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

秦贵信

双月刊

1000-5684

jlndxb@vip.sina.com

0431-84532914

130118

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吉林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以反映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土壤与植物营养、农业化学、农业应用物理、果树、蔬菜、园林、药用植物、贮藏加工、农牧业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农业工程技术等专业的科研成果和开展学术交流为主要任务。国内外著名检索工具如《AGRINDEX》、《CABI》、《中国农业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均将本刊列为文献信息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施磷对春玉米磷肥利用及土壤磷素转化的影响

    郝中明刘杭李翠兰谢修鸿...
    600-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磷对春玉米产量、根系生长、植株磷素积累与转移、磷素利用效率以及土壤磷库转化的影响,为东北典型黑土区玉米磷肥减施增效调控途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施磷量增加玉米子粒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磷处理增产9。1%~15。0%,而施磷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磷有助于增加玉米根系数、改善玉米根系形态,有利于玉米根系下扎和侧向伸展;根系活力受施磷量的影响程度较大,过量施磷会严重降低根系活力,而在农民习惯施肥基础上适当减磷则对根系活力影响不大;施磷可以增加玉米植株磷素的吸收,提高玉米子粒磷素的积累量;春玉米磷肥利用率、磷肥偏生产力、磷肥农学效率、磷素吸收效率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通过磷分级可以发现,土壤无机磷组分和有机磷组分含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磷肥主要提高土壤有效性无机磷源和潜性有机磷源的相对含量,而对土壤潜性无机磷源和有效性有机磷源的相对含量影响较小。因此,结合磷素盈余量和磷肥利用率等指标,在此试验条件下,磷肥施用量约60kg/hm2较为适宜,既达到了"黄金玉米带"的高产稳产,又实现了磷肥减施增效。

    磷肥玉米产量根系活力磷素利用率土壤磷组分

    模拟暴雨极端天气下微塑料对黑土中磷素淋失过程的影响

    谢勇许冰徐昕郭维...
    608-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暴雨极端天气下会引起土壤地表滞水,极易造成土壤中物质向下迁移,微塑料(MP)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而影响土壤养分淋失。以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水头土柱淋溶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类型M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对黑土中的磷素淋失的影响,分析不同MP含量(0,0。5%,1%,2%,3%)、粒径(0。15~0。36 mm,0。36~0。60 mm,0。60~1。00 mm)和种类及不同有机质(SOM)含量对土壤磷素淋失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PE添加量对水溶态磷淋失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孔隙效应",而其他PE添加量(0。5%,2%,3%)对水溶态磷淋失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吸附效应";同等条件下,PS比PE更容易造成土壤中磷素淋失;土壤SOM含量越低,PE作用下土壤中水溶态磷淋失量越多。因此,MP的添加会影响土壤中的磷淋失量,并且MP的含量、粒径、种类对水溶态磷淋失均存在影响,土壤SOM含量越低,越容易发生养分淋失。研究结果为黑土保护及相关气象科研提供参考,并可为MP污染管控及其对土壤中养分运移的影响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黑土磷素淋失微塑料淋失量

    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李双翼侯淑艳窦森高洪军...
    617-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黑土有机质老化急需培肥和解决秸秆焚烧问题,通过长期、少量、连年秸秆还田试验,研究土壤有机碳(SOC)、腐殖质组分含量和胡敏酸(HA)结构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和秸秆还田处理表层、亚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 18。9%,20。0%和13。1%,14。7%;HA碳含量增加了17。5%,57。4%和 10。7%,28。1%;胡敏素(Hu)含量分别增加了 23。1%,23。0%和20。7%,16。2%。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亚表层土壤HA碳的增加量占SOC增加量的75。3%;HA占可提取腐殖质比例(PQ)从58。2%提升至63。6%。与ck相比,秸秆配施化肥处理HA的结构特征变化显著,表层和亚表层(O+S)/C比值分别降低了15。8%和17。7%;H/C比值分别增加了 4。8%和5。3%;I2920/I1720比值分别增加了 110。5%和131。2%;热量高/中比值分别降低了 35。3%和28。9%;失重高/中分别降低了 14。1%和12。0%。秸秆配施化肥处理使HA结构的氧化度、缩合度和热稳定性降低,脂族性增强,结构趋于简单化。

