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任露泉

双月刊

1671-5497

xbgxb@jlu.edu.cn

0431-85095297

130022

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ISSN 1671-5497;CN 22-1341/T)是由吉林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以工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57年创刊。原名为《吉林工业大学学报》,由原吉林工业大学主办。 2000年,吉林工业大学合并到新吉林大学。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吉林工业大学学报》更改为现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主要报道吉林大学工学门类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也发表国内外在上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委员会现有委员 43人,其中有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他均为在相关领域有重要研究成果的知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为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文摘、期刊及数据库摘引和收录,国外的有 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 、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的EC、CE、CIS、EM、ESPM、MTE、CORR、SSSA数据库。中国的有《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电子科技文摘》、《汽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工程机械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本刊多次在国家和省部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期刊评比中获奖。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发表的论文60%以上为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较高。本刊现为双月刊,每年单月1日出版。    通信地址:中国长春市人民大街 5988号《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部    邮 编:130022 传 真:0431-5094128 电 话:0431-5095297    E-mail : xbgxb@jlu.edu.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网联车混入条件下混合交通流跟驰稳定性

    宋成举贾洪飞秦昊溥
    419-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描述智能网联车混入下的混合交通流跟驰稳定性,揭示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变化过程,解析HDV和CACC交通流稳定性,引入CACC混入率,构建混合交通流跟驰模型,推导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判别条件,分析速度、混入率在单一条件和组合条件下对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取决于单一交通流的稳定性和混合流组成,HDV和CACC单一交通流跟驰稳定性的速度临界值分别为19.65 km/h和18.01 km/h,且速度与混合交通流稳定性正相关,混入率对混合交通流稳定性的影响效果与速度条件有关,在两因素共同作用下,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变化趋势表现多样化.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混合交通流稳定性混入率速度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风险等级判别方法

    范博松邵春福
    427-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风险等级判别的准确性,破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风险实时管控和事件应急处理的关键问题,构建了改进的特征选择算法(Im-F-score+XGB)对突发事件风险因素的特征进行筛选,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基础数据,计算各风险特征的重要度,挖掘不同特征对突发事件风险等级的影响程度,得到突发事件风险等级判定的重要特征;同时,采用多时间窗循环扫描方法和加权级联残差森林模型相融合的思路,获得突发事件风险等级与风险特征的映射关系,建立了改进的突发事件风险等级判别模型(Im-F-GCF).通过与RF、HGBDT、GCF、LightGBM 4个代表模型对比分析,显示出本文提出的Im-F-GCF模型的有效性.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风险等级特征选择加权级联残差森林

    基于车轮-桥面相干激励的大跨连续梁桥振动响应

    韩智强谢刚卓亚娟骆佐龙...
    436-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取桥面相干激励下大跨连续梁桥动力响应规律,基于虚功原理,建立五轴重载车辆动力学模型,采用模态叠加法建立桥梁动力方程,通过谐波叠加法建立桥面相干激励模型,根据轮-桥间几何和力学耦合关系,组建车轮-桥面相干激励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编译大跨连续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系统,并开展不同等级的相干桥面激励模型对大跨连续梁桥动力响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未考虑桥面不平顺影响时,桥梁冲击系数均小于规范取值,但随着桥面状况的恶化,结构典型截面的动力响应增长较快,且完全相干模型对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均大于部分相干激励模型,均超过规范值,其中挠度幅值最大偏差约为7.7%,弯矩幅值最大偏差约为20%,挠度冲击系数相对误差为4%~34%,弯矩冲击系数相对误差为2%~43%;随着车速的增大,桥梁冲击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变化.最后,给出了大跨连续梁桥挠度和弯矩冲击系数包络图.相关研究成果可为连续梁桥的结构动力响应的分析与研究提供参考.

    桥梁工程桥面相干激励模型车桥耦合动力响应冲击系数

    碳化湿度对碳化砌块力学与耐久性能的影响

    陈凯祥张鹤年席培胜王长丹...
    445-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化砌块是基于活性氧化镁水泥碳化技术研发的新型砌块,即先采用活性氧化镁水泥与骨料进行搅拌,然后利用CO2进行碳化,以达到提高强度目的.通过室内试验,开展了无侧限抗压强度、X射线衍射、电镜扫描和热重分析试验,研究了碳化湿度对碳化砌块强度和碳化产物的影响,并进行耐久性测试.结果表明:碳化砌块强度明显高于普通水泥砌块,在碳化养护三天,碳化砌块能达到70%~80%强度,碳化湿度为60%的砌块强度最佳;碳化砌块具有很强的耐久性能,碳化湿度为60%碳化砌块耐久性能明显高于40%和80%的碳化砌块;活性氧化镁的碳化产物是碳酸镁石、水菱镁石和球碳镁石,碳化湿度为60%的碳化砌块内部碳化产物最密集.

