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医学
吉林医学

琴钢

旬刊

1004-0412

jlyx@vip.163.com

0431-88929506,88966360-8312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吉林医学/Journal Jil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吉林省卫生厅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反映本省科研成果、学术水平及医学发展动态的一个窗口。它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以内容翔实、丰富,栏目多样为其特点;以县级医药卫生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辟有讲座、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理讨论、写作辅导、药物与临床、病例报告、调查报告、基层园地、误诊分析、护理园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读者·编者·作者、医院改革等近20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铁死亡相关基因SLC3A2在肝细胞癌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相关性

    袁行文
    1525-1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铁死亡相关基因SLC3A2 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功能富集、信号通路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在STRING数据库和在线分析工具中构建与SLC3A2 和功能相关基因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在涉及SLC3A2 和PPI网络的基因中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KEGG富集.在TIMER和GEPIA数据库中评估SLC3A2 与免疫细胞浸润之间的相关性.根据SLC3A2 的中位表达水平,将HCC病例分为高表达组(≥中位表达)和低表达组.通过GEPIA数据库比较SLC3A2 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有无差异.结果:肝癌组织中SLC3A2 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在PPI网络中,观察到 35 个节点(蛋白质)、135 个相互作用关系,平均节点度为 7.71,平均聚类系数为 0.751,结果表明PPI富集显著(P<0.05).生物功能主要富集于氨基酸跨膜转运蛋白活性、细胞成分和分子功能富集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表明,SLC3A2 和功能相关基因在恶性肿瘤铁死亡、碳代谢等信号通路中明显富集.免疫细胞浸润的B淋巴细胞(r=0.202,P<0.05)、CD4+T细胞(r=0.171,P<0.05),巨噬细胞(r=0.203,P<0.05)和中性粒细胞(r=0.261,P<0.05)及树突细胞(r=0.124,P<0.05)与SLC3A2 的表达水平相关.SLC3A2 基因高表达HCC患者的无病生存率(HR=1.5,P<0.05)和总生存率(HR=1.6,P<0.05)显著低于低表达HCC.结论:SLC3A2 基因在HCC中过度表达,且SLC3A2 的高表达与HCC的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HCC的预后标志物.

    肝细胞癌SLC3A2基因数据挖掘铁死亡预后

    血清连蛋白和闭合蛋白5水平与卒中后抑郁大鼠抑郁样行为的相关性

    王意会徐欣心杨丽娜雷智祥...
    1530-1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卒中后抑郁大鼠血清连蛋白(Zonulin)和闭合蛋白 5(Claudin-5)水平与抑郁样行为之间的相关性,为卒中后抑郁的诊疗和疗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通过MCAO手术结合CUMS的方法,建立卒中后抑郁SD大鼠模型.采用蔗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测试两组大鼠的快感缺失症状和抑郁症状.采用旷场实验观察两组大鼠的自主运动能力、焦虑和抑郁行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大鼠血清 Zonulin 和 Claudin-5 水平.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血清Zonulin、Claudin-5水平与卒中后抑郁大鼠抑郁样行为的相关性.评价血清Zonulin和Claudin-5水平对卒中后抑郁的早期诊断以及疗效评估价值.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卒中后抑郁组大鼠表现出蔗糖水偏好率显著下降,强迫游泳不同时间显著延长等抑郁样行为,且其血清中Zonulin、Claudin-5水平均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中Zonulin、Claudin-5 水平与大鼠的蔗糖水偏好率负相关,与大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正相关.结论:血清Zonulin、Claudin-5 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鼠卒中后抑郁样行为严重程度,对卒中后抑郁的早期诊断和和疗效评估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卒中后抑郁脑肠轴连蛋白闭合蛋白5抑郁样行为

    乳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

    杜艳李争艳张自强李文华...
    1534-1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癌组织相关蛋白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表达水平之间关系.方法:选取宜都市人民医院 2020 年 12 月~2023 年 1 月 134 例乳腺癌患者及同期 56 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期间收集患者病灶组织,术后病理检查测定组织中HPV感染率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 蛋白表达情况,分析HPV感染与ER、PR、C-erbB-2 表达情况之间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HPV16/18 感染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ER、PR阳性率低于乳腺良性病变,C-erbB-2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HPV16/18感染患者ER阳性率、PR阳性率低于无HPV16/18 感染患者,C-erbB-2 阳性率高于无HPV16/18 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R、PR、C-erbB-2阳性率是宫颈癌组织HPV16/18 感染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ER、PR、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发病关系密切,HPV感染后其可能经由调节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ER、PR、C-erbB-2表达水平介导乳腺癌发生以及进展.