    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胡敏酸结构腐殖质组分

    拉恩氏菌诱导重金属磷酸盐沉淀及其在土壤中的活性变化特征

    刘思齐DO Hoaithuong张春燕赵子郡...
    625-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可通过诱导形成磷酸盐沉淀来固定土壤中的有效态铅(Pb),在Pb污染土壤修复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对其诱导的磷酸盐沉淀在土壤中的活性变化特征缺乏了解。研究了1株拉恩氏菌LRP3对单一 Pb和Cu-Pb复合磷酸盐沉淀的诱导作用,并通过土壤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了 2种磷酸盐沉淀中的Pb在土壤中的释放及小白菜对其吸收特征。结果表明:菌株LRP3发酵液能够快速去除溶液中单一或与Cu2+共存的Pb2+,分别诱导形成呈不规则块状的Pb(H2PO4)2晶体和小球形的Pb(H2PO4)2-Cu3(PO4)2复合晶体。短时土壤培养条件下,复合晶体中的Pb稳定性高,不易活化,而单一晶体中的Pb稳定性较差,容易活化,土壤微生物能够促进其活化。单一和复合磷酸盐晶体可在小白菜根际土壤中释放出Pb,增加小白菜叶子和根中Pb的含量,与对照土壤相比,小白菜叶子和根对Pb的富集系数分别下降了 62。50%,78。75%和75。50%,83。75%。因此,菌株LRP3在Pb污染土壤修复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可通过向土壤中添加Cu2+来强化修复效果。

    磷酸盐沉淀拉恩氏菌Pb生物矿化稳定性生物修复技术

    侧孢短芽孢杆菌ZN5对土壤中含铅碳酸盐沉淀的诱导及其稳定性研究

    赵子郡李明堂李想DO Hoaithuong...
    63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可通过诱导形成碳酸盐沉淀来固定土壤中的有效态Pb,在Pb污染土壤修复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1株侧孢短芽孢杆菌ZN5的氨化和硝酸盐同化发酵液对土壤中Pb的碳酸盐固定作用,及其诱导的碳酸盐沉淀在土壤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ZN5的氨化和硝酸盐同化发酵液使土壤可交换态Pb含量分别降低20。28%和17。38%,有机物结合态Pb含量占比分别降低5。65%和3。76%,残渣态Pb含量占比分别降低4。28%和2。35%,碳酸盐结合态Pb比例分别增加28。93%和21。92%,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含量占比分别增加1。17%和0。66%,导致土壤有效态Pb含量分别降低了 71。50%和62。30%,从而使得小白菜在Pb含量为980。77 mg/kg的重污染土壤中能够正常生长。菌株ZN5通过氨化和硝酸盐同化过程诱导的2种含Pb碳酸盐沉淀加入到土壤中,即使土壤总Pb含量约500 mg/kg,小白菜的生长虽然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对Pb的富集系数有大幅度地下降。说明菌株ZN5可通过氨化和硝酸盐同化过程诱导形成含Pb碳酸盐沉淀来固定土壤中的有效态Pb,从而降低Pb对小白菜的毒性,并且通过硝酸盐同化过程诱导的含Pb碳酸盐沉淀在土壤中的稳定性更好,在Pb污染土壤修复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侧孢短芽孢杆菌土壤Pb碳酸盐沉淀微生物诱导稳定性

    不同品种肉牛瘤胃气体排放与微生物及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关诗宇谷兴亮曲磊丁赫...
    642-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品种肉牛的气体排放与瘤胃微生物及代谢组学之间的相关性,选择18月龄、平均体质量403 kg的中国草原红牛、延黄牛、西门塔尔杂交牛(简称"西杂牛")各3头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日粮条件下,利用大型动物呼吸测热装置监测24 h气体排放量,并对瘤胃微生物菌群及瘤胃液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西杂牛的甲烷排放量、异戊酸摩尔比例、瘤胃氨态氮显著低于中国草原红牛和延黄牛(P<0。05);延黄牛的丙酸摩尔比例显著低于中国草原红牛和西杂牛。延黄牛假丁酸弧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中国草原红牛和西杂牛(P<0。01),艰难杆菌属、月形单胞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中国草原红牛和西杂牛(P<0。05);西杂牛普氏菌属、02d06菌属、假单胞杆菌属、肉杆菌属显著高于中国草原红牛和延黄牛(P<0。05),嗜冷杆菌属极显著高于中国草原红牛和延黄牛(P<0。01)。二级差异代谢物肉豆蔻酸、棕榈酸在延黄牛中浓度显著降低,在西杂牛中浓度显著升高。同时肉豆蔻酸和棕榈酸富集在脂肪酸合成、降解、代谢及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通路上。代谢物与微生物关联分析后,肉豆蔻酸与棕榈酸及普氏菌属、瘤胃球菌属呈显著正相关。结果提示,西杂牛低甲烷排放量可能与异戊酸及氨态氮浓度降低有关;与5个瘤胃微生物(普氏菌属、肉杆菌属、丁酸弧菌属、琥珀酸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呈负相关;与代谢物棕榈酸、肉豆蔻酸浓度呈正相关。综上,西杂牛的普氏菌属、瘤胃球菌属、琥珀酸菌属的相对丰度较高,导致代谢物肉豆蔻酸和棕榈酸的浓度显著增加,进而使西杂牛的甲烷排放量降低。在相同日粮条件下,瘤胃微生物群落及瘤胃代谢物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不同品种肉牛气体排放量差异的原因之一。

