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师
教师

古华

旬刊

1674-120X

Teacher1910@126.com

0731-84880481

410005

海南省海口市金盘开发区建设三横路2号

教师/Journal Teache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物介绍

    1页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开展高校思政教学的策略研究

    张江婷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文章探究了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效实施高校思政教学的策略,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如整合多媒体资源,设计互动性思政教学活动、引导思辨性学习,鼓励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等,强调了这一模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高校思政

    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

    刘冰心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对新时代劳动精神丰富内涵阐释的基础上,认为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丰富价值意蕴。劳动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继承发展,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具有推动作用,是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念形成的根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主要包括构建劳动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在理想信念教育、改革创新时代精神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规范中加入劳动精神教育内容;加强劳动精神宣传力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劳动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运用到高校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保障劳动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劳动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家书培育时代新人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

    邱国勇夏紫嫣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家书作为革命先辈们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留下的珍贵精神瑰宝,见证了我党带领人民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奋发向前、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其内蕴的红色基因和精神内涵,能够涵养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厚植新时代青年的爱国情怀、增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是培育时代新人生动鲜活的素材。因此,高校可以将红色家书融入思政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依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以此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红色家书时代新人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谢雪霞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师范院校校园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阐述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创新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性,进而分析当前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师范院校要明确价值导向,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加强实践教育,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教育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院校校园文化

    小学班主任开展生命观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

    姜佳颖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培养学生生命意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文章将简要阐释小学班主任开展生命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明确其意义的基础上,围绕基础知识、班主任榜样、主观情感和个性意识等角度,引导学生理解生命观的内涵、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价值。文章将结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相关实例,具体地探讨开展生命观教育的实践策略,以此推动小学生命观教育工作的总体发展。

    小学班主任生命观教育实践策略

    培养中职生终身学习理念的途径研究

    黄莹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终身学习理念的内涵表述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丰富和深化的过程。从最初的"终身教育体系"概念逐渐演变为"终身学习体系",终身学习理念逐渐成为一种被广泛重视的教育观念。这种转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变化,更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终身学习理念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更加符合中职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需要和职业发展需求。文章旨在探讨培养中职生终身学习理念的途径,以期为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中职生终身学习理念培养途径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策略探究

    叶胜菊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意义,包括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人文精神等,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学素养培养面临的困境,如教学方式陈旧、培养方法单调及学生自我意识不足等。为了走出困境,文章提出了丰富课堂内容、创新课堂形式和强化反馈评价等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理解语文学习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培养具有文学素养的新青年。

    初中语文文学素养策略研究

    审辩式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陈迪业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主阵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审辩式思维,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文章介绍了审辩式阅读的概念,立足实际教学,分析了审辩式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从精准设问、合理筛选、呈现导图、学科融合四环节出发,研究审辩式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提出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以供教师参考。

    审辩式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多元评价机制构建策略研究

    黄坤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多元评价机制构建策略。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语文教育评价方式正面临转型与升级。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分析了"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多元评价机制构建的价值,包括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个性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等,并提出了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综合性评价、灵活多样性评价、公正客观评价以及个性化评价等。这些原则旨在确保评价机制的全面性、灵活性和公正性,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最后,文章提出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等具体策略,以期为构建符合"双减"政策要求的初中语文多元评价机制提供有益参考和指导。

    "双减"政策初中语文多元评价机制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