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结构工程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结构工程师
结构工程师

吕西林

双月刊

1005-0159

021-65984945

200092

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土木大楼B401

结构工程师/Journal Structural Engineer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术性期刊,以广大土木建筑工程设计科研、施工和结构工程师为主要对象,也是未来的工程师——大学生以及教师的良好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监测台网加速度信号分析的上海周边区域地震影响评价

    任晓崧任广震王泽亚宗刚...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11月至2023年8月期间,上海市周边区域共发生了5次有感地震,分别为江苏盐城市大丰区海域5.0级、江苏常州市天宁区4.2级、黄海海域4.8级、上海市青浦区3.1级和山东德州市平原县5.5级地震,同济大学监测台网的4个测站捕获了这5次地震的场地和典型结构加速度信号,分析了各次地震作用下场地和典型结构的加速度信号的峰值及持时,探讨了各次地震信号的反应谱特征,对照设计反应谱曲线的第一特征段和第二特征段,对这5次周边区域地震对上海市的影响进行评价.

    上海周边区域有感地震场地加速度峰值楼层加速度峰值反应谱

    七里河体育场罩棚风压分布数值模拟研究

    黄兆升黄锐王栋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兰州市七里河体育场为工程背景,基于ANSYS-CFX 19.0软件平台,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体育场罩棚12个风向角下表面风压分布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风向角和周围建筑物对风压分布的影响,获得了罩棚表面风压分布的规律,并探讨了罩棚周围流场的绕流特性,最后根据罩棚的结构形式及风压分布特点,给出了最不利风向下罩棚表面的分区风压系数以及罩棚设计风荷载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周边干扰建筑物对体育场中心周围的风场和表面风压有明显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符合钝体绕流规律;风向角对风荷载的影响较大,不同风向角下,来流的分离和漩涡脱落作用均有较大的不同;屋面最大负风压区出现在沿风向的屋面前缘角部,且迎风向前端出现正压区,模拟结果可供实际工程采用.

    体育场ANSYS-CFXSSTk-ω湍流模型数值模拟风压分布体型系数

    基于静力试验的梁端铰型受控摇摆钢筋混凝土框架地震响应数值分析

    张世宇鲁亮陈俊杰谢广然...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梁端铰型受控摇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CR-RCFB)是一种新型可恢复功能结构.首先介绍了CR-RCFB结构的振动台试验,试验后结构主体构件没有损坏,仅可更换的耗能装置失效;其次对CR-RCFB结构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节点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转动刚度,并将实测力学参数提供给数值分析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CR-RCFB无控结构与有控结构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对上述模型进行地震动时程分析,得到了结构动力特性和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并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将静力试验得到的实测参数输入计算模型得到的数值模拟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受控摇摆钢筋混凝土框架静力试验转动刚度数值模拟

    自攻钉集块连接T形边框混凝土肋格复合墙板抗震性能试验

    曹万林郝煜杨兆源董宏英...
    126-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发了混凝土框架(桁架)肋格填充发泡混凝土墙板,提出了T形边框与混凝土肋格复合墙板边肋的自攻钉集块连接构造.设计并制作了2个足尺自攻钉集块连接T形边框混凝土肋格复合墙板试件,包括1个十字形框架肋格墙板试件和1个人字形支撑桁架肋格墙板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各试件的破坏状态和滞回特性,分析了不同肋格构造对承载力、刚度、变形能力及耗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字形框架肋格墙板试件主要发生了发泡混凝土填充墙板及硬化砂浆面层的剪切开裂,人字形支撑桁架肋格墙板的破坏特征为混凝土桁架支撑的损伤失效;人字形支撑桁架肋格墙板试件的承载力和初始刚度相比十字形框架肋格墙板试件分别提高了74.3%和69.0%;十字形框架肋格墙板试件则具有较高的变形能力和耗能性能;自攻钉集块连接构造连接性能可靠,保证了T形边框与混凝土肋格复合墙板的协同变形.可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混凝土肋格复合墙板自攻钉集块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自攻钉集块连接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

    曹万林谢晖杨兆源董宏英...
    13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结构的自攻钉集块连接构造,为研究自攻钉集块连接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3个剪跨比为1.39的足尺剪力墙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主要变量包括自攻钉集块连接构造、自攻钉集块与后浇条带组合连接构造以及L形边框构造柱.分析了试件破坏模式、承载力、滞回特性、刚度及退化、变形能力、耗能性能和应变特征等.结果表明:自攻钉集块连接构造装配便捷,受力性能可靠;采用自攻钉集块与后浇条带组合连接构造试件的承载力及刚度相比自攻钉集块连接构造分别提高了8.54%和6.03%;设置L形边框构造柱的试件承载力、刚度及耗能分别提高了67.48%、129.33%和277.93%.自攻钉集块连接复合剪力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满足装配式低层住宅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可用于实际工程.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复合剪力墙自攻钉集块连接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云南泥炭质土层劲性复合桩承载力特性研究

