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价格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价格理论与实践
价格理论与实践

王永治

月刊

1003-3971

010-68029447 68047375

100837

北京市月坛北小街2号院3号楼

价格理论与实践/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计委交流物价工作经验、开展价格理论研究的重要窗口,是国家价格政策信息披露的重要渠道和国家发改委行业信息宣传的重要传媒。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政府自动化决策:角色定位及发展路径

    田野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下,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政府自动化决策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议题.作为一种算法辅助性工具,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政府自动化决策并不属于一种独立意义上的机器决策,从本质上讲其仍未脱离既有的行政决策法律框架.数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政府自动化决策能够提升行政决策效能,但稍有不慎,容易给行政决策的公开透明、公平正义、正当程序以及数据安全造成挑战.为了实现技术赋能与风险规避的逻辑闭环,在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政府自动化决策的过程中,理应平衡算法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优化政府自动化决策程序,完善个人数据安全的保障体系,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政府自动化决策纳入法治轨道.

    生成式人工智能自动化决策数字政府数据安全

    公共数据进场交易:现实意义、面临挑战与实现路径

    吕指臣卢延纯江健楷
    83-89,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数据作为数据要素的重要供给来源,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关键资源,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公共数据通过进场交易,可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带来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利益.然而,我国目前仍存在数据交易法规制度不健全、数据交易机构之间不互通、公共数据产品供给不足且不均衡等问题.为提升公共数据的市场价值,促进数据驱动的经济增长,应健全数据政策和法律法规,丰富完善数据价格机制、鼓励市场化运作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强高效透明的数据交易平台建设,推动数据标准化、提升数据质量和互操作性,为推动公共数据进场交易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公共数据数据要素新质生产力进场交易数据价格

    加快探索多样化的企业数据定价模式

    赵公正杨幼明吕正英李颖...
    90-95,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定价是需要突破的难题,是发挥数据要素驱动作用的关键,需要深入研究.企业数据按照市场原则自主定价在理论和政策上已经取得共识,但在实践上还遇到很多困难,亟需找到突破的方向和路径.本文在研究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等定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企业数据的主要定价方法实践,提出在企业数据市场的初期阶段,基于成本对企业数据定价,是市场参与各方容易接受并能有效促进交易达成的方式.针对具体的企业数据产品,需要探索多样化的成本定价法,满足市场参与各方的需要,这将成为企业数据市场在中后期实施市场化定价的重要基础,这对快速启动数据市场、破解数据定价难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要素企业数据数据定价成本加成法

    数据价值链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高喜珍刘雅琦
    96-101,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价值链有助于企业利用数据创造价值、做出决策并推动自身发展,对数据价值链进行可视化研究可以把握研究领域整体脉络、丰富理论研究,为企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为清晰了解数据价值链整体研究态势及其热点主题,以 2003-2024 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 188 篇关于数据价值链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的不同功能进行高被引文献分析、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关键词时序及突现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该领域研究成果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数据价值链框架不断完善,其研究经历了概念萌芽期、概念形成期和深化应用阶段.当前的研究热点是数据要素的价值增值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未来研究趋势将以数字化赋能推进全价值链提升为抓手,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数字化转型与数据价值链的结合有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性,为未来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Citespace数据价值数据价值链数字化转型

    国外药品注册收费经验做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满子会初绽黄进屠堃泰...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药品注册收费政策在保障审评工作质量、提高审评效率以及促进药品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药品审评工作的不断深化,现行注册收费政策与医药行业发展新形势新特点不相适应的问题逐渐显现.为此,本文在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地区药品注册收费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基础上,研究提出国外经验做法对我国药品注册收费制度优化的借鉴,以期为促进完善我国药品注册收费管理提供参考.