    乳腺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凋亡相关蛋白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新辅助化疗联合局部热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

    陈秋秋黄辉孟娟黄爽...
    1537-1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局部热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放疗总时间、加速器机器跳数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 2019 年 9 月~2022 年 9 月桂林市人民医院 40 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局部热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本组宫颈癌患者给予 2 个疗程TPF方案新辅助化疗,每周期给予盆腔局部深部热疗 2 次;同时选取单独同期放化疗 40 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新辅助化疗联合局部热疗的疗效、两组放射治疗总时间、加速器机器跳数及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辅助化疗联合局部热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为 87.5%(35/40),其中完全缓解(CR)为30%(12/40),部分缓解(PR)为 57.5%(23/40),疾病稳定(SD)为 12.5%(5/40);观察组新辅助化疗联合热疗前后肿瘤最大径分别为(5.31±1.72)cm、(2.12±1.3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01,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放射治疗时间分别为(42.15±2.75)d、(53.41±6.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98,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外照射时单次外照射加速器机器跳数分别为(1 347±129.14)MU、(1 556±128.61)MU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2,P<0.01).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联合局部热疗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新辅助化疗联合热疗后腔内后装放疗能与调强外照射放疗同时进行,缩短放疗时间,单次外照射加速器机器跳数明显减少,缩短单次治疗时间,减少加速器磨损.

    热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腔内后装放疗调强外照射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杨华军王广平淼文曾翔雁...
    1541-1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睡眠呼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CI)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兴义市人民医院 2022 年 9 月~2023 年 2 月收治的 40 例COPD合并睡眠呼吸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受试者吸烟、肺功能、睡眠监测、血气分析、血常规、C反应蛋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数据.按照CI情况分为非CI组(n=16)与CI组(n=24),对CI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与非CI组患者比较,CI组吸烟、COPD病程≥5 年、低氧血症、肺功能重度损害、AHI指数及炎性反应负荷指数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COPD病程≥5 年、低氧血症、肺功能重度损害、AHI指数及炎性反应负荷指数可能是COPD合并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障碍认知功能AHI指数炎性反应负荷指数

    "三低剂量"扫描在头颈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张芳张磊汝海燕王晓峰...
    1544-1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低剂量"扫描在头颈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2 年 9 月~2023 年 4 月淮北市人民医院行头颈CTA检查18.5 kg/m2≤体重指数(BMI)<30 kg/m2 的1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与B组各60 例.其中A组采用常规扫描,B组采用低管电压、低对比剂、低流速注射扫描.扫描完成后,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在头颈CTA图像上测量主动脉弓(OAR),左、右颈总动脉(L/R CCA),左、右颈内动脉(L/R IC),左、右大脑中动脉M1 段(L/R MC)的CT 值及图像噪声(SD 值),计算各部位的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记录有效辐射剂量(ED).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和对各组测量、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血管整体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AR处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R CCA、L/R IC、L/R MC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SNR及CNR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剂量长度乘积(DL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 18.5 kg/m2≤BMI<30 kg/m2,"三低剂量"扫描可满足诊断要求,减低辐射剂量,降低对比剂的不良影响,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扫描模式头颈CT血管成像体层摄影术图像质量辐射剂量

    膀胱癌淋巴结转移风险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梁致远熊冬文欧阳松倪钊...
    1548-1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术前膀胱癌淋巴结转移(LNM)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支持临床决策,选择出最适合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术.方法:利用SEER数据库搜索并筛选出 2010~2015 年经病理诊断为膀胱癌的患者共 7 109 例,并按 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4 980)与验证组(n=2 129),采用组间差异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制作列线图模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并使用Bootstrap重采样 1 000 次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膀胱癌组织类型、病理分级、膀胱癌T、M分期、年龄及肿瘤大小是预测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 6 个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其训练组和验证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 0.869(95%CI:0.856~0.882)、0.865(95%CI:0.852~0.878).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分别提示模型一致性和临床应用效能良好.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膀胱癌淋巴结转移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有助于临床医生为膀胱癌患者做出合适的临床决策.

    膀胱癌淋巴结转移SEER列线图预测模型

    郑重声明

    1553页

    化疗联合内分泌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

    钱朋飞王存富曾懿邱国芳...
    1554-1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化疗联合内分泌在雌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以期为该类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8 年 1 月~2020 年 1 月乳腺外科收治的 90 例HR阳性乳腺癌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5 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化疗,联合治疗组予以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复发率、生存率以及程序性死亡蛋白(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 1(PD-L1)表达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术后原发病灶无浸润性病灶(达PCR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PD-1以及PD-L1 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内分泌应用于HR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较佳,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抗HER-2靶向治疗

    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机器人辅助穿刺微创手术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研究

    魏强国谈山峰张清平秦国强...
    1558-1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机器人辅助穿刺微创手术与保守治疗比较.方法:选取 2021 年 7 月~2022年7 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100 例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保守治疗)和试验组(机器人辅助穿刺微创手术)各 50 例,对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 94.00%高于参照组 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失血量、手术、血肿清除、脑脊液恢复、置管引流、住院时长均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 1 min、1 d、3 d试验组的颅内压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的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均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手术前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格拉斯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后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但ADL、GCS、GOS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穿刺微创手术能够快速降低患者颅内压,并清除血肿,缩短住院天数,促进炎性反应消失,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预后.

    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机器人辅助穿刺微创手术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