    建筑材料碳化砌块碳化湿度抗压强度微观测试耐久性能

    高速变轨距转向架结构优化及动力学性能分析与预测

    刘玉梅盛佳香庄娇娇陈熔...
    453-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理论改进三角级数法的轨道不平顺模拟方法,结合建立的7刚体42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和轮轨接触模型,基于SIMPACK搭建变轨距列车的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参数试验法对悬挂参数与车轮踏面进行优化设计,对经结构优化的变轨距转向架进行车辆动力学性能预测,车辆的临界速度远高于400 km/h的设计要求,平稳性指标达到标准规定的二级车辆平稳性水平,曲线通过性评价指标均低于安全限值,所开发的变轨距转向架列车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

    铁路运输变轨距转向架车辆动力学结构优化轨道不平顺小波理论

    基于随机参数Logit的中小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建模

    庄焱董春娇米雪玉张小雨...
    461-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给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分析了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考虑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异质性,构建了基于随机参数Logit的中小城市居民出行选择模型,引入了对交通工具舒适性要求等心理潜变量因素,并采用反映潜变量与指标变量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标定了参数.结果表明,由结构方程标定潜变量的随机参数Logit模型预测准确率均高于95%,说明结构方程模型具有良好的参数标定效果,构建的随机参数Logit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模型效用函数中,行车时间的系数为随机参数,与出行者的个人特征变量、出行特征变量和心理潜变量有关.其中,到公交站台的步行时间对出行效用的影响程度最大,每增加 1单位,时间价值减少 48元.此外,不同出行方式对行车时间的边际效用不同,超过45 min后,公交车的边际效用由增转减.可见,考虑个体心理潜变量等异质性的随机参数Logit模型能够刻画中小城市居民实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且对出行特征机理的解释性更强.

    城市交通出行方式选择随机参数中小城市结构方程边际效应

    网联混合环境快速路交织区自动驾驶车辆换道模型

    张卫华刘嘉茗解立鹏丁恒...
    469-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AV)与常规人驾车辆(HV)组成的混合交通环境,为改善快速路交织区运行状况,提出了一种CAV自由型换道动态控制模型.首先,通过引入驾驶风格参数,优化HV多级换道策略,构建快速路交织区HV数值仿真模型,并根据不同换道比例和换道位置分布对所构建模型进行了验证.进一步结合CAV渗透率与其换道模型参数,提出了CAV自由型换道动态控制模型.最后,在CAV渗透率随机服从正态分布条件下,分析了CAV动态控制模型对交通效率与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CAV渗透率条件下,动态控制模型可以进一步改善交织区内的交通效率与安全性,并且随着渗透率的提升,动态控制模型的改善效果变化幅度逐渐减弱.

    交通工程快速路交织区混合交通流换道模型数值仿真

    考虑交通梗塞的合流区交通状况诊断

    张鑫胡启洲何君吴啸宇...
    478-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从交通梗塞角度诊断合流区交通状况,以交通流breakdown概率为交通梗塞指标并提出了合流区交通状况诊断模型.基于该模型,一方面探究了模型参数的满足条件;另一方面结合控制变量法和标定后的模型探究了交通状况,同时讨论了分析结果并提出了管控策略.结果表明:车流在v较小时难以及时驶离合流区,此时q或r继续增大将增大P;车流在v较大时可及时驶离合流区,P相对较小,但随着q或r继续增大而增大;在已知交通流时,适当调整v可有助于降低P.

    交通工程交通状况交通梗塞合流区控制变量法

    基于Gaussian Copula-贝叶斯动态模型的桥梁构件时变可靠性分析

    樊学平周衡刘月飞
    485-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桥梁构件的各控制监测点之间存在失效非线性相关性的问题.首先考虑到非线性相关性对桥梁构件可靠性的影响,采用贝叶斯动态模型(BDMs),建立监测数据的动态预测模型;再结合Copula理论建立Gaussian Copula-BDMs,进而计算桥梁构件时变可靠性,同时与不考虑桥梁构件各控制监测点失效相关性得到的可靠性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所建模型与方法的合理性.本研究成果将为多元结构体系的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

    结构工程相关性贝叶斯动态模型高斯Copula贝叶斯动态模型时变可靠性分析

    自然暴露与盐雾加速环境下钢筋混凝土劣化规律及等效关系

    冯琼田浩正乔宏霞念腾飞...
    494-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西部盐渍土地区病害严重的问题,选取西部盐渍土地区典型环境开展钢筋混凝土自然暴露试验,同时模拟当地腐蚀环境设计室内盐雾干湿循环加速试验;采用钢筋腐蚀电流和混凝土损伤度表征钢筋混凝土内部钢筋及保护层的劣化规律;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建立两种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的劣化模型,并进行竞争失效分析;利用可靠度等价条件,结合当量概念,建立两种环境下的等效关系.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在室内加速与自然暴露环境下的劣化规律相似,其规律均是强化效应和劣化效应相互作用的结果;Weibull分布函数可以有效地描述钢筋混凝土在室内加速与自然暴露环境下的性能劣化过程;内部钢筋劣化至中位寿命的时间略早于混凝土保护层;室内盐雾干湿循环加速劣化钢筋混凝土1 d可模拟盐渍土地区自然暴露劣化12.7 d.

    土木工程材料钢筋混凝土西部盐渍土地区腐蚀劣化Weibull分布函数等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