    屈俊童周春雷梁伟张健...
    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泥炭质土作为云南地区特有的土质,是一种特殊的软土地基,这使得桩基的选择成为重中之重.劲性复合桩作为一种新型组合桩型,是利用水泥土桩内部插入相应芯桩组合而成,对整体承载性能有很大提升,并且对软土地基处理有着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不同芯桩长度及不同截面大小的劲性复合桩的荷载—沉降曲线、桩身轴力及桩身侧摩阻力,得出劲性复合桩在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试验表明:劲性复合桩荷载沉降曲线呈"缓降"型,表现为大直径桩的承载特性;芯桩承担主要荷载,轴力与摩擦力在芯桩底端截面处发生突变.

    劲性复合桩泥炭质土室内模型试验

    青藏铁路格拉木段站台钢结构雨棚锈蚀分析

    杨璐
    15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在冻融、雨水冲刷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不同的施工工艺和有无面层对钢结构雨棚涂层防锈蚀能力、附着能力、变形能力的影响,分析了钢结构雨棚涂层的破坏机理,提出了有效的防腐措施,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来验证防腐措施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高压无气喷涂的方式可防止钢结构涂层产生剥落,高压无气喷涂加面层施工工艺与其他施工工艺相比效果更优;钢结构锈蚀的根本原因是钢材发生电化学反应,无机富锌底漆加环氧云铁中间漆加聚氨酯面漆的涂层方法可有效防止钢结构的锈蚀;在涂装前对钢结构表面进行处理,可以提高防腐防锈性能.

    青藏铁路钢结构锈蚀施工工艺耐久性

    湿陷性黄土地区碎石排水系统砂岩碎石遇水软化试验研究

    木林隆周晟刘锴王乐...
    163-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延安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的平山造地工程碎石排水系统中砂岩的遇水软化特性及其对工程施工稳定性的影响,采用WDW-60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机对现场所取砂岩岩样开展了岩石单轴压缩试验和圆盘劈裂试验,测定烘干状态、天然状态、浸水饱和状态三种不同含水量的砂岩的强度及软化特性,结果表明:该地区砂岩遇水后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强度软化,其中岩石抗压强度软化程度稍大,烘干样、天然样和饱和样平均抗压强度分别为14.54 MPa、10.58 MPa和7.70 MPa,软化系数为0.53;烘干样、天然样和饱和样平均抗拉强度分别为1.43 MPa、1.30 MPa和0.83 MPa.试验增强了对延安湿陷性黄土地区砂岩遇水软化力学性能的认识,对岩石遇水软化后排水系统承载性能计算和稳定性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浸水软化岩石单轴压缩圆盘劈裂单元试验

    矿渣和粉煤灰对微生物-氧化镁协同固化钻屑性能的改良机理

    唐国旺邓强赵中军周锴...
    170-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钻屑作为一种固废,其主要处理方式为水泥固化,但加工水泥易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利于环境保护.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良后微生物-氧化镁协同固化钻屑新方法.通过强度测试,研究了高炉矿渣和粉煤灰对微生物-氧化镁协同固化钻屑的改良,获得了钻屑固化体强度随高炉矿渣掺量增加而升高,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规律,最高强度为5.4 MPa.采用FTIR、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对固化体中产物类型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物由连续的水菱镁石(矿化产物)、云雾状水化硅酸镁和层状水滑石(水化产物)组成.钻屑颗粒由矿化产物和少量水化产物固化,揭示了矿渣和粉煤灰在微生物-氧化镁协同固化钻屑的作用机理.

    钻屑粉煤灰矿渣生物矿化活性氧化镁

    基于独立基础保护要求的基坑变形控制标准研究

    管红亮
    176-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坑开挖会引起周围土体位移,从而使周边土体产生附加变形,当基坑周边的建筑需要保护,对场地位移有特殊要求时,需制定严格的基坑变形控制标准.对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变形规律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结合相关规范并考虑独立基础的保护要求,通过反分析法建立了基坑变形控制标准,并对基坑允许变形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基坑允许变形值先减小再增加,近似呈抛物线分布;当独立基础埋深超过0.3倍基坑开挖深度时,基坑允许变形值基本不变;随着基坑偏移中轴线距离的增加,基坑允许变形值单调增加,但在0.3倍的基坑长度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随后快速增加.

    基坑变形标准基坑开挖建筑保护土体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