    药品注册收费特点国外经验启示

    巴西玉米生产成本收益及比较研究

    罗屹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西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玉米进口来源地,且与美国农业高度竞争,对中国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巴西官方发布的主产州玉米生产成本数据,本文对巴西玉米生产成本收益进行测算,并与中国、美国玉米生产成本收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第一,受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影响,2019-2023 年,巴西玉米生产总成本从 2956.44 雷亚尔/公顷升至5963.7 雷亚尔/公顷,累计增长 101.72%,年均增速 19.18%.其中,农业机械、种子、农药、化肥等物质投入以及土地、折旧等项目是巴西玉米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第二,在粮食价格上升的国际市场背景下,巴西玉米生产收益逐年增长,从 2019 年的 923.8 雷亚尔/公顷升至 2023 年的 1480.33 雷亚尔/公顷,累计增长 60.24%,年均增长 12.51%.第三,基于中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测算指标体系,比较中国、美国、巴西玉米生产成本发现,巴西玉米对美国具有一定成本优势和利润优势.基于此建议:政府部门通过加强与巴西官方协作、鼓励国内企业深耕巴西粮源地、提高产业信息采集和发布能力,构建稳定的巴西玉米入华渠道,同时加速释放国内玉米生产降本增效潜力,多措并举保障中国玉米供应稳定.

    巴西玉米成本收益粮食安全

    大中型灌区农业水价测算与用水户承载力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侯苗董阿忠杨星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测算大中型灌区农业水价和农业用水户水价承载力及其影响因素,对完善我国农业用水价格形成机制、推进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现场调研、查阅文献、统计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大中型灌区农业水价和农业用水户水价承载力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仅考虑工程运行维护成本时,江苏农业水价一般介于 0.08-0.17 元/立方米(43.2-92.67 元/亩)之间,灌区规模、水源类型、灌溉方式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地方财政精准补贴降低了农户的用水成本,也解决了部分灌区成本水价超过用水户承载力的问题.要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灌区管理水平、改善灌溉条件等方式,降低农业水价、促进农业节水、提高用水户收入,从而进一步增强其水价承载力、减轻用水负担.

    农业灌区农业水价运行维护成本承载力

    农业保险助力耕地地力保护实践探索与优化研究

    王明高田婧
    121-126,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耕地地力是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归纳中国耕地保护制度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引入市场化保护机制的必要性.试点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责任险补齐了农田建后管护短板,确保了良田的有效利用,但缺少对耕地地力的保障;在政府补贴和"以奖代补"模式下,耕地地力指数保险激发了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显著提升了耕地质量.基于试点成效,应将高标准农田IDI和耕地地力指数保险相结合,加大耕地保护保险的支持力度,以推动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耕地地力耕地地力指数保险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

    特色农产品收入保险费率测算及检验研究——基于海南天然橡胶收入保险的设计与测算

    王芳黄英峻申家宁张德生...
    127-13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产品收入保险能够有效分散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遭遇的产量风险和价格风险,稳定农户预期收益.特色农产品收入保险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合理的费率是推广特色农产品收入保险的关键.本文以海南天然橡胶为例,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收入保险费率测算及检验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通过非参数核密度法拟合天然橡胶单产和价格的边缘分布;其次,运用Copula函数和蒙特卡罗算法对天然橡胶收入保险的费率进行测算;最后,根据效用理论建立农户效用模型对天然橡胶收入保险费率的合理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海南天然橡胶单产和价格具有正相关性,在80%-100%的保障水平下,收入保险的毛费率在 4.1%-13.85%之间;在 80%的保障水平下,当保费补贴比率分别为 0%、20%、40%、60%时,胶农可接受的最高费率分别为 5.09%、6.37%、8.49%、12.74%;海南天然橡胶收入保险费率处于合理范围内,具备试点收入保险的条件.基于研究结论,应建立优势特色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探索差异化保费补贴体系,继续推进收入保险试点工作.

    特色农产品收入保险天然橡胶Copula函数

    多期价格权重对农产品市场供给决策的影响和稳定性研究——基于二阶价格加权蛛网模型

    刘嘉浩鞠荣华
    13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产品价格稳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本文在传统蛛网模型只考虑一期供求关系调整基础上,用含参变量形式拓展讨论了二阶价格加权形式下蛛网模型的稳定性,即生产者通过考虑前两期价格情况进行生产决策,并以含参变量数值的变动探讨前两期价格对当期市场供给量的影响,得出能够使市场最终实现均衡稳定域更一般性结论:当对前一期价格赋予更大权重时,稳定域会先增大后减小,并在前一期价格权重为 2/3 时达到最大.本文使用国内玉米、西瓜和生猪三种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二阶价格加权蛛网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和供给量动态变化.本文研究结论可以解释在考虑前两期价格的农产品供给行为,也为周期性种植农作物的供给决策研究提供了经济学分析框架,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蛛网模型二阶差分方程稳定域农产品价格波动价格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