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鞣花酸对骨肉瘤MG-63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及分子机制

    赵宁周新卫郑荣梁波...
    2891-2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天然提取物鞣花酸(EA)对骨肉瘤MG-63 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生物学作用和分子机制,寻求防治骨肉瘤的新途径.方法:以 0 μg/ml、15 μg/ml、30 μg/ml和 45 μg/ml的EA处理MG-63 细胞株,通过细胞增殖实验(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EA对MG-63 细胞株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技术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因子Bax和Bcl-2表达的蛋白表量变化.结果:实验组随EA浓度增加,其孵育的人骨肉瘤MG-63 细胞,早期凋亡率与抑制率逐渐增高,呈现明显浓度依赖性;EA处理后的MG-63 细胞阻滞于G0/G1 期;EGFR表达量降低,促肿瘤细胞凋亡因子Bax蛋白表达量增加、抑肿瘤细胞凋亡因子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EA能够抑制MG-63 细胞株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EGFR、细胞因子Bax及Bcl-2表达量改变相关.

    鞣花酸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凋亡

    SCF/c-Kit在小鼠隐睾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袁耀美曽令浩白海涛张茨...
    2894-2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干细胞因子(SCF)与原癌基因 c-Kit 在小鼠隐睾模型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妊娠BALB/c小鼠随机分成A、B、C、D、E五组;在妊娠第 12~21 天持续 10 d经给予氟他胺灌胃,剂量依次为 0 mg/kg、150 mg/kg、300 mg/kg、500 mg/kg、700 mg/kg,在子代小鼠出生后第 8 周时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其睾丸组织SCF mRNA的相对表达量,运用量子点技术检测c-Kit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小鼠隐睾模型诱导成功.五组中小鼠睾丸组织SC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 1.00±0.01、0.78±0.04、0.61±0.03、0.45±0.05、0.35±0.03,SCF mRNA 的表达依次降低,与 A 组相比(P<0.05).c-Kit在实验组的表达 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氟他胺诱导的小鼠隐睾模型中,小鼠睾丸组织SCF mRNA与c-Kit表达的下降可能是隐睾小鼠生精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氟他胺干细胞因子c-Kit隐睾生精功能

    PI3K-Akt信号通路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白黎芦醇的干预研究

    黄丹周斌彭盛亮唐斌...
    2897-2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es组、Res+LY294002(Res+LY)组,除假手术组外均进行肾缺血再灌注建模,再灌注前舌下静脉注射Res(20 mg/kg)、LY294002(5 mg/kg).再灌注 24 h后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脏病理改变及Paller评分,血清及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肾脏中p-PI3K、p-Akt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的Scr、BUN、Paller评分、MDA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SOD含量及p-PI3K、p-Akt表达水平均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s组大鼠的Scr、BUN、Paller评分、MD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SOD含量及p-PI3K、p-Akt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s+LY大鼠的Scr、BUN、Paller评分、MDA含量均高于Res组,SOD含量及p-PI3K、p-Akt表达水平均低于R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肾损伤缺血再灌注白藜芦醇PI3K-Akt信号通路

    产前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中无创DNA检测与羊水穿刺的应用效果比较

    唐黛丽郑慧玲金亚清
    2900-29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产前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中无创DNA检测与羊水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无创高危就诊优生遗传科行羊水穿刺的 512 例孕妇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无创DNA产前检测和羊水穿刺进行核型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探究无创 DNA 产前检测染色体异常符合率.结果:①无创 DNA 产前检测提示:21 三体高危 138 例(26.95%),18 三体高危 54 例(10.55%),13 三体高危 27 例(5.27%),性染色体高危 167 例(32.62%),其他常染色体高危126 例(24.61%);②羊水穿刺核型诊断:染色体异常 210 例,总诊断符合率 41.02%(210/512),包括 21 三体综合征胎儿105 例,诊断符合率 76.09%(105/138),确诊 18 三体综合征胎儿 14 例,诊断符合率 25.93%(14/54),确诊 13 三体综合征胎儿3 例,诊断符合率 11.11%(3/27),确诊性染色体异常胎儿 62 例,诊断符合率 37.13%(62/167),确诊其他常染色体异常胎儿26 例,诊断符合率 20.63%(26/126),不同染色体高危风险分布及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91,P=0.000;χ2=117.184,P=0.001);③随访结局:确诊 21 三体综合征胎儿孕妇引产 102 例,生产 3 例;确诊 18 三体综合征胎儿孕妇引产 13例,术后流产 1 例;确诊 13 三体综合征胎儿孕妇均引产;确诊性染色体异常胎儿孕妇引产 36 例,生产 26 例;确诊其他常染色体异常胎儿孕妇引产 10 例,生产 26 例.结论:产前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中使用无创DNA检测可有效筛出 21 三体综合征胎儿,但对其他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较低,临床产前检查仍需要联合羊水穿刺诊断.

    无创DNA产前检测羊水穿刺染色体异常核型

    压力和测量深度对肝脏弹性成像的影响

    葛成霞吴意赟
    2904-29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压力和测量深度对可视化瞬时弹性成像技术(VTE)检测肝脏弹性硬度值(LSM)的影响,并探讨其合适深度.方法: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 41 例为研究对象,常规记录所有受检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指数(BMI),皮下脂肪厚度,有无吸烟史、饮酒史,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首先将探头置于皮肤表面压力设置为 2、3、4 得到三组LSM,再以感兴趣区(ROI)上端距肝包膜 1 cm、2 cm、3 cm、4 cm得到四组LSM,探讨压力、测量深度等因素对VTE检测肝脏弹性的影响.结果:探头置于皮肤表面不同压力时LS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深度检测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距肝包膜1 cm、2 cm检测成功率较高,距肝包膜3 cm、4 cm时,随着检测深度增加,成功率逐渐下降.不同测量深度LS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深度增加,LSM值增加.LSM与年龄、性别、BMI、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皮下脂肪厚度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肝脏LSM测量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与探头施加于皮肤的压力无关,检测深度影响VTE测量肝脏弹性,建议距肝包膜下 1 cm测量.

