999,P<0。01)。结论 应用信息化平台管理试验用药品,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差错,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药物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信息化平台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某原料药中8种有机残留溶剂方法

    余小翠王习文高锦赵莹莹...
    338-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了同时测定某原料药中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醋酸异丙酯、N,N-二甲基甲酰胺8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P-Volamine毛细管柱(30 m×0。32 mm);载气为氮气,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40 ℃,保持5 min,以20 ℃·min-1升温至220 ℃,保持5 min;顶空平衡温度为100 ℃,平衡时间15 min。结果 8种有机残留溶剂均完全分离;各对照品均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8种有机残留溶剂的回收率为99。3%~103。6%,RSD为1。7%~4。9%(n=6)。两种进样方式对N,N二甲基甲酰胺含量检测无显著差异。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某原料药中8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顶空气相色谱法残留溶剂原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