    肉牛甲烷排放瘤胃微生物瘤胃代谢物

    基于Fh010935蛋白的绵羊肝片吸虫感染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检测方法的建立

    段佳慧刘少雄张楠李建华...
    65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重组蛋白Fh010935建立绵羊肝片吸虫感染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检测方法。首先烧制胶体金溶液,对胶体金溶液pH,SPA标记量进行优化,透射电镜鉴定金标蛋白。然后优化检测(T)线重组蛋白Fh0 10935包被浓度、质控(C)线抗SPA抗体包被浓度,制备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最后评价试纸条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保存期,并对内蒙古地区绵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K2CO3最适浓度为0。4 mmol/L,SPA最佳标记量为6 μg/mL,T线Fh010935重组蛋白最佳包被浓度为0。25 mg/mL,C线最佳包被浓度为8倍稀释抗SPA抗体。性能试验表明,该方法最低血清稀释度为1∶160,与绵羊捻转血矛线虫、双腔吸虫、新孢子虫感染血清无免疫交叉反应,重复性良好,4 ℃和常温放置保存期均达到180d。对内蒙古地区64份绵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4。1%。以肝片吸虫重组蛋白Fh010935为包被抗原建立的绵羊肝片吸虫感染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检测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保存期较长,可用于绵羊肝片吸虫感染的快速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重组蛋白肝片吸虫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法

    鹿油的精制及其在保湿化妆品中的应用

    刘俊渤赵文思唐珊珊才旭红...
    661-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了鹿油的精制工艺及理化性质,同时以精制鹿油为原料制作了鹿油保湿护手霜。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精制鹿油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40 ℃,该条件下鹿油的精制率为82。56%;精制后的鹿油酸值和碘值较低,含有13种脂肪酸及16种氨基酸,其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为61。78%,36。04%,氨基酸相对总含量为54。737 mg/100g;以精制鹿油为原料制备的鹿油保湿护手霜保湿性较好,24 h后的保湿率为72。15%,此研究结果为鹿油的精制与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鹿油超临界CO2萃取精制工艺保湿化妆品

    桔梗皂苷D改善对乙酰氨基酚致L02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张若冰王士杰沈琼李伟...
    667-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桔梗皂苷(Platycodin D,PD)拮抗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致L02人源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分子机制。建立L02肝细胞损伤的体外模型,筛选PD最佳给药剂量及时间,试剂盒测定细胞中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利用免疫荧光和 Western Blot技术检测 CYP2E1,iNOS,Nrf2,HO-1,Bax,Bcl-2,Caspase 3等蛋白的表达水平。PD在0。25,0。5,1 μmol/L剂量时改善APAP引起的细胞活力,增加CYP2E1和iNOS的荧光强度(P<0。05或P<0。01),抑制过量GSH消耗,上调Nrf2依赖性抗氧化酶,Bcl-2及下调Bax、Caspase 3的表达(P<0。05或P<0。01)。PD可能部分通过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发挥拮抗APAP致L02细胞损伤作用。

    桔梗皂苷D对乙酰氨基酚L02细胞抗氧化作用

    基于抗氧化活性响应曲面法优化桔梗汤中桔梗-甘草配伍

    董宇王莹谢丽雅王梓...
    673-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桔梗汤中桔梗-甘草最佳配伍比例及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DPPH法比较不同配伍比例桔梗汤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以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自变量,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基础,以甘草苷、党参炔苷、桔梗皂苷D、甘草酸总含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最佳比例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桔梗汤提取物对DPPH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其中1∶2比例对DPPH清除能力最强,其IC50值0。444 mg/mL。响应面结果显示,以料液比1∶22(g∶mL),提取时间1。3h,提取3次时上述成分含量最高。通过体外抗氧化能力探究桔梗汤最佳配伍比例,并优化其提取工艺,为桔梗汤制剂的深入开发及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桔梗汤桔梗-甘草配伍DPPH抗氧化活性响应曲面法工艺优化