    压力测量深度肝脏弹性成像技术

    血清心肌酶谱联合胆红素对足月新生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

    刘蕾
    2907-2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联合胆红素对足月新生儿心肌损害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足月心肌损害新生儿 50 例作为心肌损害组,另选取 50 例同期健康新生儿作为无损害组,对所有新生儿行血清心肌酶谱各指标水平检测及胆红素水平检查,并分析其联合检测对新生儿心肌损害的诊断效能.结果:心肌损害组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H、AST以及TBIL为新生足月婴儿发生心肌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LDH水平预测足月新生儿心肌损害的AUC值为0.904,曲线下面积为0.828~0.954,血清AST水平预测足月新生儿心肌损害的AUC值为0.881,曲线下面积为 0.801~0.937,血清TBIL水平预测新生足月幼儿心肌损害的AUC值为 0.882,曲线下面积为 0.802~0.938,联合预测足月新生儿心肌损害的AUC值为 0.994,曲线下面积为 0.952~1.000.结论:血清心肌酶谱相关指标联合胆红素对足月新生儿心肌损害的诊断更加准确,可为临床尽早发现及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血清心肌酶谱胆红素足月新生儿心肌损害诊断价值

    微波联合推拿治疗柔道运动员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

    穆金玲崔馨月禚志红李正彬...
    2911-2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微波联合推拿治疗柔道运动员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干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1月~2023 年 7 月在吉林省运动性创伤医院治疗的 90 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45 例给予推拿治疗,实验组 45 例给予微波联合推拿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评估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方面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联合推拿治疗能明显缓解柔道运动员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单纯的使用推拿治疗.

    微波推拿柔道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术前血清CA125、凝血酶原时间对上皮性卵巢癌预后及铂耐药的预测价值

    何倩何爱琴
    2913-2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 和凝血酶原时间(PT)与对上皮性卵巢癌颈后及铂耐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 348 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且于术后均接受以铂类为主的化疗方案,根据铂耐药/敏感分为铂耐药组(n=43)与铂敏感组(n=305).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CA125、PT与临床病理各因素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与生存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A125、PT的诊断效能;χ2 检验分析CA125、PT与铂耐药的相关性.结果:不同FIGO分期(P=0.001)、有无腹水(P<0.001)、生存状态(P<0.001)及铂耐药(P<0.001)PT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无腹水(P=0.002)、生存状态(P<0.001)及铂耐药(P<0.001)CA125 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水平的CA125、PT患者的总生存率(OS)较差,且是铂耐药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评估卵巢癌预后及铂耐药的效果更好.结论:术前血清CA125、PT水平升高是卵巢癌发生铂耐药的危险因素,且与卵巢癌预后不良相关.

    上皮性卵巢癌CA125PT铂耐药预后

    肺脏超声细化评分联合呼吸机治疗模式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期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陈建东赖莉萍陈启冰郑文娟...
    2917-2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肺脏超声细化评分联合呼吸机治疗模式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期诊断和监测中的运用.方法:纳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 2023 年 1 月~2024 年 8 月就诊新生儿科的极低体重儿(出生体重≤1 500 g)或极早产儿(胎龄≤32 周)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新生儿初始进行呼吸机治疗.同时在出生 7 d、14 d进行肺脏超声评分,根据出生28 d病情分为BPD组和非BPD组.统计两组初始、出生7 d、14 d时呼吸机治疗模式等级变化;对比两组新生儿和不同病情程度BPD患儿出生 7 d、14 d肺脏超声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肺脏超声评分对早产儿BPD诊断效能;分析BPD患儿肺脏超声评分与呼吸机治疗模式的相关性.结果:出生 14 d呼吸机治疗模式相比出生 7 d时,非BPD组共 19 例降级,14 例无变化;BPD组共 18 例降级,19 例升级,25 例无变化.BPD组出生 7 d、14 d肺脏超声评分均显著高于非BPD组(P<0.05);重度BPD组出生7 d、14 d肺脏超声评分显著高于中度BPD组;且中度BPD组出生7 d、14 d肺脏超声评分显著高于轻度BPD组(P<0.05).肺脏超声评分以 38 分作为截断值,诊断BP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82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81.56%、88.71%.肺脏超声评分和呼吸机治疗模式表现为正相关(r=0.397,P=0.003).结论:肺脏超声细化评分、呼吸机治疗模式能反映早产儿BPD病情,两者联合在早产儿BPD早期诊断和监测中有较高价值.

    肺脏超声细化评分呼吸机治疗模式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女性阴道微生态失衡与不孕不育症之间的关系

    张福辉蔡建国张炎胜颜红红...
    2920-2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女性阴道微生态失衡与不孕不育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23 年3 月~2024 年9 月因不孕不育来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 2 486 例患者,排除部分信息缺失患者 17 例,共纳入研究 2 469 例,按照年龄分为三组:≤29 岁:620 例;30~39 岁:1 674 例;≥40 岁:175 例.对其阴道微生态进行检测评价.结果:77.11%的不孕不育患者存在微生态失衡,阴道炎所占比例为 17.7%;革兰阳性球菌在≤29 岁组中检出率最高(P<0.05);不同年龄组其他阴道微生态评价指标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微生态失衡可能与不孕不育有关,阴道菌群的平衡对于维持女性生殖健康和降低不孕症风险至关重要.

    不孕不育症阴道菌群优势菌群微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