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当代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王霞

旬刊

1674-4721

ddyy@vip.163.com

010-59679076,59679077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2

中国当代医药/Journal China Modern Medicine
查看更多>>《中国当代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药卫生专业期刊。《中国当代医药》创刊1年来,坚持“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和服务性”的办刊方针,以“推广医药研究成果、交流医药临床经验、报道医药发展动态、促进医药卫生发展”为宗旨,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快速成长。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经本刊编委会决定,并经卫生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本刊从2009年12月开始由原来的半月刊改为旬刊,每月的8、18、28日出版,每期定价15元,全年优惠价450元(全国各地邮发,邮发代号:2-515)。欢迎广大作者读者踊跃投稿,我们将继续为大家热忱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筑牢雪域高原胸痛患者生命守护线

    詹洪春潘锋
    1-3页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丹参产地及其伪品

    张延莹程子航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算法对不同产地丹参及其伪品的鉴别效果。方法 收集陕西、山东、四川、河北等9个产地的265批丹参样品,以及市场常见的续断、牛蒡根和甘西鼠尾3种丹参伪品61批,利用SabIR漫反射光纤探头采集样品粉末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并采用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则变换、S-G平滑、Norris平滑、一阶微分及二阶微分等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应用TQ Analyst分析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马氏距离的判别分析方法,确定主成分数,建立丹参产地鉴别和真伪鉴别模型,并采用四重交叉验证测试模型预测性能。结果 采用MSC+一阶+Norris的光谱预处理方式,确定最佳主成分数为10,建立模型并经过验证,产地鉴别准确率达到98%以上,真伪鉴别准确率达到100%。结论 该方法可快速、准确鉴别丹参产地及其伪品,是对现有丹参鉴别方法的科学补充。

    近红外光谱丹参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LncRNA NEAT1、LM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邓云霞唐湘宇吴蓉周佩...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长链非编码RNA核内富集转录物1(LncRNA NEAT1)、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因胸闷胸痛等胸前区不适症状在娄底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的1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阴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正常)共50例,纳入对照组;其余144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的患者(即ACS患者)根据诊断标准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n=64)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80)。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血浆中LncRNA NEAT1的表达水平;检测并收集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LC)和单核细胞计数(MC)并计算出LMR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LncRNA NEAT1、外周血LMR、Gensini积分和肌钙蛋白Ⅰ(TnⅠ)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评估血浆LncRNA NEAT1、LMR对ACS的诊断效能。结果 三组患者的吸烟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MI组的有吸烟史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AMI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TnⅠ水平、Gensini积分高于对照组及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的LncRNA NEAT1表达水平[1。85(1。45,2。31)]高于对照组[0。80(0。35,1。03)]、UA 组[1。26(0。69,1。38)],UA 组的 LncRNA NEAT1 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的LMR水平(3。59±1。42)低于对照组(4。97±1。50)、UA组(4。6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NEAT1与TnⅠ呈正相关(r=0。684,P<0。001),LMR与 TnⅠ 呈负相关(r=-0。317,P<0。05);LncRNA NEAT1 与 LMR 呈负相关(r=-0。297,P<0。05);LncRNA NEAT1 与Gensini 积分呈正相关(r=0。654,P<0。001),LMR 与 Gensini 积分呈负相关(r=-0。393,P<0。001)。ROC 分析结果显示,血浆LncRNA NEAT1诊断ACS的AUC为0。855(95%CI:0。773~0。936,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4%和 88。0%;LMR 诊断 ACS 的 AUC 为 0。684(95%CI:0。561~0。807,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7%和48。0%。结论 血浆LncRNA NEAT1表达水平、LMR均与ACS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可能可以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辅助诊断ACS,并判断冠状动脉的病变严重程度。

    冠心病长链非编码RNA核内富集转录物1急性冠脉综合征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中老年入睡眠时长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的相关性

    李文硕乔叶刘一臻刘春霞...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睡眠时长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限的相关性,并从性别和年龄维度分析其差异性,帮助中老年人明确最佳睡眠时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并为其制定改善ADL的策略提供依据或参考。方法 选取CHARLS数据库中2015年1月至12月相关数据,将45岁及以上的7 702名受试者纳入研究。通过问卷了解受试者的睡眠时长,判断其是否存在ADL受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睡眠时长与ADL受限的相关性,并从性别和年龄维度分析其存在的差异性。结果 所有受试者中,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受限者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受限者分别为2 236人(29。05%)和2 939人(38。2%)。调整所有协变量后,睡眠时长过短者(<6h)的BADL受限或IADL受限(除老年女性外)风险均高于对照组(7~<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睡眠时长为6~<7 h的老年女性的BADL受限风险(OR=1。51,95%CI:1。02~2。24)高于对照组(7~<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时长过长者(≥9h)中,只有老年男性的IADL受限风险(OR=1。72,95%CI:1。11~2。67)高于对照组(7~<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人的睡眠时长与ADL受限之间存在相关性,并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此外,睡眠时长过短或过长会增加部分人群ADL受限的风险。

