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任露泉

双月刊

1671-5497

xbgxb@jlu.edu.cn

0431-85095297

130022

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ISSN 1671-5497;CN 22-1341/T)是由吉林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以工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57年创刊。原名为《吉林工业大学学报》,由原吉林工业大学主办。 2000年,吉林工业大学合并到新吉林大学。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吉林工业大学学报》更改为现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主要报道吉林大学工学门类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也发表国内外在上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委员会现有委员 43人,其中有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他均为在相关领域有重要研究成果的知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为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文摘、期刊及数据库摘引和收录,国外的有 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 、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的EC、CE、CIS、EM、ESPM、MTE、CORR、SSSA数据库。中国的有《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电子科技文摘》、《汽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工程机械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本刊多次在国家和省部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期刊评比中获奖。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发表的论文60%以上为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较高。本刊现为双月刊,每年单月1日出版。    通信地址:中国长春市人民大街 5988号《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部    邮 编:130022 传 真:0431-5094128 电 话:0431-5095297    E-mail : xbgxb@jlu.edu.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极温冻融-荷载作用下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试件损伤分析

    谷拴成聂红宾
    2108-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对冻融损伤混凝土柱的修复效果,按照混凝土耐久性及碳纤维加固规范要求,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冻融0、50、100、150、200次后,采用不同修复间距、不同纤维量CFRP,对其进行修复,再进行轴压试验,以压缩荷载、竖向整体位移、膨压比等为参数研究试件微观结构下CFRP修复冻融损伤受压性能,提出了CFRP修复冻融损伤混凝土受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对混凝土抗压性能影响很大,CFRP修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冻融损伤混凝土抗压承载力,最大可提高630.6%,同时,CFRP修复试件承载力的提高与修复间距无关,而与CFRP的纤维量有关.修复试件的竖向整体位移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CFRP修复间距的增大而减小.膨压比随着冻融循环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膨压比峰值从"凸"型逐渐变为"凹"的塌陷底峰值,且峰值距离逐渐减小.通过纤维修复混凝土冻融损伤微观分析,建立了混凝土粘塑性损伤模型,研究了混凝土破坏过程及荷载-应变关系,验证了模型合理性.

    土木工程碳纤维复合材料冻融循环试验压力试验微观分析损伤模型

    掺锂渣再生混凝土三点弯曲梁双K断裂特性

    秦拥军陈楠蔺鹏杰于江...
    2121-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锂渣掺量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掺锂渣再生混凝土双K断裂韧度的影响规律,试验制作了锂渣掺量分别为0%、10%、20%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O%、30%、50%的9组配比36根掺锂渣再生混凝土标准三点弯曲梁进行断裂测试,并在分析裂缝扩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断裂韧度预估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混凝土双K断裂韧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锂渣的掺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双K断裂韧度,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导致混凝土断裂韧度小的不足;锂渣掺量为20%、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30%时,混凝土双K断裂特性最优,起裂韧度和失稳韧度分别为0.54 MPa·m1/2和1.07 MPa· m1/2,较基准组分别提高了42.1%和23%.

    锂渣再生粗骨料三点弯曲梁双K断裂韧度

    重载铁路改良土和A组填料过渡段的动力特性

    商拥辉徐林荣刘维正蔡雨...
    2128-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不同类别填料相邻填筑特殊过渡段的动力特性,依托浩吉(浩勒报吉-吉安)重载铁路工程,采用现场激振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改良膨胀土和A组填料过渡段横、纵向路基的动力特性差异.结果 表明:同荷载条件下,A组填料路基横断面动力响应大于改良膨胀土,具体表现为:动应力的增幅达到5%~8%,加速度的增幅达到40%~50%;当速度为120 km/h,轴重为25~30 t的重载列车运行时,过渡段交接处纵向路面动力响应存在0.8%~13%的加剧现象,且一定程度上受行车方向影响.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重载铁路填料过渡段的精细化建设养修提供理论依据.

    道路与铁道工程填料过渡段动力特性激振试验数值模拟

    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

    董伟智张爽朱福
    2137-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综合评价指标多层次和多因素并存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可拓层次分析法评价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方法.首先,采用区间数代替点值数构造判断矩阵,借助关联函数将可拓区间数单值化,计算权重向量,该方法较传统层次分析法更科学、更合理.然后,通过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可拓区间数判断矩阵确定、特征向量计算以及可拓区间数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等步骤,求得单层权重和总排序权重.最后,考虑了权重因素的影响,借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指标分级和赋分方法,对吉草高速公路3个标段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23标段综合评分最高,路用性能最优.

