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电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电力
吉林电力

张阳

双月刊

1009-5306

jldlzz@sohu.com

0431-85794572;85794587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4433号

吉林电力/Journal Jilin Electric Power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光伏功率区间预测

    孙玮澳王文超张震吴昊...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光伏发电功率的随机变化,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光伏功率区间预测方法,有效实现了光伏功率的区间预测.首先,将用于训练模型的输入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法降维,在提取数据特征的同时降低数据维度;然后,将降维后的数据与真实光伏功率一同输入基于分位数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迭代训练,得到训练完毕的预测模型;最后,在对比仿真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分位数回归区间预测主成分分析

    并网双馈风电机组频率支撑能力控制策略研究

    张佳蒋聪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双馈风电机组无法对电网频率提供支撑的问题.首先,研究双馈风电机组的运行原理.然后,分析实现双馈风电机组频率支撑能力的附加桨距角控制策略和综合虚拟惯量控制策略.最后,仿真验证双馈风电机组频率支撑能力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双馈风电机组频率支撑能力桨距角控制综合虚拟惯量控制

    基于变流器控制的永磁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贲月张津瑞冯昊王健...
    9-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永磁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through,LVRT)采用改变背靠背变流器控制策略的方法时,存在未考虑因转子转速越限导致机组发生超速脱网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变流器控制的LVRT控制策略.基于转子运动方程,推导了能够抑制机组转子转速越限的机侧变流器有功功率整定计算公式,设计了可降低卸荷电阻使用率的卸荷电阻投切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永磁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功率整定卸荷电阻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分散式电采暖负荷模型参数辨识

    张利伟王思言穆钢张格琳...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散式电采暖负荷是一种具有巨大调节潜力的需求响应资源,但是,用户行为差异、太阳辐照度等随机因素为建立精确的分散式电采暖负荷模型增加了一定难度.首先,结合具体应用场景,搭建基于气候模拟平台的分散式电采暖负荷实验平台,采集负荷建模实验数据.然后,针对分散式电采暖负荷二阶等效热参数模型方程较为复杂的问题,以仿真温度与实测温度之间的误差最小为目标,提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建立分散式电采暖负荷模型.最后,通过改变数据采样周期,对负荷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所提参数辨识及建模优化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分散式电采暖负荷二阶等效热参数模型精度.

    气候模拟平台分散式电采暖负荷等效热参数模型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参数辨识

    基于模式阻尼法的风火打捆系统次同步扭振分析

    沈墨涵贾祺任爽赵越...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风电机组风火打捆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问题,以双馈风电场接入火电机组串补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双馈风电场不引发次同步振荡的情况下,基于模式阻尼法定量分析不同控制参数、运行工况、并网机组数量的双馈风电场接人前后火电机组轴系扭振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双馈风电场的接入使得火电机组各轴系扭振模式的衰减系数均减小,有利于缓解火电机组的轴系扭振.构建EMTDC/PSCAD仿真算例系统,检验了理论分析结果的确切性.

    火电机组双馈风电场轴系扭振模式阻尼法

    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王兴军施慎行梁议文罗翔...
    25-2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光伏电站接入中性点经电阻接地配电线路后,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即电网侧故障电流增大、光伏侧短路电流因受控而受限的问题.结合光伏电站控制策略进行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利用叠加原理和三序网络推导出电网侧和光伏侧三序电流,得到光伏侧零序电流不受光伏控制器控制策略影响、电网侧检测不到零序电流并且负序电流显著增大的故障特征.最后,用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开展故障分析的正确性.

    光伏电站单相接地三序电流

    基于CNN-BiGRU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识别

    赵妍王泽通邢士标朱建华...
    29-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输电线路故障暂态行波具有时序性和强非线性的特点,导致高过渡电阻情况下故障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双向循环门单元(bidirectional gate recurrent unit,BiGRU)的HVDC输电线路故障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故障后整流侧的双极暂态电流行波作为特征向量,利用CNN提取全局特征,并从中剔除噪声和不稳定成分,完成对数据的降维处理.然后,采用BiGRU来捕获CNN提取到特征的前后时间信息,进一步提取数据中的时序特征,以实现HVDC输电线路故障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不同故障地点以及不同过渡电阻下对单极接地、双极短路、雷击故障、雷击干扰共四种故障实现准确识别,可靠性高,具有较强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抗噪性能.

    深度学习高压直流卷积神经网络双向循环门单元故障识别

    一种双回路220kV线路反向π接钢管杆方案的研究

    曹彦斌刘洋于志红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电网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中220 kV架空输电线路的π接越来越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接线简单、占地少、施工停电时间短、便于施工和维护的π接钢管杆方案,并与常规π接方案对比,在某220 kV线路工程的实际应用中,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架空输电线路220kV钢管杆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多信息融合串联型电弧故障检测方法

    王建元吕至亨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低压交流串联电弧故障因其特殊性难以识别的问题,在实验室建立了实验平台,采集不同负载下的正常和电弧故障的电流波形数据,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adaptive neuro 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多信息融合串联型电弧故障检测方法,通过多层次特征参数提取,对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故障诊断中收敛速度慢、误差精度大的缺点,得到更为精准、理想的诊断结果.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多信息融合电弧故障检测

    发电机控制用功率变送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讨

    郭鹏赵利权丁一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电力系统发生暂态运行时,常规功率变送器不能提供准确的功率信号,时间常数较大等问题引发的跳机事故,确定了功率变送器存在的问题,要求功率变送器在系统稳态运行、暂态运行状态时,必须保证精确输出功率信号,以缩短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提高发电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并提出了功率变送器系统的改造原则.

    功率变送器暂态特性机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