    中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睡眠时长相关性

    中药雾化熏洗配合特定电磁波谱照射在肛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周爱梅徐明芳方思敏但芳芳...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雾化熏洗配合特定电磁波谱(TDP)照射在肛瘘患者术后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120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61例)。两组均采用肛瘘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外洗联合TDP照射,观察组术后采用中药雾化熏洗配合TDP照射。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术后创面恢复时间、未治疗、治疗下创面分泌物、红肿问题、肉芽形态、炎症因子、疼痛、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渗血消失时间、便血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分泌物评分、肉芽形态评分、红肿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瘘患者在术后干预中采用中药雾化熏洗配合TDP照射的效果较显著,不仅可以有效缩短其术后创面恢复时间,改善创面分泌物、肉芽形态及红肿情况,还可以减轻其疼痛程度和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肛瘘中药雾化熏洗特定电磁波谱照射术后干预

    血清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及白细胞介素-6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诊断以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初治效果的评估价值分析

    叶磊舒亚男
    28-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诊断以及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特治星)初治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37)与非感染组(n=23),两组均采用常规处理,感染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特治星静脉注射治疗,5 d后评价疗效。根据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有效组(n=30)与无效组(n=7),比较各组血清SAA、PCT、IL-6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AA、PCT、IL-6对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感染组各项指标与特治星初治效果的关系。结果 感染组血清中SAA、PCT、IL-6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AA、PCT、IL-6单独及其联合诊断COPD伴肺部感染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4、0。877、0。873、0。921,其中联合诊断效能最高(P<0。05);感染组患者予特治星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1。08%;有效组患者血清SAA、PCT、IL-6水平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SAA、PCT、IL-6水平与特治星初治疗效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67、-0。877、-0。916,P<0。05)。结论 血清SAA、PCT、IL-6在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且与特治星初治疗效显著相关,可为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重症肺炎肺部感染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枸橼酸定期封管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通畅性和并发症的影响

    胡平平檀凤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枸橼酸定期封管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通畅性和并发症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明确枸橼酸定期封管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提升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的维护水平,积极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九江市中医医院血透室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肝素生理盐水(5 000 U/ml)封管,研究组使用4%枸橼酸钠液定期封管,比较两组血管通路情况(导管血流量、导管通畅率)、并发症(出血、消化道反应、导管相关感染等)、负性情绪[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与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流量、透析期间导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消化道反应及导管相关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得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研究组SAS、SD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定期封管利于保障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通畅性,提高导管血流量,同时能够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出血等不良并发症发生风险,且该封管方案对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也具有重要意义,故推荐在临床相关长期留置导管患者中开展。

    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枸橼酸负性情绪通畅性

    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患者临床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林艳玲梁伟意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致病菌药敏特点,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五邑中医院收治的145例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组(KPLA组)和非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组(NKPLA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致病菌耐药情况及患者临床结局。结果 145例肝脓肿患者中细菌培养结果阳性97例(66。90%),其中72例(74。23%)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敏感率大于90%。KPLA组合并糖尿病比例高于NKPLA组,而合并肝胆疾病比例低于NK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LA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NKPLA组腹痛、畏寒症状比例高于K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LA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及肝功能不全患者比例高于NK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长、合并感染部位、临床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克雷伯杆菌是合并糖尿病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主要致病菌,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KPLA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应将PCT、CRP、ALT异常升高,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纳入早期识别人群,以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辨别感染的严重程度也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肝脓肿肺炎克雷伯杆菌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药敏分析

    谷丙转氨酶正常乙肝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征分析及无创肝纤维化评估

    黄光明陈萍程文会郝亚琴...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谷丙转氨酶(ALT)正常乙肝e抗原(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与无创肝纤维化检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105例ALT正常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小板(PLT)、乙肝两对半及乙肝病毒DNA(HBVDNA)等指标,应用无创肝纤维化检测如AST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评分)、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指数)、肝脏硬度值(LSM)评估肝纤维化。以LSM≥9。7 kPa作为进展期肝纤维化的阈值。结果 ALT正常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以男性为主,占69。5%,平均年龄47。8岁,进展期肝纤维化66例,占62。9%。≥50岁者的HBVDNA、LSM分别与<50岁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FIB-4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高病毒载量组的年龄与低病毒载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高、中病毒载量组的LSM、FIB-4指数与低病毒载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组的性别、年龄、ALT、AST、PLT、HBVDNA、APRI评分、FIB-4指数与非肝纤维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RI评分与LSM呈正相关(r=0。430,P<0。001);FIB-4指数与LSM呈正相关(r=0。464,P<0。001)。结论 ALT正常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容易发生肝纤维化,男性、年龄较大者、HBVDNA病毒载量较高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更大,APRI评分、FIB-4指数与LSM呈正相关。

    乙型肝炎病毒肝纤维化肝脏硬度值测定无创评估

    柔红霉素结合阿糖胞苷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彭志元高陆赵凌苇刘水玉...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应用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DNR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DNR+Ara-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免疫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8+、VEGF、bFGF、sVCAM-1、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CD4+、CD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L患者采用DNR+Ara-C,可以降低VEGF、bFGF、sVCAM-1、sICAM-1,减轻免疫抑制,提高临床有效率,安全性好,有临床借鉴意义。

    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功能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