    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可拓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赋分

    结合格局检测与局部搜索的故障数据缩减方法

    欧阳丹彤张必歌田乃予张立明...
    2144-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集成电路故障诊断中故障数据缩减方法N-cover存在冗余故障数据的问题,提出了结合格局检测与局部搜索的故障数据缩减方法.通过分析故障数据与端口覆盖次数的逻辑关系,提出了故障频率和故障覆盖度的概念以指导局部搜索.同时,结合格局检测策略以避免重复搜索,进而通过减少冗余迭代来增加搜索广度.在标准测试用例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可有效缩减故障数据数目并提高求解效率.

    人工智能故障诊断电路测试故障数据局部搜索格局检测

    基于电影视觉特性的动态多目标实时相机规划

    林俊聪雷钧陈萌郭诗辉...
    2154-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已有相机规划方案应对目标较少或无法做到实时性的问题,从自动实现相机视觉效果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对于动态多目标的实时相机规划方法.首先,通过在多个目标之间构造椭球形的相机空间;之后,获取场景中各目标相对相机的视觉特性,以此来构造非线性规划优化函数.通过模型预测控制的方法对目标在相机屏幕上的表现进行实时优化.通过对算法的运算时间、运行效率以及在场景中的运行表现进行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优化场景中各目标的视觉效果,对多目标相机规划问题的研究有一定促进作用.

    计算机应用相机规划多目标椭球相机空间视觉特性非线性优化

    基于联邦学习和区块链的新冠肺炎胸部CT图像分割

    王生生陈境宇卢奕南
    2164-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基于联邦学习和区块链的COVID-19胸部CT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可以自动分割出COVID-19肺部感染区域.首先,采用联邦学习进行分布式训练以应对患者样本数据少、分布在不同机构并且互不共享的现实情况.其次,利用区块链网络替代联邦学习中的中央服务器以解决联邦学习的服务器单点故障问题.最后,提出了轻量级深度可分离卷积U-Net降低运算量,减少时间成本.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经过训练后测试效果良好,Dice指标能够达到63.26%,有助于新冠肺炎的诊断.

    计算机应用技术区块链联邦学习新冠肺炎图像分割

    基于显著性检测的害虫图像分类

    赵宏伟霍东升王洁李晓宁...
    2174-2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病虫害分类时害虫种类多样,且类间与类内差异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害虫分类模型PestNet.模型主要由目标定位模块OPM和多特征融合模块MFFM组成,OPM通过U型网络结构整合害虫图像浅层细节信息和深层空间信息,初步划定显著区域并输出空间语义特征.MFFM通过对空间语义特征和抽象语义特征进行双线性池化操作,弱化背景信息,增加细节特征.此外,通过目标区域裁剪和掩膜等方式辅助训练模型,提高模型分类精度.将该模型在病虫害数据集IP102上进行实验,分类准确率可达77.40%,能够实现复杂背景下大规模害虫图像的分类识别.

    计算机应用病虫害分类显著性检测多特征融合数据增强

    基于文本融合的物联网触发动作编程模式服务推荐方法

    孙东明胡亮邢永恒王峰...
    2182-2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一类物联网自动化驱动应用提出了一种服务推荐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文本分析、异构信息网络、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分析文本来寻找物联网中相关联的对象,进而达到推荐服务的目的 .首先,构造异构信息网络,并将文本和文本关系融入其中,生成一种文本融合的异构信息网络;随后,设计元路径和关系权重;最终,训练生成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对服务进行推荐.在一个真实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评估,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对服务进行推荐,并明显优于一些经典方法.

    计算机应用物联网异构信息网络文本分析触发动作编程模式

    结合黏菌觅食行为的改进多元宇宙算法

    任丽莉王志军闫冬梅
    2190-2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多元宇宙优化算法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一种黏菌觅食的多元宇宙优化算法.该算法利用黏菌觅食行为在局部最优和全局最优之间寻求最优解.通过与其他10种同类算法在12个函数上的测试比较表明:本文算法收敛速度及解的质量优于其他算法,具有更好的求解能力和优化性能,可作为问题优化的有效工具.

    计算机应用细菌觅食行为多元宇宙优化算法函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