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价格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价格理论与实践
价格理论与实践

王永治

月刊

1003-3971

010-68029447 68047375

100837

北京市月坛北小街2号院3号楼

价格理论与实践/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计委交流物价工作经验、开展价格理论研究的重要窗口,是国家价格政策信息披露的重要渠道和国家发改委行业信息宣传的重要传媒。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转型对航空碳减排的影响研究——基于内部控制与绿色技术创新双重效应的分析

    田利军李一博
    174-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作为实现碳中和的技术路径,在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以我国2010-2022年上市航空公司为样本,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航空碳减排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抑制碳排放.绿色技术创新和内部控制亦是航空公司碳减排的重要驱动力,在数字化对航空碳排放的影响中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航空公司的数字化减碳效果更优.基于此,政府应强化数字赋能技术供给,构建关键要素支撑体系,因企制宜促进航空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应夯实数字化转型战略基础,加强绿色技术开发与应用.

    数字化转型碳减排绿色技术创新内部控制

    我国原油期权上市对标的期货价格波动性影响研究

    李俊文
    179-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高效灵活的风险管理工具,我国原油期权于2021年6月21日正式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对完善衍生品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原油期权上市对标的期货价格波动性的影响,本文运用引入虚拟变量的GARCH模型和TGARCH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原油期权上市影响了原油期货价格的波动性,但是减弱了原油期货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在原油期权上市前,市场中利空消息比利好消息对于原油期货价格波动影响更大,但在原油期权上市后,原油期货价格不存在非对称性.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应完善期权市场的交易和监管体制,鼓励实体企业和机构投资者运用期权进行风险管理,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

    原油期权价格波动性GARCH模型TGARCH模型

    数字普惠金融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屠萍萍
    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体现了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原则,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2011-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两个指标也均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数字普惠金融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3)提高互联网普及可以加大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因此,应完善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构建可持续的数字金融生态体系,健全数字普惠金融助力缩小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数字普惠金融城乡收入差距

    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与居民幸福感——基于家庭微观数据的分析

    吴学品马永俊刘响俊
    18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追求幸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家庭资产的配置对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的基础上,分析家庭金融资产和家庭非金融资产对家庭成员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家庭金融资产和家庭非金融资产均可以显著提升家庭成员幸福感,且家庭非金融资产更有助于提升家庭成员的幸福感;非户主的家庭成员会因家庭资产的增加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家庭金融资产和家庭非金融资产具有明显的增收效应,可以通过增加家庭收入提升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基于此,推动家庭优化资产配置、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优化社会保障体系.

    家庭金融资产家庭非金融资产幸福感家庭收入

    中国货币互换对进出口贸易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基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数据分析

    魏巍贤林润红
    19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互换能够促进贸易畅通.本文聚焦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借助于Pears on相关系数与PSTR模型,分析双边货币互换协议(BCSA)的贸易效应.研究发现:货币互换规模与贸易规模呈现中等程度正相关关系;货币互换能够非线性影响进出口贸易.因此,当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要注重保持和扩大央行货币互换规模的同时,通过完善货币互换资金的启动机制,建立标准化、可持续化、长期化的互换制度,构建固定化、标准化的货币互换协议文本等方式,以便为降低进出口贸易成本创造良好的货币互换环境.

    货币互换协议进出口贸易Pearson相关系数PSTR模型

    人口流动对消费市场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32个大中城市数据的分析

    王众
    200-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流动政策的转变,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聚焦人口流动的消费市场,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11-2021年我国32个大中城市数据(人口净流入城市),探讨人口流动对消费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流入对大中城市消费市场规模扩大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具体而言,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大中城市,人口流入促进了消费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在西部地区人口流入对消费市场规模的影响不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工资水平在人口流动影响城市消费市场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人口流入提高了大中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了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从而对消费市场规模扩大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挖掘流动人口消费潜力、完善流动人口就业市场、提高流动人口收入,是扩大消费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人口流动流动人口收入消费市场

    经济发展、收入提升对婚姻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第五、六、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王文凯刘熹微
    204-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婚姻事关社会稳定和人口结构变迁,对婚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离婚率增加的趋势时常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术界也在探讨离婚率持续走高的原因.与离婚率趋势高度相关的是经济发展水平,那么,经济发展是导致离婚率增加的因素吗?本文使用第五、六、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经济发展与离婚率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发现,经济越发达的县市,其离婚率越高.具体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解释了大约53.0%的离婚率差异.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而且对于女性的促进作用大于男性.女性收入水平越高,离婚概率越大,这解释了为什么经济发展对女性的离婚率影响更大.为了遏制离婚率上升趋势,需要引导社会文化回归"家本位".同时,肯定婚姻中女性的付出和牺牲,优化婚姻自由和婚姻权益保障的法律机制,使男女双方对婚姻持有积极态度.

    经济发展收入水平婚姻离婚率

    全球价值链研究30年:理论分野与政策变迁

    秦升
    210-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价值链在实践上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生动刻画,在理论上不仅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成为一系列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底座.本文首先明确了价值增值与价值分配作为全球价值链研究核心概念的重要意义,以此为出发点梳理了全球价值链30年的发展历程,包括冷战结束后的飞速发展阶段、金融危机后的缓慢恢复阶段以及新冠疫情后向区域价值链的转移阶段.每个阶段的政策实践都引发了理论发展的分野,包括以产品内分工、FDI、外包为核心的生产组织方式分析;以领先企业、惯例原则为出发点的治理结构分析;以国家与市场关系、安全与经济关系、产业政策竞争为主要逻辑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研究范式的分野反映了全球价值链的技术和制度基础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也反映了全球价值链发展变迁的动力机制.我国学者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从功能主义的国际视角向锚定中国问题、体现中国意识的发展主义视角转变,为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挑战夯实了理论基础.

    全球价值链产品内分工领先企业产业竞争制度赤字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反垄断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龚炯胡声燕
    215-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垄断不仅关系到市场竞争秩序、经济发展活力、国内战略实施和经济转型以及社会公平与效率等多个方面,也关乎微观企业的成长和广大消费者的福祉.本文通过文献可视化工具CiteSpace中的文献共被引分析、聚类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和热点词突现等方法,对2000-2022年知网数据库中的3548篇反垄断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知识图谱,探究了 23年来中国反垄断研究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研究发现,反垄断研究热点分散,大多主题单一,持续时间短,深入研究不足,整体研究呈现问题导向性和政策导向性特点;行政垄断的出现频次远高于其他关键词,2017年后与公平竞争审查联系紧密,数字经济是突现强度最强且最新的前沿热点,在近三年内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反垄断研究的强劲分支.

    反垄断CiteSpace知识图谱平台经济

    Abstracts

    222-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